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中要溢滿愛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我在此次學習中最大的感受是每位給我們做報告的老師都有一顆對學生真正的愛心,所以他們的班主任工作才做得有聲有色。正像黃靜華老師所說的“教育好像掘池,有人說四方形好,有人又說圓形好,朝三暮四地改個不休,而于池之所以為池的要素的水,反無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可見“愛”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夏丏尊《愛的教育》譯者序言中也說“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
想想以前的班主任工作,自己總以為對學生夠愛了,學生犯了錯誤,為了讓他改正錯誤而嚴厲地批評一頓,覺得是愛;學生有了情緒波動能找他談一次心,覺得是愛;甚至有時候學生遲到了罰他站一會兒,也覺得是愛。老師總是想當然地覺得自己是愛學生的,怎么做都是為了學生好。(班主任工作反思 )可是聽了黃老師的報告后,我如夢初醒,班主任的愛一定要是學生需要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回到班主任工作中后,我也嘗試著像黃老師一樣進行換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切實用自己的真“心”認真、執著、民主地去愛,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結果真是像黃老師說的那樣,換位思考后,我再看我的學生,我發現學生個個都是可愛的,我努力用真情創設積極向上的氛圍,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我相信孩子們一定會在我的幫助下充滿自信地一步步走向成功。尤其是當學生犯了錯誤時,我不像以前一樣總是采取訓斥式的教育,而是把每一個學生都作為有個性、有人格、有希望的人予以真正的關心,把他們的一言一行都看作有意義的、值得重視的事情予以注意。愛學生所愛,想學生所想,憂學生所憂,用我們的愛心去創設寬松和諧的氛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啟迪學生的良知,讓他們認識到什么是良好的品德行為,為他們學會做人奠定道德基石。今后,我一定以“假如我是學生”的情感去體驗孩子的內心世界,以童心去理解他們的“荒唐”,寬容他們的“過失”,有禮貌地對待他們,讓他們時時體驗到一種含有母愛又高于母愛,含有友情又超于友情的師生情。
愛是教育的靈魂,愛是塑造美好心靈的力量。只有注入了愛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才能走近學生的心靈,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才能培養出更多的具有愛心的全面發展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