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待問題學生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個別學生的教育問題——問題學生,是永恒的話題。
??做班主任工作應該有以下幾個成熟的想法:
??第一,問題學生并非無藥可救,因為每一個學生不是什么都無所謂了,我們要找準很好的教育機會。讓學生感知你的存在和對他的關心,并適時地與他溝通。
??第二,我們要去理解學生產生一些行為的原因,深入去了解他們的背景。應該說,現在學生的表現是他過去多年積累的結果。凡事都有前因才有后果,有時我們單獨去看一個學生的表現,會覺得不可思議,一個正常的學生怎么會那樣呢?但是,如果把他放到一個他所處的大背景和大環境中去看,從他成長的歷程去看,你就會明白他為什么會那樣,一切都可以得到解釋了,我們也就理解了學生。只有找到了學生行為異常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對于問題學生的教育,我們要堅持兩條腿走路,兩手都要抓。一個是在愛中建立規則,用規則約束他,讓他明白規則的重要性,明白不遵守規則是要受到規則的處罰的。像你對她不交作業的處理,就是這種方法。第二,用人文關懷去感化她。如果沒有第二種做法,光是冷冰冰的規則,也就不成其為教育。沒有規則是絕對不行的,而沒有了人文關懷,教育還有什么魅力?我們對學生的教育,在強調規則意識的同時,要用精神力量去感召他們,幫助他們脫離做人的底線。對于自覺遵守規則的人,規則是不存在的,只有那些不遵守規則的人,才會很難過,他們會覺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和他作對,追根溯源,其實問題出在自己身上。我們一定要讓學生明白這個道理。
??在班級展開教育活動,一定要反復強調利益一致性原則,即學生和老師的最終利益是一致的而不是對立的。老師不是生來就是整學生的,而是來幫助學生的。學生的行為得到矯正,最大的受益者是學生本人,當然,整個集體和老師也將是受益者。學生犯了錯誤,不是損害了老師的利益(盡管客觀上老師也受到了損害),最大的受害者是學生自己;學生取得成績,受益者也是學生自己。我們要始終向學生灌輸這種理念,并且在實際行動中努力做到。處理學生問題的出發點是幫助學生而不是維護自己的利益或權威。從你的談話、行為中,學生應該能明白地看出來你的動機。
??同樣,和家長的溝通也是這個利益一致的原則。讓家長了解并信任你,確信你不會為了自己的業績傷害到他的孩子,你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幫助他的孩子。這種信任一經取得,你對學生的教育就放開了手腳。教師、學生、家長,三方利益一致,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如果老師夾在家長和學生之間、學生夾在老師和家長之間、家長夾在老師和學生之間,互相不信任,勾心斗角,那還談什么教育。三方的溝通順暢了,你也就省心了。如果你覺得學生不信任你和家長的交流,你可以下次約家長談話時,把學生也帶上,把你要說的話當著所有人的面說清楚,以免信息傳達有誤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現在,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毫無辦法,他們教育不好,把孩子送到學校來,指望你的教育。所以,你不要對這樣的家長教育抱有太大的希望。那么,為什么還要經常和家長聯系呢?因為家長有知情權。你必須把對問題學生的處理、進展、變化及時告知家長,讓家長知道你都做了些什么,你的責任是告知。我們過去在處分一些學生的時候,家長會來和學校糾纏,其最大的理由就是,孩子平時在學校表現怎樣我們一點也不知道,現在忽然說要處分他,我們無法接受。可見及時告知信息的重要性。告知的義務同樣存在于和學生的溝通中,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要把將要告知家長的內容先告訴他,不要給他造成你會當面不說背后向家長告狀的感覺。對他違紀的情況需要及時確認,讓他在過失單上簽字,為自己的錯誤承擔后果,也為將來進一步處理積累資料。我們經常碰到這樣的學生,他們特別會賴,就是不承認自己的問題,不敢面對自己的錯誤。對于這樣的學生,尤其需要做好記錄、確認工作,但是記錄又不僅限于錯誤,有了成績和進步也要及時記錄,允許學生發揮特長、將功補過。我經常對問題學生說:“你看你為集體帶來了多少麻煩。一個人不能總成為別人的負擔啊,要為集體做一點好事,做一點貢獻,要救贖自己,這樣,你在遇到麻煩時,大家也愿意幫助你。如果做一個大家都討厭的人,除了搗亂破壞,不做一點善事,你不覺得太失敗了嗎?”我為什么說讓你在她的作業本上寫批語,這就是及時鼓勵她:有進步、你不錯了。人都是需要被肯定的,如果你認為交作業是天經地義的,不需要鼓勵,那就錯了。對于一個從來不交作業的人來說,現在她能交作業了,不是進步是什么?
??學生因為犯錯誤收到相應的處罰,是十分必要的。處分容易,處分后的善后才是關鍵。不能處理過就算了,應該讓這次處理始終成為他糾正行為偏差的標尺。我的意思不是說總要拿學生的錯誤說事,而是在處理之后要給他各種機會去改正錯誤消除影響。處分,創設了一個情境,也創設了一個目標,那就是用積極的表現撤銷處分,縮短撤銷處分的時間。當學生的注意力放到這個上面去的時候,他自然會約束自己的行為。為此,必須為他制定一個整改的計劃,定期地談話,定期地寫思想匯報,定期地總結一段時間以來的得失,定期地征求各科老師的意見……總之,用各種辦法把他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并保持下去,不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學生是很容易遺忘的,處分當時很痛心,過后很快就忘,行為照樣不改。這就失去了處分的意義。
??最后,在所有的教育方法中,情感的投入是最重要的,因為規則不講人情,必須嚴格執行,那怎么讓學生心悅誠服地遵守規則?情感啊!規則是一視同仁的,是大家的,只有情感才是屬于私人的,屬于自己的,也是真正能在關鍵時刻引導自己不走彎路的。情感的投入要不計回報,因為學生不懂事,不知道感恩,但越是這樣,才越需要加大情感的投入。對學生給你的傷害一笑了之,但是對他們取得的進步不要忽視,這就開始了你的成功之路,
??問題學生之所以成為問題學生,一定有他的原因和背景,所以也就需要用不同一般的教育方法:剛柔并濟,規則約束、情感感化,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