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耐心傾聽學生的心聲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班主任要耐心傾聽學生的心聲
作為班主任,與學生學習生活在一起,這是一種緣分。老師不僅要給學生講課,做思想工作,更應該耐心傾聽學生的心聲。這是班主任師德修養水平的體現。
一、走進學生的生活,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贏得學生的信任,使學生愿意為教師打開心扉。這是教師傾聽學生心聲的必要條件。
班主任可以利用家訪,到住宿生宿舍看望學生,與學生同行交談,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拉家常等多種形式接近學生,走進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心靈。當師生之間成為一種平等、和諧的關系時,學生就會愿意與老師交流,老師也會及時傾聽到學生的心聲。
二 、耐心傾聽學生提出的每一個疑難問題。
在課堂、自習輔導、課余時間當中,經常出現學生向老師提出自己未弄明白的問題。這時,教師不要性急,耐心傾聽學生不懂的地方,了解清楚后再給于細致解答。切忌用:“恁么簡單的問題都不懂?” 這樣的語言來堵學生。應該知道,簡單與復雜是相對的,不會時覺得復雜,會了就覺得簡單。同時,老師覺得簡單的問題,學生不一定就會。不論學生提出簡單問題還是復雜問題,老師都要心平氣和的耐心傾聽。應該了解這樣一個基本事實,當學生向老師提出疑難,老師能認真傾聽并給予解答時,就會鼓勵學生不斷提出問題,把心中的疑難問題傾訴給老師。而當老師有一次表現出不耐煩時,就會挫傷學生提問題的熱情。
三、耐心傾聽學生的不同見解。
對于學習中某一個問題的理解,存在著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模糊到清晰的過程,對于見多識廣,經驗豐富的教師也不例外。同時,對于同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理解,提出不同的思路。由于思維定勢的影響,教師往往不可能把各種情況考慮周全。但學生人多眼稠,加上思維靈活,就會提出與老師不同的見解。在這種情況下,老師應該給學生留有發表不同見解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的靈感及時轉化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學生的見解正確時,老師應主動肯定學生的正確見解。如果老師發現自己錯了,應主動向學生認錯。這樣做不僅不會降低自己的威信,而且能提高教師堅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科學精神這一人格力量。從學生的不同見解中,老師會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教益。我們常說的教學相長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人的成長是在不斷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歷程中走過來的。老師也不例外,因為老師的教學生涯與學生相伴,所以老師的人生之路由學生鋪就。
四、耐心傾聽學生對解決問題提出的辦法,集思廣益,用教師的民主作風培養具有民主精神的學生。
作為班主任,班級管理頭緒多,事務雜,從紀律、衛生、勞動到各科學習、各項政治活動,等等。僅靠班主任一人是難以完成的。學生中有很大的熱情和創造性。班主任應以民主的工作作風,和學生商量完成各項任務的辦法,集思廣益,使學生覺得自己是班級中的一員,是班級的主人,每一個任務都有自己的一份,使大家滿腔熱情的積極投入活動之中。用班主任的民主作風培養具有民主精神的一代新人。
五、傾聽犯有錯誤的學生的心聲,實事求是地處理各種矛盾和糾紛,使班級成為學生平等相處,團結協作,共同進步的良好集體。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犯有不同程度的錯誤,學生之間存在矛盾和糾紛是正常現象。遇到此類問題時,老師應該注意耐心傾聽犯有錯誤的學生的心聲,讓學生申述理由和原因,不能使用“你撒謊!”“胡說!”等言辭打斷學生,要讓學生把話說完。要堅持實事求是,不無限上綱,不小題大做。學生犯了錯誤,認識了,改了就好,達到教育的目的就行了。
對于學生之間的矛盾和糾紛,老師應正確予以疏導,注意傾聽雙方的申述,不能只聽一邊就主觀武斷下結論。不輕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不使用“你在狡辯”這樣的字眼。力爭盡快化解各種矛盾和糾紛,營造平等相處,團結協作,共同進步的班集體。
耐心傾聽學生的心聲是班主任的師德修養水平的體現,是教師幸福人生的一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