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精細化的探索與實踐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上午好!我叫劉雙雙,來自寧河小學,今天很榮幸能夠站在這里和大家交流。今年是我當班主任的第二年,談不上有什么經驗,只是有一些感受和體會和大家分享。
我今天論壇的題目是《班級管理精細化的探索與實踐》。我個人認為所謂精細化管理,就是人人會管理、處處有管理、事事見管理。通過落實管理責任,變一人操心為大家操心。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管理者和策劃者,所以班主任的工作要從細微處落手,從小事抓起,抓好養成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和風氣。在班級管理中,我力求做到任務個個擔、責任人人負,要求學生將班級中那些簡單、容易做到的事情用心做好。對此,我談談本人一些看法和做法,孤陋寡聞,意在期望能得到更多的指導,使班級管理更加完美:
一、加大情感教育,用關懷滋潤學生的心田。
我個人認為,給我們班主任工作加大難度的往往是那些調皮的學生。但是無論多調皮的學生都有他的有懈可擊之處。對于此類學生如果老師運用“三十六計中”的“攻心為上”,必能奏效。如何攻心,那就需要班主任老師和學生心心相印,坦誠相對了。教師如果對學生懷有誠摯的感情,尊重學生,體貼學生,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教誨!教師切記不可說:“你真討厭!”“我以后不管你了”這樣會嚴重導致學生產生破罐子破摔的言語。我們班的趙達同學是學校體育隊重點培養的苗子,在各種賽事中為學校為班級爭光不少。學習成績也還不錯,但有一段時間其他任課教師一致反映他上課聽講不集中,作業完成潦草,偶有不完成作業的情況。班長也反映趙達同學最近總與其他同學發生口角。對于這件事我并沒有馬上找他談話批評他,我想他最近這段時間學業上的急轉直下一定是有原因的。于是我找體育老師了解了一下他在訓練中的一些情況。原來最近備戰縣運會,對他加大了訓練的強度,孩子每天訓練得很辛苦。天氣一天比一天熱了,往往訓練完再上課就開始犯困,而任課教師一看到他不認真聽講在課上直接批評了他。趙達同學怎么說也算是學校的名人,這挨了批評既折了面子心里又挺委屈。對老師的教育在心里產生了抵觸,課下把火都撒在了同學身上,作業也懶得好好做,開始破罐破摔了。了解到這種情況后首先跟其他任課教師說明情況,然后商討找機會對他多加關心,比如他早晨訓練完走進教室時我遞給他一瓶水,問他累不累,叮囑他中午午休好好睡一覺,告訴他如果上課犯困了可以去洗把臉,這也是一個提神醒腦的好辦法。他漸漸的感受到了老師們對他的關心,對他的理解,對他的支持。從此他擺正了心態,干勁更足了,而且可喜的是他在縣運會的比賽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又一次為校為班贏得了榮譽。俗話說理解萬歲,教師要經常換位思考進入學生的情緒,以學生的眼光去看“他”的世界,以學生的心情去想“他”的心情,以他的思想去推理“他”的一切。教師理解學生關心學生,學生才會信任老師。
二、建立班級激勵機制,培養良好的班風
面對一個新的班級,最重要的是班主任必須要有一個完整的工作思路,你一定要清楚你面對是一群什么樣的孩子?你要帶著他們到哪去?如何帶?第一步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單就管理方法而言,有軟方法與硬方法之分,但如何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什么地方是用“硬”?還是用“軟”?用多少?這是一門耐人尋味的學問。
(一)班級“硬”管理方面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優秀班級是一個有共同奮斗目標的集體,為了實現目標,必須有“硬”性的規章制度,這是集體擁有戰斗力的保證,在制定班級制度時,要注意突出以下幾個方面:
1、組建優秀的班委會,發揮榜樣作用
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應具有濃厚的學習氛圍、強烈的競爭意識、活躍的探究思維。這一切還得靠班級的主人翁——學生!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學生往往要靠班干部起好帶頭作用。因此,對班干部的選擇、培養,以及建立健全的班干部制度都很重要。首先,要通過民主選舉的確定班委成員。其次,要端正學生干部的態度,淡化“官本位”意識。最后,明確職責。班委會設班長以及學習、紀律、生活、體育、文娛5位委員。他們共同努力,幫好一個人,管好一個組,使班集體形成一支稱職、有力的骨干隊伍。班級管理好了,學生干部的自身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我們班的班長就是這樣一點一點鍛煉出來的。有一次德育處緊急召開班主任會議,我晚上了十分鐘的課,當我匆匆忙忙回到班級時,發現班長已組織同學們在有條不紊地學習著。看到這些,我心里真是高興。
2、師生共同制定可行的班規,使班級管理更具精細與科學。
班級制度執行中必須考慮到學生對制度的接受程度。因為我們這些班規很多都是從學生中來再到學生中去的,學生樂于接受。這樣不光讓學生的意志與愿望通過合理渠道得到了滿足,又密切了師生關系。同時,學生愿意為自己的目標負責,所以它能使學生對自己產生約束力,真可謂“一舉數得”.
3、班級管理更要講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二)、班級的“軟”管理
我們在首先強調“硬”管理的同時,也要提出管理的補充作用。
1、要下大力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起班級在學習、品行上奮勇當先的競爭風氣。
一班一品活動是我校長期堅持的教育行為,而我們班的特色活動是剪紙,這個活動的開展為學生們提供了了解剪紙藝術的平臺,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拓展了創造能力,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在學習和紀律方面推行量化評價制度,同時借鑒星洲大道節目中的評選制度,分別評出周、月、學期、年度學習之星和紀律之星。然后進行班級表彰,頒獎儀式搞得盡可能隆重,這樣,學生就會暗暗較勁,“這回沒有得獎,下回我一定要拿,也讓別人羨慕羨慕。”最后更重要的是,發揮主題班會的作用,讓學生能樹立起個人理想,它不一定要如何遠大,而是盡可能成材,最起碼要成人。少講大道理,多講他們身邊的人和事,以此來激勵他們。
2、學會運用賞識教育,運用期望理論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把培優轉差工作擺在重要的位置。對每一個班級來說,后進生是不可避免的。把后進生轉化工作做好了,以保證你的優等生會更突出,你的中等生會更多加入到優等生行列,這是一著有戰略意義的一步棋,一步走對,全局皆活。我班的劉田雪同學,性格內向,表達能力差,學習成績也不好,屬于后三分之一學生。但她卻是一個勤勞善良的女孩,總是默默無聞地主動整理班級物品。我發現之后,在班里對她給與大力表揚,同時把物品管理員的任務交給她。她感受到了老師同學對她的信任和關注,干得更起勁了,參加活動的積極性也高了,從此她的性格也發生了轉變,不再是那個羞澀得不敢直視人眼睛的小姑娘了。各方面的成績也有了明顯的進步。在本學期同學們一致推選她為縣級進步生。現在看她那信心滿滿的樣子,你誰還能認為她是“后三分之一”學生呢?
三、分工精細化,班級建設自主化。
班級工作是瑣碎的,涉及到方方面面,班主任也沒有過多時間做到親力親為,而且教師包辦也無法鍛煉學生的能力。在開學初,我和學生們共同制定了衛生分工細則和室內物品承包責任制,做到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理。比如:室內外衛生打掃的分工,甚至會細致到桌面、窗臺、黑板的清潔工作都指定到人。還有每天自行車擺放、門窗關鎖、日光燈開關、講桌整理、窗簾懸掛、圖書管理等等一系列包干到戶制度,做到了人人都是班級的主人,人人是班級服務者,人人又是管理者,加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而每一次的班級文化建設也都是由學生自行設計、自己布置。如去年的合唱比賽,從選歌到排練都是文藝委員一手操辦;而慶元旦聯歡會,從教室布置到節目安排則是由班長和宣傳委員負責完成。
總之,通過實行精細化管理,班級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大大增強了,班內學生自主參與班級管理的意識與團結協作的意識明顯提高,而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大大提高,班級精神風貌有了明顯的改善。在以后的工作我還將完善這項工作,做好班級的精細化管理。
以上是我在班級精細化管理中的一些粗淺的做法及心得,如有錯誤之處,還希望領導老師們給予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