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在班級管理中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3-21
作為班主任,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基本的規則意識。我們需要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基本規則觀,讓每個學生都知道“我該怎么做”,“我不能這樣做”,從而形成積極向上的學風和班風。我就自己的班級管理談點粗淺的看法:
1、制定規則,重落實。
我們的學生都很聰明,也很會耍小聰明,假如教師的執行力一旦形同虛設的話,他們就會乘虛而入。因此,我對學生從來都是言必行,行必果,“說到做到”讓學生對我的規定不敢懈怠。如早晨進行自主閱讀(進入三年級后我不再要求學生一起晨讀,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自選閱讀內容,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不能隨意地走動和吵鬧,教室必需保持安靜;課前2分鐘的誦讀古詩,人人參與,不能濫竽充數;課堂上專心聽講、積極發言,課后有統計,不能只做“錄音機”、“旁觀者”;作業及時完成和上交,做到天天清(對于作業錯誤需要訂正的學生,我有一本記事本隨時地記下其名字,這樣查起來又方便又簡潔,不必再三地詢問,可以直接找到該學生。)不允許學生存有僥幸心理,隨時隨地地檢查和督促,讓所有學生逐步達到習慣成自然的境界。
2、落實規則,重表揚,以一促全。
在學生明白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的基礎上,執行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困難,畢竟要讓年幼的學生具有很好的自制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于是,激勵和表揚充斥了我的管理工作。當看到學生主動撿起地上的垃圾時,我就表揚他心中有集體,是個愛勞動的好孩子;當看到膽小的學生主動發言時,我馬上肯定他的進步,夸他是個有上進心的孩子;當好動的學生認真地聽完一節課時,我摸著他的頭說“我就知道你行的”;當學生終于有一次作業全對時,我夸贊他著那時個認真的孩子。……相對來說,學生喜歡表揚,喜歡得到老師的肯定,也許只是一次不經意地表揚,卻可以讓學生激動良久,從而有了積極向上的動力,同時也可以讓一些原本有點想自暴自棄的學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有了上進的信心。肯定并認可他們的閃光點,使他們具有上進的動力是激勵和表揚的目的。當然表揚也不能泛濫成災,要適可而止。
3、樹立榜樣,貴堅持。
身邊的好榜樣往往能激起學生的競爭意識,產生一股不服輸的勁兒,而且身邊的榜樣也讓學生覺得這樣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努力一把就能達成。我要求學生自己在班里找一個追趕的對象(這個追趕的對象與自己相比不要太遠,應該是與自己不相上下的同學。)自己制定計劃如何來超越他。目標不要定得太高,應該是自己努力一把可以做到的。當學生真的達成目標時,便告訴他要堅持,就如毛澤東說的那樣“做一件好事是容易的,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而“努力一次也是容易的,難的是一直努力。”“榜樣+堅持”讓學生不再恣意地學習和生活,各項規則也就在班中蔓延開來,逐漸形成了具有良好習慣的班集體。
制定規則是容易的,但要真正地落實規則成為一種風氣則需要長期的堅持,其中也必定有反復的出現。于是,我經常要學生問自己這樣一句話——“今天我做到了,明天我還能繼續堅持嗎?”我想,假如學生真的能一板一眼地去做的話,那么讓規則成為習慣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