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班主任經驗交流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作為六、七歲的孩子,能坐在教室里遵規守紀,聽從老師的教導,專心讀書、寫字,也要有一個培養過程。我堅持以“文明、禮貌、紀律、衛生”八字為教學中心,并制定了課堂常規,加強培訓,上課要向老師問好,有問題要舉手發言,回答問題要站立,下課要說“謝謝”等等。教育他們同學間要親如手足,團結友愛,不吵架、不打人;回到家里要向家人問好,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培養他們的禮儀,學會說一些禮貌用語,如與人打招呼要叫“您好”;希望別人幫忙時說“請”;不小心碰撞了別人應該說“對不起”。從小學會尊重別人,關心別人,幫助別人。表現突出的在“評比板”里加上一枚獎章,每周小評一次,每月大評一次,使學生的文明、禮貌、紀律、衛生之花開遍了全班,使良好的班風也逐漸形成,有的學生原來在家有很多不良習慣,如飯前不洗手,吃穿不能自理等得到了較好的糾正。我還非常重視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教育學生不玩火、不隨便使用電器設備,不亂吃不衛生的食物,不搞有危險性的游戲,向學生灌輸交通安全知識。關注每個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
三、注意培養干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管好班級,養成良好的班風,只靠老師的力量是不夠的,首先必須注意培養小干部,發揮他們的“小助手”的作用,一年級新生報到后我注意培養有特長的小朋友當干部,干部分工明確、具體。衛生干部:放學后檢查室內衛生與,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班主任工作經驗 )紀律干部:做到課前課后要檢查,避免了學生在操場上和去衛生間時追打或嬉戲而出現的糾紛,使班里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班長、組長協助老師做好作業任務的檢查,這樣在老師和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不但保證了良好的班風,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另外,還針對學生的年齡和智力差異的特點,在部分學生中開展“一幫一”“一對紅”的活動,一月評比一次,并設立了獎勵,這樣的活動,激勵了優差生的學習信心,既培養了小干部,又發揮了“小助手”的作用,又調動了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真可謂一舉三得。
四、班主任要有一顆平等的心,要有愛心在小學階段,班主任往往是學生心目中最完美的榜樣,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以及處理班級事務的一些方法,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班主任對每位同學要平等對待,尤其對優生和學困生更要平等對待,讓他們覺得老師對每位學生都公平。同時,班主任要有一顆愛心,用愛澆灌心靈之花,只有愛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愛,更要關愛那些被遺忘的學困生,用愛激發他們的上進動力,讓他們努力學習,展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