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經驗:讓我們享受工作,在工作中享受著快樂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能在這里跟大家一起聊聊我們做班主任的體會,交流一下工作經驗,覺得真的很開心。想想我們每天堅守著班主任的工作,服務著學生,其實也很有意思。但是大家在一起要是說這個工作的時候確是百感交集,其中的酸甜苦辣或許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真真正正的體會到。與其說是工作累,我覺得倒是不是很重要的,大家都這樣工作著,也就無所謂誰更累了。我們每一位班主任都做了我們該做每件事情,才使得我們的學校的教學和管理得以順利的開展著。作為班主任,比工作更累的是,由于承擔著很大的責任而導致“心”累,整日惶恐不安、心緒不寧,做不完的活,擔不完的心,擔心自己班教學質量上不去考不過人家,擔心班級管理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同事的支持,擔心學生放學后的交通安全……當前在教育教學壓力過大,工作超負荷、精神長期高度緊張的現實情況下,班主任教師真實的生存狀態。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體現在它不是8小時之內能夠圓滿完成的。班主任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他們把精力貢獻給學生時,他們卻不同程度地失去了與家人共享天倫的樂趣,因此而導致的家庭矛盾也給他們帶來一定的壓力。面對工作的種種壓力,我們開始把我們的工作當做負擔,缺乏了愛心和耐心,對學生冷淡,常常抱怨學生素質差,動不動批評或者處罰學生,夸大學生的問題,處理學生問題的方法簡單粗暴。常感到疲憊、焦慮、煩躁,或者易怒、敏感,過分擔心班級的常規考核和學習成績,甚至還會出現考前綜合癥。現實擺在我們面前,置若罔聞是行不通的,因為長期處于重壓必然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產生心理扭曲,所以我今天不想和大家談如何做好班主任的經驗,我們一起努力的工作著,經驗大家都有,每個班級都有著各自的特點,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如何讓我們工作更快樂,如何使我們減少壓力,如何讓我們享受我們的工作。在工作中享受著快樂。
“愚人向遠方尋找快樂智者則在身旁培養快樂。”什么是快樂就是感到幸福或滿意。什么是幸福呢就是生活境遇稱心如意。這樣看來,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對自己清澈的人生滿意了,我們不就擁有了快樂嗎?快樂是生命的致高境界,是我們每個人最高的人生追求。人的一生離不開工作,而且大部分時間都需要在工作中度過。如果,你在工作中感受不到快樂,人生真的就失去了很多。所以,我們要在工作中尋找快樂。大家都帶著陽光般的心情干工作,那么,每個人的智力、能力、潛力和綜合創造力可以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其主動性、積極性的一面也會發揮到極致,這樣,可以創造出一種朝氣蓬勃、積極向上、干勁十足、高效率的工作氛圍。難道不是快樂的人更聰明嗎?快樂是一個人由內而發的情緒,是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是一個人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用快樂去詮釋工作,人生就遠離了悵恨與煩惱,用柔情去打磨日子,歲月將贈予我們無比豐富的回饋。確立起快樂的工作觀吧。
班級工作是一項相當復雜相當繁重的工作,班主任是否具備良好的心理素養,直接關系到班級工作的成敗。班主任良好的人格風貌是學生成長的形象典范;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是凝聚學生的無形而強有力的重要因素;民主、平等的師生氛圍更是學生團結向上的堅實基礎。鑒于傳統理念下扮演角色與肩負使命的微妙差別,相形之下,班主任更需每時每刻都清晰明了自己的心理狀態,更應該每時每刻都下意識自我探測、自我調控自己的心態。只有如此,班主任才能真正以自身高尚的精神風貌、良好的心理品質做好各項班級工作,才能隨時由己及人、設身處地調適每個學生的心理狀態,乃至調適整個班集體的心理氛圍,以最佳狀態調動每個學生奮發向上,促使班集體積極融洽、活潑運轉。工作能否快樂,取決于心態。我們不能改變世界,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我們不能改變事件,我們卻可以改變心態。
下面對影響我們日常工作心境的幾個方面進行總結:
班主任在班務活動中,即使做得再好,也會有一些學生不滿意,從而被抱怨這、被埋怨那。面對學生的怨聲載道,班主任如何應對,不僅是檢驗班主任處事能力和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也對進一步改進工作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效化解煩惱,班主任才能不被煩惱纏繞。
(一)對于由學生不滿情緒產生的煩惱,班主任應做到以下幾點:
(1)保持良好心態,不要壓制學生
班主任一定要沉著冷靜,保持良好的心態,切不可暴跳如雷、怒氣沖天。如果那樣的話,將會引起學生更多的不滿,甚至會引發師生之間的矛盾,從而給班級和學校帶來不穩定的因素。因此,一旦聽到學生的抱怨,班主任應放下架子,立即深入學生之中,謙虛真誠、滿腔熱情地與學生打成一片,仔細地聽取學生的意見,深入地進行調查研究,搞清是哪些學生在抱怨、抱怨什么,主動把握有關方面的情況。
(2)調查分析原因,不要冤枉學生
首先,班主任應從主觀上找原因,有沒有可能是因為自己工作上的失誤造成學生某些方面的困難,從而引起學生的不滿。
其次,班主任應從客觀上找原因。如果學生對學校的規章制度不理解、對學校活動的意圖不明確,則會對班主任產生不滿情緒;總而言之,學生產生不滿情緒的原因有很多,調查分析原因才能避免冤枉學生。
(3)及時采取措施,不要延誤戰機
對于學生的不滿情緒,班主任只有及時采取措施加以解決,才能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情緒,并以積極的態度的嶄新的精神面貌努力完成學業任務和份內的班級事務。
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多數情況是融洽和諧的,但也不乏頂撞現象的發生,一旦處理不當往往會對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產生蠶食性破壞。
(二)班主任對于學生的頂撞應根據不同情況、不同對象,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處理:
(1)如果學生(頂撞者)的意見有可取之處,班主任應當以寬廣的胸懷和誠懇的態度,主動接受其意見,切不可明知自己不對,還裝出一貫正確的樣子,根本不把學生的意見當作一回事。如果學生的意見是錯誤的,班主任也不能因為自己的意見正確就任意地訓斥學生,而應力求使學生認識到錯誤的地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心服口服。
(2)學生頂撞班主任時,往往心情激動,神情緊張,理性失控,因而會出現言辭過激、嗓門過大等現象。對此,班主任應盡最大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緒,始終保持冷靜的態度,仔細分析學生頂撞的原因,選擇適當的時機采取適當的措施,避免矛盾的擴大和發展,變被動為主動。
(3)有的學生性格特征里帶有“脾氣暴、性情急”,對某些自己看不慣或不合適自己意愿的事情常常發牢騷。對此,班主任不要以硬碰硬,而應采取委婉的態度,先表面將他的意見接受過來,然后再把他往正確的方向引導,待他火氣漸熄,再言輕意重地指出他的不對之處。由于這樣類型的學生都心直口快,所以一旦他們明白了事理,也就不會固執己見了。
(4)有些學生因為沒有達到個人目的,就反復刁難班主任,明知自己不對,還要強辭奪理,無理取鬧。對于這樣的學生,班主任不能讓步,而應義正辭嚴地對他進行嚴肅的批評。
(三)組織協調其他教師,協力為學生的心理成長提供一個健康的校園軟環境。
班主任和學生的接觸最多,也最容易和學生建立比較密切的關系。但是其他老師的條件就沒有那么好了。然而,心理健康教育是無時無刻不滲透在教育的每一個環節當中的,所以,這方面的工作也是我們所探討的內容。
由于課時少,和學生相處時間短,任課老師和班級學生之間存在情感上的距離是難免的,有時甚至在掌控課堂紀律等方面都會有難度。實際工作中我們曾經碰到過這樣的例子,任課老師向班主任反映課上不好的情況,班主任認為這是任課老師自己的事情,不予以支持,結果導致矛盾的發生。其實老師之間的最終目的并沒有沖突,只是在過程上沒有達到共識。班主任要做好學生和任課老師之間的橋梁作用:
首先,多向學生宣傳任課老師的長處,樹立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第二,收集學生對教師的意見和要求,向老師作反饋。
班主任的大多數煩惱來自“學生工作中的挫折與沖突”.班主任在找準壓力源后,應主動放松情緒,減輕壓力感,并在提高工作藝術的過程中不斷磨煉意志,增強抗壓性。班主任要注意培養自己的自制性,學會自覺、靈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克服懶惰、恐懼、緊張、憤怒和失望等不良情緒的干擾。班主任只有密切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及時解讀遇到的煩惱曲線,才能真正避免即將到來的職業枯竭!每一份工作都有其所擔負的責任與義務。大多數的人都在從事著平凡的職業,履行平凡的義務。但有句話說得好: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記得感動中國“2005年度人物之王順友的事跡,王順友所做的也無非是盡了一個山村郵遞員應盡的責任與義務。所不同的是他的工作環境要求他也許要用生命來履行這份職責。而他的可貴之處就在于一種幾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的精神。為什么要努力工作。我想除了賺錢生活外,工作還有更重要的意義。班主任的工作是艱辛的,是清貧的,但它也是讓人快樂的。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工作,我想我們將會收獲更多的快樂。傾情于自己工作的人是永遠年輕快樂的
對于處于現代社會中的我們來說,工作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占據著越來越重的份量。可我們中間的許多人,在參加工作多年以后,或者由于生活的壓力而感到疲憊不堪,或者由于個別目標沒有達到而消沉,或者由于不能找到生活的平衡點而抱怨……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們可能是進入了一種慣性模式中。在這種慣性里,我們不快樂,對工作也缺乏激情。因為有一種心理在影響著我們每個人,那便是:工作本身并不重要,而被承認才重要。可現實情況是,并非我們所有的付出都會得到承認。生命是由一些小事情所組成的,那些小事情并沒有獎賞,沒有政府所給的頭銜,沒有學校所給的榮譽學位。因此,我們不快樂。
其實,工作本身應該是重要的,它本身就是一種享受。我們工作,并不僅僅是為了謀生,為了被承認,而是因為我們喜愛工作本身,它是我們的生存方式。如果被承認,我們幸之,我們會有一種成就感,滿足感;如果沒有達到我們所期望的,我們也能夠泰然處之,在心里對自己說,幸好,我還可以工作。倘若每一個人都學會這個喜愛自己的工作的簡單藝術,我們一定會有一個更美、更欣喜的社會。放棄被承認的思想壓力,生活在全然的自由中。全身心投入工作中,這是一種靜心,工作可能會變得更完美,喜悅也將從完美的工作中產生。
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快樂工作,享受工作帶給我們的快樂。
要把快樂工作轉化為工作快樂。快樂工作和工作快樂這兩種情形都是理想狀態,只有在主客觀達到一致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前者是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待工作,這是人在不能改變現實的情況下應取的態度。而后者是對工作意義或成果的深刻感知和認同的心理體驗,在未知情況下常常是經過反復多次才能獲得的一種心理感受。從快樂工作到工作快樂是一種由感性到理性,由自在到自由的升華當了多年的班主任,現在少了當年的各種氣,多的是一份從容,感覺從容真是個好詞,從容可以應對一切,可以有條不紊的做好一切,把班主任工作作為一種快樂來享受,是每個班主任工作者追求的至高境界。
班主任工作做好了,能使人開心、放心、舒心,達到超然物外的忘我境界。除了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外,還應具有班主任必須具備的多重素養。
一、保持樂觀的心態才能成為一個快樂的班主任
二、用智慧拔動愛的心弦,才能成為快樂的班主任
做快樂的班主任,不只是自己快樂而快樂,而是要把對學生的愛融入到快樂中去。愛雖然不是目的,但是一種手段,班主任只有以責任為支點,通過愛的杠桿將信息傳遞給學生,拔動愛的心弦,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這才是一個快樂班主任的工作目的。
三、當好學生健康成長的守護者,才能成為一個快樂的班主任
班主任面對的教育的對象是青少年,他們正處于一生中成長發展的關健時期,特別需要教育和引導,班主任的特殊身份使班主任容易成為青少年學校生活中的主要依靠對象,成為影響學生的”重要他人“做學生學習、生活、心靈的導師,做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引路人,做學生健康成長的守護者。一個快樂的班主任所從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勞動,真情地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和生活世界,讓學生在班級生活中感受到幸福并充滿希望。
簡言之,要想有一個和諧快樂的班集體,首先取決于班主任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好為人師的道德品質,其次是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科學的管理藝術,只有長期堅持不懈地身體力行,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當班主任難,做一個快樂的班主任更難,只有知難而進,才能不負重托,為學生撐開一片自由翱翔的藍天。
舉例說這樣一件事情,在我們班有四個這樣的學生,他們學習沒有一點狀態,對于這樣的學生的教育是頭疼的事情,他們并不影響班級的課堂紀律,但是對學習的認識沒有一點認識。我們作為班主任,過多的辦法就是這樣,把他們提溜的很緊,天天盯梢,不住的提醒批評,又是叫家長的,又是沒好臉,他們能學好嗎?他們緊張都來不及呢,嚇的學生底著頭溜著看你,你想他們能好受嗎?還不時的把人家家長找來,次數多了,家長也無可奈何了,此時你老師還是不放過這個學生,整天歇斯底里的喊著,這樣學生累,家長累,你也累,何苦呢!要不讓學生畫個老師,學生首先會想到老師的臉就是愁眉苦臉的,老氣橫秋的面孔,沒有生氣。
要學會寬容,寬容他們的不會讀書,包容他們的調皮搗蛋,如果你不從內心嫌棄他,他是不會給你增加多少麻煩的,雖說拉平均分,雖說總有任課老師給你告狀,但你要有個度。實在不會寫的,能寫多少是多少,不過不寫不行。就象我們班的,他們不認識字,抄詞還行,那就寫詞,做題就一個也不會了,與其讓他做題,還不如讓他手指課文多讀幾遍,多認識幾個字。寬容對待他們時,他們反而很高興的去讀書,積極地為班里做其他事情,他們的自信又來了。因為寬容,你不再為他的”冥頑不靈“而傷腦筋,我們班主任也就快樂的。
溝通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重要途徑,班主任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對發生在身邊的包括校內、校外的事件,與同學交流看法,通過交流可以與學生之間建立一種相互尊重、信任的關系。與學生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語言交流、書信交流、QQ上交流、E-mail電子郵件交流等等。有了密切交流,肯定會拉近師生關系,我通過和學生一起經營班級博客,給學生了更多的交流空間,把孩子們各種活動的照片傳到博客中,給孩子的成長中留下永久的記憶。現在的孩子們思維活躍,也需要老師的思想更新。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享受學習帶來的樂趣。何樂而不為呢?
如何應對壓力
作為班主任都會有這樣的同感,即責任感與使命感、自信與自卑感、壓力與困惑感等。這些心理感受會依據每個人不同的經歷與學歷、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種因素,賦予自身相應的情緒、情感、動機、目標、態度、行為和結果。好的結果自然會給人一種成功而愉悅的心理體驗,使人更加自信;反之,不好的結果便會給人一種不良的、甚至很糟糕的心理體驗,使人感到自尊心受損而失去自信,壓力與困惑接踵而來。不僅工作的積極性和興趣受到壓抑,其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也會直接受到威脅。我們不應該工作和生活對抗,而是盡力保持平靜的心情。
一,班主任心理健康的標準
1能積極地悅納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確評價、樂于接受并喜歡自己。承認人是有個體差異的,允許自己不如別人。
2有良好的教育認知水平——能面對現實并積極地去適應環境與教育工作要求。例如,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及客觀了解學生的能力;具有獲取信息、適宜地傳遞信息和有效運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創造性地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
3熱愛班主任職業,積極地愛學生——能從愛的教育中獲得自我安慰與自我實現,從有成效的教育教學中得到成就感。
4具有穩定而積極的教育心境——班主任的教育心理環境是否穩定、樂觀、積極,將影響教師整個心理狀態及行為,也關系到教育教學的工作效果。
5能自我控制各種情緒與情感——繁重艱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師有良好的、堅強的意志品質,即教學工積極地悅納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確評價、樂于接受并喜歡自己。承認人是有個體差異的,允許自己不如別人。
6和諧的教育人際關系——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與他人和諧相處,積極態度(如尊重、真誠、羨慕、信任、贊美等)多于消極態度(如畏懼、多疑、嫉妒、憎惡等)。
7能適應和改造教育環境——能適應當前發展、改革與創新的教育環境,為積極改造不良教育環境、提高教學質量獻計獻策。
二,現代班主任心理壓力調節方法
1、換位思考認同法——正確認知壓力,靈活調整自己的心態。例如,當你遇到認為不公平的生活事件或不協調的人際關系、以及不愉快的情感體驗時能換位思考。
2、推移時間遺忘法——有時時間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積極忘記過去的、眼前的不愉快,隨時修正自己的認知觀念。不要讓痛苦的過去牽制住你的未來。
3、順其自然自我解脫法——學會自我放松,在適當的情況下想說便說(找自己信得過的人),想休息便休息(勞逸結合),想娛樂便娛樂(自我發泄)……實在不想做事時可暫時放下,不追求十全十美(追求卓越并非追求完美)。
4、注重過程淡化功利法——建立合理的、客觀的自我期望值。例如,對待學歷、職稱、職務、乃至人生,都應注重努力的過程而淡化結果。需注意兩點:一是你的奮斗目標要合理;二是有時做事可往最壞處著想,向最好處努力。
5、眾人面前理智法——在眾人面前最好多觀察、思考,少盲目表現自己。人人都會有這樣的心理體驗:當自己在眾人面前盲目表現之后,卻后悔自己的言行舉止有損自己的形象而憂心忡忡。
6、更新環境自我調節法——在壓力太大、心情不佳時變換一下環境。例如室外觀景、室內養花、美好事物的想像、恐怖事件的回避(耳不聽、眼不見、心不煩)。
7、音樂與生理保健法——各種聲音通過耳朵被人感受,如他人的贊揚聲、指責聲、議論聲、謾罵聲等都會影響你的心態,因此,你可以多聽一些優美的音樂,以緩解不愉快的心情。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自我保健行為習慣極為重要。同時,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更不容忽視。
8、自信自主激勵法——即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最可以依賴的。每樁偉業都是由信心開始。
下面有一些觀點我十分認同希望可以和大家共勉:
第一,要知道你所遇到的問題、壓力和挫折別人同樣也會遇到,只是時間早晚而已。因此,別人能正視并勇敢面對的事,你如果想做,通過努力你也能做到。就算你沒有成功,至少可以一搏,以防后悔。關鍵在于:機會對人是均等的,只有在準備中等待機會,才能善于抓住機會。所以,自我安慰、自我激勵、自我控制情緒、自我積極心理暗示,挖掘自己的潛能,培養并有效地展示自己的優勢,走出屬于自己的路。
第二,得與失貫穿于人一生之中循環往復,關鍵在于你的態度和價值取向。如果你能把困難和壓力視為成功的前兆,使逆境成為成功的墊腳石,將危機當作機遇的起點,那么,你就能積極看待人生的苦惱。
第三,你在生活中學習使用放松療法調節身心
放松療法(Relaxationtherapy)又稱松弛療法、放松訓練,它是一種通過訓練有意識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降低喚醒水平、改善機體紊亂功能的心理治療方法。實踐表明,心理生理的放松,均有利于身心健康、起到治病的作用。像我國的氣功、印度的瑜珈術、日本的坐禪、德國的自生訓練、美國的漸進松弛訓練、超然沉思等,都是以放松為主要目的的自我控制訓練。
實際上我們在有點時間的時候,進行下面的放松療法,就可以使我們很快的回復精神和體力,就是需要有規律地進行訓練。方法簡單而易學:
(1)安靜舒適的姿勢。
(2)閉目養神。
(3)盡量放松全身肌肉,從腳開始逐漸進行到面部,完全放松。
(4)用鼻呼吸,使能意識到自己的呼吸。當呼氣時默誦”一“……,吸氣時默誦”二“……
(5)持續四分鐘,可以睜開眼睛核對時間,但不能用定時器。結束時首先閉眼而后睜開眼睛,安靜地坐幾分鐘。
(6)不要擔心是否能成功地達到深度的松弛,維持被動姿勢。讓松弛按自己的步調出現。當分心的思想出現時不要理睬它,并繼續背誦”一“.隨后松弛反應將不費力地來到。
進行這種放松治療每天1—2次,不要在飯后兩小時內進行,因消化過程可能干擾預期引起的變化。放松訓練可以廣泛地應用于正常人的保健,消除班主任工作后的緊張,對各種心身疾病(心理生理疾病)與神經癥也有一定療效。
減輕心理壓力十條建議
1.學會放松:放松神經和肌肉,在內心構想美好的畫面。
2.陶冶性情:棋琴書畫、唱歌跳舞、集郵攝影等能陶冶情操。
3.著眼當前:集中精力做好當前的工作,不要花時間追憶過去。
4.堅持運動:生命在于運動,運動使人精力充沛,活力旺盛。
5.盡情發泄:心中的煩惱、憂慮不要積在心中,應設法及時宣泄。
6.勇擔責任:遇到困難不要退縮,不要逃避,知難而進,勇于戰勝它。
7.知足長樂:期望值不要過高,應量力而行,立足現實。
8.調換環境:因環境不適造成心理壓力過大,可及時更換一個新的環境。
9.休假旅游:投入大自然中可忘卻一切不愉快,有助于減輕心理壓力,使人身心愉快。
10.學會幽默:幽默是精神健康的調節劑,學會幽默,以良好的心境應付周圍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