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反思:善待每一個學生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愛是教育的基礎,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
作為教師,在從教生涯中,我們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學生,有的聰明,有的愚笨,有優秀的,有差勁的,當然,聰明機靈優秀的學生,每一位老師都喜歡,但往往對于落后的學生,再加上又調皮搗蛋,看見就讓人生厭,很多老師就很難做到喜歡,素不知優生固然優秀,老師一點就懂,任何老師都會教,然而真正能使教師價值得以體現的卻是那些差生。因此,就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善待每一位學生。
一、善待學習困難的學生,以真誠和信任動其心。
同一班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傾向一般不會在同一水平線上,他們的“發展期”也是不同的,而同一學生個體本身也存在學科之間的不平衡。任何老師教授一個班的學生,學習上肯定存在著上、中、下。其實學習不好的學生比其他學生更渴望得到家長、老師、同學的尊重與愛護,因為他們比學習好的學生承受著更大的心理壓力。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他們,真誠地向他們傾注情感,用真心、善意去打動他們、啟發他們、誘導他們,逐步增強他們的信心、勇氣,并耐心細致的培養他們,以便他們在學習上早日趕上其他同學。對于“學困生”,我們一定要深入了解,既要了解自身原因,又要了解家庭原因;既了解生理原因,又了解心理特征,以便對癥下藥,因此,教育的關鍵是疏導、遷移,促使他們把旺盛的精力、智力和情感用到學習上。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表明,人的聰明是多元的,不同的人其聰明表現不盡相同。著名的歷史學家吳晗,在歷史研究方面是個天才,但在數學學習上卻差點兒為此上不了大學。“學困生”也肯定有他們的長處和“閃光點”等積極因素,這就需要我們去發現、去捕捉“閃光點”,及時的給予真誠的表揚,使他們體驗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要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一番愛心、誠心,從而迸發出奮發向上的決心和力量。
二、善待個性特別的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
人是有個性的,這種個性表現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傾向。就性格特征而言,有的活潑好動,有的沉靜穩重、還有的倔強固執、有的堅強、有的軟弱……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可見,性格特征方面的東西一般來說很難改變。試想一下,如果人沒有了個性,豈不就沒有了豐富多彩的世界嗎?因為個性與創新總是相伴而生,沒有個性的人總是墨守成規,沒有個性的群體就像一潭死水。所以,教師必須持寬容態度,并努力優化其個性優勢,不斷地幫助他們克服不好的一面,把劣勢轉化為優勢。就心理傾向來說,學生的愛好各式各樣,有的喜歡文科,有的喜歡理科,有的喜歡朗誦,有的喜歡運動,有的喜歡書法,有的喜歡寫作……俗話說得好,"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作為班主任,對于學生正當的愛好,都應給予肯定、鼓勵,并加以重視和培養,實施因材施教,引導學生發展特長,開發學生潛能,因為愛好是一切發明創造的最直接的動力。精心培育,讓學生多一份創造。學生的創造力的培養需要教師抓早、抓細、抓實,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鼓勵他們多讀課外書、鼓勵早日見識歷年高考題,鼓勵自學選修教材,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善待犯錯誤的學生,用心靈交流來感化。
犯錯誤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無意的即失誤,一種是有意的即明知故犯,我們的學生一般屬于失誤。要說誰失誤最多,恐怕要數科學家了。試問:哪一項科研成果不是經過了幾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失敗才取得?"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學生是人,而且是未成年人,不是圣人,在成長過程中有待于我們教師去培養造就,難免會有失誤、會犯錯誤,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學生的失誤、要善待犯錯誤的學生,給他們改正的機會,因為我們是教師,而不是警察。全國優秀班主任魏書生說過:"學生不管多么難教育,畢竟是青少年,其內心深處一定有一個廣闊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惡丑與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學生時,要力爭不站在學生的對面,讓學生怎樣,不讓學生怎樣。而要力爭站在學生的心理,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們需要怎樣,我們怎樣做才能更好。這樣,學生會感到你不是在訓斥他,而是在幫助他。"可見,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生難免有失誤、難免會犯錯誤,關鍵是學生犯了錯誤以后,老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幫助學生認識到錯誤的危害,并和學生一起分析,怎樣做才能少犯錯誤,甚至不犯錯誤。
總之,只要教育、教學得法,沒有一個中學生是不可救藥的。教育的藝術就在于善于撥開學生眼前的迷霧,點燃學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幫助學生體味到上進及學習取得時的歡樂,誘發學生的責任心和榮譽感。讓他們在愛中自尊,在愛中自信,在愛中自強,創作出人生自勵自強的奮進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