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談:學生怎樣與老師交往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多數同學都有這樣的體會:與哪個老師關系比較融洽,就喜歡上哪門課,哪門成績就好;如果與哪個老師關系不和諧也會殃及那門課,這大概也是愛屋及烏的表現吧。
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里度過的,而與老師的關系又是學習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于是,學會同老師保持友好的相處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該怎樣與老師交往呢?
一、把老師的勞動看做是對自己的付出。老師一心想把所有知識無私地、毫無保留地交給學生,他們只希望學生能夠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看到學生成才、成熟,在知識的高峰上越攀越遠。學生明白了這一點,當然就應該尊重老師,愛戴老師,這是師生和諧相處的基本前提。
二、少給老師添麻煩。上課認真聽講,不破壞紀律,把老師留的作業保質保量地完成是贏得老師好感的關鍵因素。相反,你作業寫得馬虎、潦草,但是讓老師辨認字跡都要費很多功夫,給老師增添了很多額外的工作量,老師怎么會高興,怎么會喜歡你呢?
三、好問的學生最受寵。有不少學生認為,我問的多了,不是給老師添負擔了嗎?這是很錯誤的。老師喜歡好問的學生有兩個理由:首先,好問的學生說明好學,而好學的學生往往成績比較好,這也正是老師所期望的;其次,好問說明你對老師講述的只是感興趣,老師又一種被承認的成就感。其實,老師與學生的感情和友誼就是在問與答的過程中得到健康發展的。
四、正確對待老師的過失,向老師提意見要委婉而又含蓄。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人們會對沒有缺點的人敬而遠之。其實,根本不可能存在沒有缺點的人。老師不是完美的,如果他有的觀點不正確,或誤解了某個同學,甚至有的老師“架子”比較大,或是太嚴厲,這都是可能的。發現老師的不足要持理解態度,向老師提意見語氣要委婉含蓄,時機要適當。比如,老師冤枉了你,就當面和老師爭吵,這樣不但無助于問題的解決,還會惡化師生的關系。暫且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氣和了再找老師單獨談一談,這樣一來,老師不僅不會怪罪你,還會感謝你的寬容和理解。
五、做一個誠實的人。有的同學明知自己錯了,就是死活不認賬,不敢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結果搞得大家都不愉快。在班級的生活中,能夠勇敢地坦蕩地站出來維護真理,也常常會受到老師的特別青睞。
老師天性是喜歡學生的,只要學生做到以上幾點,相信與老師的關系都是可以相處得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