如何當好新時期初中班主任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新時期的初中學生個性強、思想活躍,與社會接觸多,受社會影響大,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弱,主要是受網絡游戲影響,迷戀網絡,厭學情緒嚴重;受不良社會風氣影響,形成了不好的行為習慣,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很多教師都感到現在書難教,現在的學生難管,管多、管少,管松、管嚴學生和家長都有不滿情緒。作為班主任管理這樣的班級,帶好這樣的學生,我認為只有熱愛學生、嚴謹治學、言傳身教,才能完成好這一角色任務。
一是要以情啟智,用真摯的情感打動人。班主任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除教學生學知識外,更多的是做學生的思想轉化工作,教育學生做人處世。作為班主任應當具有出色的教學方法、育人能力和人格魅力,在育人過程會把握“尊重、理解、真誠”三大要素,會運用情感教育策略,以情啟智,無條件地接納每一位學生,有如親歷般地理解每一位學生,真誠對待每一個學生,哪怕是讓人覺得一無是處的學生也應當真情尊重、深情理解、真誠相待。當班級出現不良傾向或不良思想行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要尊重帶問題的學生,切忌簡單粗暴,強制逼迫或諷刺、挖苦;要理解帶問題的學生,每個初中學生還是未成年孩子,再優秀的孩子也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會犯點小錯,需要老師和班主任進行多方教育和引導;要真誠對待有問題的學生,心平氣和地對違紀學生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做到以理服人。當學生發生違紀現象,在處理違紀問題時,要按照調查了解情況,分析查找原因,擬訂教育措施,視學生性格選擇適當時機和恰當的方法的流程進行具體施教,對個別固執的學生要耐心細致地反復進行教育,讓違紀者充分認識自己的行為給人、給己、給班級帶來的危害和影響,讓其接受公開批評或是公開檢討,達到處理一個教育一片的目的。打罵、訓斥和強制處理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耐心細致地做工作才是教育學生的最佳舉措。大多數初中學生進入了青春期,心理發展變化激烈,情緒不很穩定,心理容易沖動,因此,在教育中,要注意多鼓勵、少批評,多鞭策、少歧視,盡量做到耐心、寬容,絕對不能讓學生身心受到傷害,要讓學生感到老師在真誠地關心和幫助他;處理學生問題時,要調控心態,改變方法,控制無益的激怒和沖動,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懷對待每一個學生,改痛恨為寬慰,化憤怒為疼愛,改訓斥責罵為勸說,變打罵體罰為撫愛。只要擇機適宜,方法得當,真情投入,哪怕是再桀驁不馴的學生也會感到老師在對他關心、尊重,使之為所犯錯誤感到后悔。
二是要以和聚心,用和諧的環境陶冶人。班級是一個有組織的群體,班主任是這個群體的主要管理者,負責對班級學習活動管理、生活紀律管理、班級組織管理和偶發事件管理、計劃管理、評價管理等等。所謂班級管理絕不是把學生“看”住,讓其聽話、守紀律的機械管理,而是使班級集體團結向上、井然有序、運作正常的民主化管理。在班級管理中,要以創設寬松和諧的班級氛圍為抓手,為學生張揚個性擴展空間。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觀察、分析和判斷學生的個性發展,對不同氣質、性格、能力的學生和不同心理發展水平、不同個性特點的學生,要從不同方面進行關愛,幫助他們排除成長中的心理障礙,引導他們形成良好個性,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明白自己是班級主人,讓每個學生有平等競爭的機會,為學生張揚個性建立良好氛圍;要以創建民主和諧的班級環境為抓手,為學生發展特長擴展空間。要注重體察學生思想、情感和需求,捕捉學生的思想信息和特長愛好,把握學生的真實態度,啟迪學生活躍向上的心靈,建立“信得過”的情感基礎,彼此坦誠相待,形成“孫悟空族”般的活躍群體,讓學生身心輕松愉悅,思維活躍,主動探索,發展特長;要以創建精誠團隊為抓手,為提高學生整體素質擴展載體。團結鑄就靈魂,協作凝聚力量,只有創建民主、和諧、團結的班級集體,才能使每一個學生自覺地把班級管理目標與個人目標結合起來,以班級的共性發展規范和約束學生的個性進步,實現班級民主管理,達到老師、班干部和學生共同管理班級的目的,以全班學生整體上進的氛圍,感染難度大、反復大、轉化難的“兩大一難”生和“特殊生”,助推班級管理水平整體提高。
三是要以勤制勝,用熱忱的態度服務人。班主任還肩負著指導班級、聯系與溝通社會和家庭、服務學生的工作任務。班主任除教學指導外,更多的是班級活動指導,要勤指導。隨著學校教育功能的擴大,隨著學校教育的開放,班級活動日益繁多,日常學習活動、文化體育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班會活動、公益活動、課外科技特長興趣活動、參觀訪問調查活動、軍事訓練和旅游等等,都是教育培養學生必不可缺少的活動,活動組織得好與壞,對學生健康成長,對學生的心理影響,對提高班級凝聚力和增長學生見識都十分重要,通過活動可以凝聚人心,可以建立濃厚的師生感情。因此,班主任應具有較強活動策劃能力和組織領導能力,會包裝每個類型的活動,做到勤策劃,勤指導,勤組織各類活動;要勤溝通、勤聯系。廣泛的社會信息和千變萬化的社會形勢,以及家庭教育環境無時無刻地影響著學生思想。家庭是兒童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兒童最早的老師。在青少年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性格形成,素質好壞,以及現實表現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校和家庭保持密切聯系和相互合作是完成教育計劃的重要條件,通過發放學習資料,定期向家長傳授教育理論與教育技巧,優化家庭教育環境,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在一起,教師和家長心系一起,勁使一處,助推學生成才、成人、成長。班主任作為溝通家長、聯系社會的橋梁和紐帶,與社會勤聯系,與家長勤溝通,不僅利于及時準確掌握學生動態信息,發現學生思想和行為動向,更主要的還可以借助社會教育力量到學校來影響學生,或把學生有組織有目的地放到社會上去接受積極影響,形成有組織的來往,使其成為班級活動的一部分,使社會與學校間,學校與家長間形成積極向上的教育合力,把不利的社會影響,變得更小。要勤服務。為學生開展生活服務、文化服務、學習服務是班主任的基本職能,從生活上細心關心,文化上耐心輔導,學習上熱情幫助,要象愛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愛每一個學生,做到對所有學生普愛而不偏愛,嚴愛而不寵愛,恒愛而不陣愛,實愛而不虛愛。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原則,在人格上尊重他們,在思想上關心他們,在學習上輔導他們,在生活上關懷他們,在思想上鼓勵他們,使學生健康發展,積極向上;要勤贊美。表揚是對學生良好思想行為的肯定,能有效激勵學生進取和自信,一些簡單的表揚或是一句贊美的話其作用不可低估,有時會轉變一個人的人生。贊美學生可以采用口頭表揚法、掌聲表揚法、喜報表揚法、板報表揚法等等,對于一些后進學生要設法找到他的閃光點或是引導他去做些有益的事,巧設表揚或贊美場景,使其受到表揚,學生受表揚家長臉上有光,學生心里添彩,學生受到鼓勵,還會期待下回能得到表揚,他會自覺地做出該受表揚的事,形成良性循環,使激勵效果更持久。
總之,班主任難當,但教育工作的需要,班主任必不可少,盡管班主任事多,學生難管,但只要我們有一股兢業精神,對學生懷著一份深厚的感情,耐心而細致地教育學生,學生定會健康成長,當初中班主任也會感覺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