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學生需要什么樣的班主任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一項問卷調查顯示,學生心目中的好班主任具有以下特點:
1.真心實意的關心愛護學生,體貼理解學生;
2.與學生多溝通,能在空閑時間與學生談心;
3.平等的對待學生,每天能用微笑面對學生;
4.有責任心,工作負責;
5.督促學生抓緊時間;
6.經常給學生鼓勵,不打擊、不訓斥學生;
7.不說套話,布置工作有重點;
8.對在學習上受挫折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心與鼓勵,幫助他們分析原因;
9.善于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給予學習心理指導;
10.能把學生的意見反映到學校領導那里去;
11.能融入學生之中,有號召力、凝聚力、能帶動班級學生活躍氣氛;
12.能如實公布班級的每一點進步和退步;
13.具有親和力,但不乏嚴厲;講原則,但平易近人,在學生中有威信;
14.教學水平高,管理能力較強;
15.博學多才,幽默風趣,性格好,易相處;
16.對學生的管理嚴而不死;
17.經常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減輕學生學習心理負擔;
18.能正確看待男女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
19.上課認真嚴肅,下課和藹慈祥;
20.不擺老師架子,不凌駕于學生之上,有長者風范;
21.小事糊涂,大事清楚,該管的管好,不該管的不管;
22.經常開展有益于學生才能發揮的活動;
23.教會學生怎樣才能做好,而不是一味講道理;
24.經常和學生聊一些社會動態方面的信息,開闊學生的視野;
25.能給學生一個寬松的環境,不以自己的情緒不好而對學生發脾氣;
26.放權給班干部,會傾聽學生的意見,有寬容心,有人格魅力;
27.不拿扣分來約束學生。
可見“愛學生”是班主任必備的修養,學生和家長對教師最主要的期望是在情感方面,是希望與教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師生情感。教育是與人打交道的職業,在人與人的溝通中,情感是起關鍵性的作用。作為教師而言,是否把對學生的愛注入到教育工作之中,是衡量教育成效的試金石。沒有愛,便沒有教育。
然而,班主任僅有愛心還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把對學生的愛定位在合適的位置上。我們要給學生愛,但更重要的是愛的方式。我們不能以愛為理由,讓學生背負沉重的負擔;不能以愛為籌碼,讓學生感覺到天平的失衡;不能以愛為條件,讓學生陷入功利的誤區。班主任的愛是無私、高尚的愛,是公平、公正的愛,是寬容、深沉的愛。這種愛是無條件的,是不求任何回報的,是真正意義上的愛,而不是虛偽的愛。如果說愛有回報,那么,最大的回報就是在學生的心靈深處播下了愛的種子。正如李鎮西所說:“以厚此薄彼的態度對待學生,并不是真心愛學生。所愛的一部分學生實際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這種愛是自私的。真正的愛是愛所有的學生,愛身邊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