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班主任責任心及實現方式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這是一個創新的時代,班主任工作方法日新月異地創新著,讓班主任工作成為了一門實實在在的藝術,但我今天仍然想說愛,這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也演繹的是古老的故事,但我想這個愛的故事是永恒的,永遠擁有著春天,愛在創新的年代里仍然是一面旗幟。職業道德可以產生事業心、責任心、進取心,但我想,只有有愛才會真正地擁有這“三心”,只有有愛才會讓事業心、責任心、進取心更為濃烈更為綿長亙古。
但是,教師真愛的傳播是通過教師的事業心、責任心、進取心去體現的。在這“三心”中,真正能體現愛心核心的則是責任心。
責任心是衡量一個人成熟與否的重要標準。責任心是一種習慣性行為,也是一種很重要的素質,是做一個優秀的人所必需的,特別是一個優秀班主任所必需的。班主任的工作對象,是正在成長的學生,班主任以什么樣的精神對待工作,決定著工作的成敗;以什么樣的態度面對學生,決定著學生的成長。這就是班主任工作之所以神圣的原因,也是表現班主任職業道德的所在。
教師是項平凡而神圣的職業,承擔為社會培養下一代的重任。沒有高度的責任心是不行的。要傳道,要授業,還要解惑,每一方面都要付出心血,絲毫馬虎不得。倘若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敷衍了事,得過且過,勢必既浪費人生,又誤人子弟,有負家長厚望和社會重托。
學校進行教學的最主要陣地是班級,一個班級好比一只船,而班主任就是船長,船兒是乘風破浪前進,還是隨波逐流甚至沉沒,船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班級又象一個小社會,這就使“班主任”成為一項極具誘惑力和挑戰性的職業。我越來越體會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要做好這項工作既要有熱情更要有方法。
1、責任心是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真正的體現出來。
責任心不是口頭上的,而應是實實在在的長期的、艱辛的工程,要真正做好班主任工作,而應該在“勤”字上下工夫:既勤于深入學生的生活,即“足”勤;勤于觀察,即“目”勤;勤于捕捉與學生交談的機會,即“口”勤;勤于用自己的雙手給學生做出示范,即“手”勤;勤于思考,即“腦”勤。勤能補拙,一份耕耘,一分收獲。
2、責任心是通過細些,在細些的細微的思想工作體現出來的。
了解學生要細致入微。對班級每個學生有什么特點,學習狀況到底怎樣,經常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以及家庭教育、鄰居影響、朋友圈子、生活習慣、身體素質等等,班主任都應在細致調查的基礎上,掌握每個學生的“善”和“失”,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數,手中有法。只有把情況摸的全面、準確,熟悉學生,才能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地教育學生。否則,工作就會帶有盲目性,甚至南轅北轍。
班主任工作雖有規律可循,但教育對象是千差萬別的。班主任只有區別不同情況,進行全方位的立體思維,做到左思右想、三思而后行,才能找到打開每一把“鎖”的“鑰匙”,提高班級工作的有效率和成功率。當前,我國正處在教育改革的新的歷史時期,教育對象的思想觀念、道德意識、心理、個性等隨著形勢的發展而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變化。因此,班主任要把握住時代走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要運用邊緣學科和相關學科的相關理論和最新科研成果研究教育現象,指導教育實踐;要善于運用“側向思維”,實現觸類旁通和經驗遷移,以期從其他領域獲得借鑒,探索出班級工作的新規律
3、責任心要在科學的教育方法中去體現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恨鐵不成鋼”,這是對老師和家長教育學生時急切心情與良好愿望的形象描述。一個教師的責任,特別是班主任的責任,不僅僅只是“恨鐵不成鋼”,關鍵在于千方百計把“鐵”煉成“鋼”。
把鐵煉成鋼,要有適當的溫度;班主任教育學生,也要有火一樣的熱情。經過風霜蹂躪的花草,十分喜愛和煦的陽光;沾染了不良習氣的后進生,特別需要給予深切的關懷和熱情的愛護。心靈的創傷,只能用“心藥”來醫治。要想轉化,必先感化。動之以情,甚于父母;曉之以理,細如雨絲。用無限的愛、無限的溫暖,去熔化他們心中的殘冰。
把鐵煉成鋼,需要一定的時間;后進學生的轉化,也必須積以時日。中學生的性格可塑性強,免疫力差,反復性大。被修剪過的歪枝邪杈,一旦遇到適宜的溫度和土壤,還可能故態復萌。后進生的前進道路,多數是螺旋式上升,曲線型發展的。對他們切勿“一晚涼水看到底”,應在指出缺點錯誤的同時肯定優點長處,透過消極的表象發現積極的因素。有道是:“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只要以鍥而不舍的精神積極工作,縱然是堅硬的頑石,也會有開竅的。
把鐵煉成鋼,需要過硬的技術;班主任教育學生,必須講究科學的方法。一味的用制度去“卡”,靠處分來“罰”,或者可能治“標”,管一時之事;然而卻不能醫“本”,難見長久之效。假如變簡單粗暴為和風細雨,變訓斥挖苦為體貼入微,變空洞的說教為由事入理的循循善誘,結果定會大相徑庭。其道理在于:思想教育貴再對癥下藥,耐心疏導,精雕細刻,方能理璞為玉,成為珍品。礦石,銹鐵,經過千百度烈焰的燃燒,才可以去掉雜質,成為純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必能點燃學生心靈的星星之火,使它熊熊燃燒起來,冶煉成棟梁之材。
通過上述的個例告訴我們,作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一定要用兩只眼睛看人,切忌用一只眼睛看人,對學生,既要看到優點,也要看到不足;既要看到過去,又要看到未來;既要看到外在變現,又要審視內心世界;既要看到一時一事,又要看到全部歷史和整個情況……否則就會一葉障木,不見泰山,難免失去偏頗。
作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還要有“三副眼鏡”。用“望遠鏡”來激發學生的進取意識。班主任要抓住學生的天真爛漫,富于幻想創造,勇于探索求新的個性特點因勢利導,描繪一種美好的精神境界,使所有的學生都感到有希望,有動力,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和努力奮斗的目標,從而占領一個制高點,看得遠些,自覺地去開拓進取。
用“顯微鏡”來矯正優等生身上的缺點。班主任要知道中學生性格的可塑性,對優等生決不能嬌寵過甚,一好百好,聽之任之。長此以往,就會養成目空一切的壞習慣,要防止這一點則必須及時補漏,發現其缺點、弱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細枝末節”也絕不放過,就是白璧微瑕,也要指出來,否則,就會掩其光澤。
用“放大鏡”來尋找后進生身上的優點。后進生也有其閃光點,并非一無是處。班主任就是要善于捕捉其閃光的瞬間,即使是小事一樁或偶然的一次,也要借題發揮“大做文章”,予以充分肯定。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長處,還給他們自尊,喚醒他們的上進心和自信心,改善對他們的輿論環境,讓他們感受到自身的價值。
總而言之,班主任工作是很有挑戰性的工作,需要忘我的熱情,需要高度的責任心,也需要講究方法,做到一張一弛,有分寸,有尺度。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我們應該把熱情與科學融入到班級管理工作中去,把屬于我們的那片園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使這段共同走過的日子在每一位學生的心目中成為最美好的記憶,我們得到的將是一個美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