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會議經驗交流材料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日子過得真是飛快,轉眼間又是半個學期,還有半年的時間,我的第一批學生就要離開我,離開他們的母校——實驗二小,去開始他們另一段新的人生,為他們高興,替他們祝福,但同時更多的是不舍與感嘆,感嘆時間的匆匆。
依稀記得剛走出師范校門那個青澀的我,滿懷著希望與憧憬,成了一名人民教師。當我第一次踏上三尺講臺的那一刻起,就意識到——從此,將與學生有著一世的情緣。自己當時也暗暗下定決心:決定要不辜負每一個學生,為自已打出一片天地。
而如今五年過去了,實實在在的當了五年的班主任,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又有誰能說得清?在這五年忙忙碌碌的教師生涯里,自己變得成熟了許多,學會了一種淡定,多了一份從容。也讓我真真正正體會到了教師工作的繁瑣與艱辛。
同時也深刻地認識到:“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選擇了,就得風雨兼程。
[一]全家福五年里,我與76個孩子共同成長,我們在一起共同經歷了喜怒哀樂,仿佛彼此早已經成了一家人,我們之間的關系是那么的融洽與和諧,應該說是這些孩子們更多的包容了我,更多的理解了我,首先我要感謝他們,沒有他們的努力與配合,我們的成績不會一次次的提高,沒有他們的付出與團結,我們班的紀律不會被科任老師所認同,不會讓我的工作開展得如此順利,謝謝這76個可愛的、天真的、善良的天使們。
其實只有老師才能真正懂得在汶川地震發生時,為什么那些老師會不顧惜生命去保護自己的學生的真正含義吧,我認為那不是高尚,而是一種真愛的流露。
[二]愛把愛灑向學生的心田。
師愛是平凡而偉大的,是教師發自內心由衷的熱情,是一種自我犧牲、依戀不舍的道德情感,是教育成功的關鍵。曾經見過這樣一段話:“教師是船長,于浪谷潮尖,急流險灘導航掌舵,將年輕的水手送往希望的大海、成才的彼岸。”教師是船長,更是園丁,精心的培育著祖國的希望。“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或許這就是對師愛最好的闡釋。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在教育實踐中如何做到愛學生,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達到“不教而教”,愛成了維系師生間教育的紐帶。
張雨同學是一個聰明,但無人管教的孩子(父母離異),他有不做作業,愛玩游戲的習慣。接受了這個學生后,我主動和他談心,以鼓勵的方法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多次與離異的父母親聯系,在學習上一步一步扶持,上課開拓他的思維能力,使他樂于上課積極發言,作業也認真做了,作文、日記有了很大進步,再也沒進游戲機室了,而且樂于助人,熱愛勞動,我讓他當值日小組長,他的干勁可大了!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在于如何呵護兒童。”愛生的心,是喚起交流的激應器,是撫慰心靈的秒方。
愛是雙方面的,你怎么對學生,他們就會怎么來回報你,記得08年我參加為期十天的遼寧省雙語骨干教師培訓會,培訓結束回到家,只差兩天就是我的生日(其實自己早已經忘記了),由于回來時班級的課程較同年組的其他班級相比,落了很多,心中甚是著急。因此總是想找一些時間給孩子們快點講課,好正常進入期末復習。
回來后的第三天,像往常一樣上班,心里正想著今天能不能多要一節課,當我推開門時,只聽班長一喊:“佟老師,生日快樂。”嚇了我一跳,還沒反應過來,只見一個個小腦袋從桌子底下鉆了出來,每一個人的手里都拿著一個粉色的氣球,不約而同的一起喊:“老師,生日快樂!”我的眼角濕潤了,感動!感謝!我們圍坐在一起吃生日蛋糕,一起在教室拍照,我想我應該是最幸福的老師了吧!
是啊,班主任的工作是瑣碎的,但是只要你付出了,你一定有回報,因為孩子們的心靈是最純真的,眼睛是最雪亮的,他們會明辨一切是非曲直。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管理;沒有愛,就不能掌握成功教育的管理方法。一位老師說得好,教師愛學生,師生感情好,老師表揚學生,學生認為是鼓勵;老師批評學生,學生認為是愛護。所以,只有真正的愛生之情,才能掌握成功的教育管理方法。同時,愛要愛每一個學生。這也是我一直想要追求的一種境界。
[三]教師愛學生是最基本的。除了愛,還要講究一些方式方法,這樣教師才能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
一、班級的常規管理
(一)、以強化常規訓練帶動教育教學工作
每次開會,劉校長都會說加強學生的常規教育,是啊,良好的常規是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的保障,一個學生調皮搗蛋、不合常規的舉動往往會使一堂好課留下遺憾,使整個集體活動宣告失敗,甚至使全班努力爭取的榮譽付諸東流,直接影響到班集體的利益。因此,要扎實有效地加強學生的常規訓練。
訓練的內容包括《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要求的常規、課堂常規、集會和出操常規、衛生常規、勞動常規、等等諸多方面。使每個學生具有“服從集體,服從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約束力,形成習慣,保證整個班集體隨時表現出“活而不亂,嚴而不死”的良好班風班貌。
(二)、建立自我管理機制
在班級的常規管理中,我力圖把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和責任感都充分調動起來,這樣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構筑學生自我管理機制。因此,我為學生設置多個崗位,還實行了值日班長制。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當值日班長,負責檢查當天的衛生、紀律,督促每一位同學作好自己份內的事,這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了他們的才能,班級的自我管理得到了加強,班集體內部也日趨完善。并且建立競爭激勵機制,每個學生都自己找一名水平相當的對手,競爭對手之間比學習、比思想、比紀律等,雙方時時互相激勵,通過競爭班級形成了一種互相監督、你追我趕的氛圍。
同時,還開展了“一幫一,對對紅”的活動,優等生主動輔導一名成績較差的同學,兩人共同學習,互相促進與帶動,共同進步。
同時,在生活中我鼓勵學生主動發表自己的觀點,培養他們多說,在對待事情上有自己的意見,使他們有自己的主觀想法,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由于我們班是美術特長班,我充分地利用這一優勢,每月的板報都由他們自己完成,他們自己設計,構圖,想題目,寫美術字,看著每期干凈整潔,版面清晰的板報,我真的為他們感到驕傲,同時他們還主動幫助一年級的一些班級辦板報,真的能做到學以致用。
二、用心育人,樹立威望
我始終努力營造一個溫馨班級,力圖希望班級中的每一個同學都如兄弟姐妹般互助互愛。為此,我在班級的管理中,努力將自己的愛心和班集體普遍的友愛傾注給表現較差的后進生,給他們以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體中,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氣氛,讓他們體驗集體的溫暖和同學的友誼,讓他們感受到班級中主人翁的責任感。為此,開學初,我大膽吸收這些后進生參與班級管理,讓他們在管理中克服自身的不良的行為習慣。在營造溫馨的班級中,對待優等生,我更是嚴格要求,從不寵壞他們,時時提醒他們“做學問得先做人”,優等生不單純是學業要優,更重要的是人品要優,要心胸寬廣,要博愛同學,對他們警鐘常敲,不斷督促他們克服自身的弱點,努力追求更高的進步。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個學生不是直線式的一帆風順的成長起來的。正因為如此,我意識到:在班級工作中對那些犯錯誤的學生要堅持反復抓,抓反復,找原因,并有針對性的耐心的對他們進行說服教育。我深切地體會到,一個后進生的轉變,不只是班主任工作的結果,而是所有教師和社會、家庭力量共同努力的結果。
三、干部隊伍的組建和培養
當了班主任后,我越來越意識到一個班的集體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決定的。小干部對班集體有著”以點帶面“和”以面帶面“的作用,我稱他們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選拔和培養干部隊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漸從繁重走向簡單與輕松。
班級管理中,我首先解決的就是班干部的挑選與組織培養問題。班主任要注意學會觀察、學會發現、學會引導,學會鼓勵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班級管理中,我努力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充分發掘自己的內在潛力,端正自己的位置,發揮出自己的能力。
如我們班的班長李小雨和陳小軍同學,她們兩人分工明確。李小雨同學主抓紀律,在我出外聽課或開會時可以協助科任老師,把班級管理的井井有條,讓我無論到哪都沒有后顧之憂。陳小軍則主抓經濟大權,如飯費、水費等一切上交的費用都由她來處理,幾年來沒有任何的差錯。我班還有一套完整的檢查作業的程序,由學習委員監督,能做到每天每堂每科的作業都有人檢查,學生自覺地養成了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四、培養良好的班集體
班集體是培養學生個性的沃土,有了這塊沃土,學生的個性才能百花爭艷。集體活動,最能培養學生的凝聚力、集體榮譽感。我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如廣播操比賽、運動會等活動。
學生時刻想為自己的班集體爭光,因此在09年5月份舉辦的第十七屆家校運動會上我們班總分120多分,取得了團體第一名的好成績;在校舉行的書法、繪畫比賽中,奪得了優秀組織獎;在全國語文報杯小學生作文大賽中,李百熙取得了一等獎;在遼寧省科幻畫比賽中,王宇凌取得了三等獎;費子航獲市三好學生;孫熙堯當選為區優秀干部;張宇辰、孫熙堯、費子航獲得由團市委授予的”希望工程·愛心天使“榮譽稱號……望著他們一張張朝氣蓬勃,掛滿興奮與驕傲的笑臉,看著后面貼滿獎狀的墻壁,我欣慰的笑了。
最讓我難忘的是在運動會上,我們班的家長全力以赴支持我的工作,運動會的用具提前一星期用車給送來,幫著設計方隊,幫著出主意想辦法,在家長項目上,沒有一個人推脫,反而都是非常積極的想參加,可以說如此年輕的我有了他們的幫忙,真的是借力而行。
由于在運動會上班級坐的位置比較特殊——正好在主席臺的正下方,但是同學們的表現真的很精彩。尤其是聽到書記對我說領導都夸我班同學的紀律和衛生特別好的時候,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
最難忘的是——于子雯同學在比賽中沒有發揮好,跑了第二名。當可愛的她從賽場上下來,跑到我的身邊抱著我哭,并且對我說:”老師我對不起你,我沒得第一,“在她的心里,應該說在每一個人的心里有著深深的集體榮譽感。
五、注意經常保持和家長的有效聯系
教育是一個整體,家庭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秀的班主任會主動取得家長的支持。班級管理中,我比較注意與家長經常保持聯系。
班級工作中,我非常注意尊重家長,經常與家長溝通并對家長提出建設性的要求,指導家長培養教育孩子的方法。我會給優秀學生的父母寫表揚信,祝賀他們養育了一個好孩子;同時,我也會對后進生家長指出孩子的長處,給家長以信心,并幫助他還應在什么地方來指導孩子的學習。也許是由于我努力了太多,我班的家長、孩子們基本上都比較理解、支持我的工作。
[四]對自己的要求:
一、陶冶情操,修身養性。
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在思想上、行動上,我積極向黨組織靠攏,認真學習馬列主義著作、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的三個代表,以及胡錦濤的重要講話,不斷提高自己,充實自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響應黨的號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工作積極,關心集體,樂于助人。堅持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探索現代科學的教育規律,不斷研究新情況,形成新認識,開辟新境界,跟上21世紀知識更新快、社會發展快的步伐。
二、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我覺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是當好一個班主任的首要條件。觀察優秀的班主任,我發現他們對自己的工作飽含熱情,深信自己的工作和服務群體,充分認識他們自己的使命。學校既然把一個班級交給自己,家長把孩子托付給自己,同學們的前途和命運都寄托在自己肩上,天下應該沒有什么比這更重要更有意義的事情了。因此,自己只有更加努力的工作。
三、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
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最直接的教材,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會模仿自己的老師,在言行舉止上將老師與自己作對照。自從教以來,我就十分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力求為學生樹立榜樣。
幾年來,自己在課間操、眼保健操,都堅持按時到位,從未有過遲到或不到現象。學生看到老師都能這樣嚴格要求自己,也就能更嚴格地要求自己,聽從老師的安排,遵守學校的有關規章制度。這么久來,班上同學除了生病或有事請假,從未有人曠操、曠課。時至今日,學生已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早操、眼保健操、早自習都已變成自覺的行為。
[尾]五年的時間擦肩而過,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成了我細心品味的一濟良藥,我為自己在那么多學生的成長旅途中留下的足跡感到驕傲。
人生的姿勢千姿百態,而我選擇了站立。這是一種使命,更是一種師表。每天我站在黑板前,站在講臺后,填寫著寫不完的未知,學習著學不完的經驗,攀爬著爬不完的臺階……
有一首小詩寫的最好,它詮釋了無數班主任老師舍了”小家“,只為”大家“的無私奉獻的精神:”不盡的力,不盡的情,朝伴晨曦夜伴燈,越過艱難跋涉處,再上飛來十二峰,學也精誠,干也精誠,不忘華在攀登,若問功業成敗事,無限輝煌一念中。“
我會從自身做起,用這不盡的力,不盡的情,譜寫自己華美的樂章。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工作體會,當然由于時間和認識上的緣故,尚有許多方面還需要我不斷改進和完善,這些都要求我一如既往地發揮勤奮拼搏的精神,同時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校領導和老師們能一如既往地指導和幫助我,爭取在教學、管理等各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當然,在各種精心而又煩瑣的細節中,難免也有疏漏和不足,難免也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還望領導給予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