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鄭學志《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這書名非常吸引人,“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班主任是多累的一個崗位,簡直就是苦行僧,“說出來全是淚”,還可以偷懶?。?
其實念懶經并不新奇,火了很久、最近特別火的馬云也曾經念過懶經:世界上很多非常聰明并且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無法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從小就受到了錯誤的教育,他們養成了勤勞的惡習。很多人都記得愛迪生說的那句話吧: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并且被這句話誤導了一生。勤勤懇懇的奮斗,最終卻碌碌無為?!澜缟献罡挥械娜?,比爾蓋茨,他是個程序員,懶得讀書,他就退學了。他又懶得記那些復雜的dos命令,于是,他就編了個圖形的界面程序,叫什么來著?我忘了,懶得記這些東西。于是,全世界的電腦都長著相同的臉,而他也成了世界首富?!€有更聰明的懶人:懶得爬樓,于是他們發明了電梯;懶得的走路,于是他們制造出汽車,火車,和飛機;懶得一個一個的殺人,于是他們發明了原子彈;懶得每次去計算,于是他們發明了數學公式;懶得出去聽音樂會,于是他們發明了唱片,磁帶和CD;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我都懶得再說了。
結果,馬云讓大家懶得去逛街,成功創建了阿里巴巴帝國??磥?,不懶沒前途啊。
在愛崗敬業的教育界,也有人唱懶經,鄭學志老師唱了,而且說很早就有人唱了。民國的陶行知、當代的魏書生,都提出了學生自主的教育思想。所以,鄭老師也不是原創,只是把前人的懶經發揚光大,完善成體系,他稱之為“自主化教育管理”,并且將其內涵、核心理念、心理學基礎、意義、手段等明白闡述。明白人應該看明白,鄭老師教大家要“會偷懶”,而不是去懶惰,可不是叫你去看天吃飯。班主任當然該勤奮,可是勤奮就是好班主任嗎?不一定,可能忙的都是不該忙的事情。吳非老師說,最可怕的是一群愚蠢的人在勤奮地工作。所以,會偷懶就是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
馬云說:懶不是傻懶,如果你想少干,就要想出懶的方法。要懶出風格,懶出境界。鄭學志老師也告誡,“真正的偷懶不是不做事情,而是將個人能量最大化,將自己工作的正面影響發揮到最大”。是有意義、積極的偷懶。
其實起初鄭老師是個非常勤奮非常累的老師,勤奮得自己都被感動了但是學生不買賬,竟然要“造反”!我想,鄭老師現在一定非常感謝學生的這一次“大逆不道”,就是這一次風波促成了他的思考:累,一定是我做錯了什么,錯就錯在粗暴的強制性的管理,他也終于明白學生是無法管死的。出路在哪里?放手,把班級還給學生,忘記自己是班主任,去做學生的聽眾、參謀、同伴、服務員,一切讓學生自主。當然,忙慣了的班主任是不太會偷懶的,鄭老師提醒我們一定要徹徹底底相信孩子,遇事跟學生商量、給學生自主不要停留在口頭、要拋棄“導師”情節、勇敢地改變自我改變現狀。
我理解鄭學志班主任的偷懶,其實應該是班主任的本來應該采用的正確方式,因為以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評價的問題,導致班主任勞心勞力包攬一切,剝奪了學生們的很多成長的機會,是一種愚蠢的勤奮。而要做好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需要智慧,印象深刻的是鄭學志老師在被學生“造反”后沒有責怪學生,也沒有因為懷疑憤怒而放棄,他認認真真地反思。反思主要的方式就是學習,“我大量地閱讀國內外的教育名著,也廣泛地涉獵國內發行的各種教育報刊雜志,凡引起我注意的文章或觀點,我都把他們一一摘抄或剪貼下來?!闭嬲軌蚋淖內说倪€是學習!通過閱讀,鄭老師的眼界開闊了,思維也打開了,從中找到了快樂和精神寄托。正是從自身這種源于內心需求和渴望的改變,鄭學志老師明白了為什么要解放自己,解放學生。通過幾年的實踐思考,在自主化管理的信念下,他探索了如何“構建一個讓學生自主的制度體系”、“建立一個全面放手的運行機制”、“把每一個學生都培養成獨當一面的干部”、“努力打造學生自主的良好品質”。毫無疑問,這些措施都很有借鑒意義,但是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真正認同這種班主任工作方式,在真正理解了自主化管理的理念下,班主任就會整理出自己的各種具體方法。那樣,班主任就會發現從各種無邊的雜事中解放出來的自己成了一個“瀟灑哥”了!誰說班主任一定是苦逼的,班主任也可以是得心應手、瀟灑自如的!關鍵是自己有沒有去反思,有沒有去鉆研,有沒有發現其中的味道,有沒有給自己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