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任課教師都凝聚成一個集體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將任課教師都凝聚成一個集體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不能單打獨斗,一定要發揮集體的力量。我認為班主任要打造三個集體,即班集體、班級家長集體、班級任課教師集體。
現在有些學校提出班級組的管理模式,我很贊同。因為班級組的提法是從行政管理層面為班主任打造班級教師集體提供了有力支撐。班主任是班級組的組長,是班級組的“頭”,班級任課老師都是班級組的組員。但行政的規定還代替不了具體的工作。在實踐中,有不少老師認為,班級管理是班主任的事,不愿管;現在學生也難教,不會管;加上少數學生、學生家長蠻橫,不敢管。任課老師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往往被削弱。而發揮任課老師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不僅可以密切同事關系、師生關系,而且可以將班級建設的目標通過任課老師,傳輸到學生中間,增強師生互動,形成教育合力,促進班集體建設。
為此,班主任一定要以事業為重,積極主動、真心實意與任課老師商量班級事宜,形成共識,通過彼此共同的努力,引領班級發展。
一、經常會商研究,把握一手信息。
班主任應經常與任課教師分析研究班級情況。研究的形式有:
1、定期會議。研究班級傾向性問題或對特殊學生進行“會診”。在定期開會時,班主任應事先通知。選好時間,使任課老師有時間出席。如個別任課老師有事不能出席時,班主任可請有關老師填寫班級情況交流表。在會后將會議形成的決議告知缺席的老師,并征求他的意見。定期會議有備而來,效果是相當好的。
2、書面交流。在實際工作中,大家都相當忙,我認為還可通過書面征詢班級情況。書面征詢時既要了解存在問題,也要了解學生優點。任課老師的觀察點比較多,也更真實。大家匯集的書面意見,有助于班主任思考、分析。
3、個別交談。班主任應主動與主要學科和班級學生的薄弱學科的老師多溝通。特別是薄弱學科,一定要與任課老師多交流。當然在與老師交流的同時,也要聽取學生的意見。
二、介紹任課老師,營造良好氛圍。
在接手新班的第一次見面課上,班主任既要做好自我介紹。也要對本班的任課老師進行介紹。介紹時語言要幽默,舉例要生動。比如介紹每位老師的特點、喜好、上課風格甚至往屆學生給他起的善意的綽號等等。讓學生在笑聲中對老師產生親切感,期待與老師的會面。
在緊接著的教師節活動時,班主任要指導學生為任課老師獻上一束鮮花,并根據任課老師的特點,“暗示”學生邀請任課老師表演節目。
三、加強師生溝通,起到橋梁作用。
在班級中,由于班主任的工作角色,班主任的話更容易為學生為尊重。而任課老師在與學生的溝通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在剛接班的師生磨合期,班主任要格外加強與課任老師的聯系,因為這是師生容易發生沖突的時間。學生也許會不適應某位老師的教學風格,而老師也許會認為某些學生的作業習慣不好。因此,班主任要積極發揮“橋梁”作用。班主任應指導學生應盡快適應老師的教學風格,同時也可組織學生把自己在每門學科中遇到的問題擬出,交給任課老師以作教學參考。班主任的真誠付出,不僅會得到學生的信賴,而會得到任課老師的支持,調動任課老師參與班級工作的熱情。
四、形成四愛共識,關注全體學生
在工作中,班主任還應該根據班級情況,建立任課老師與特殊學生的聯系制度,關注全體學生發展,把工作落到實處。在工作中形成“四愛”的共識:
1、疼愛生活困難生。現在生活困難生和以前比,是有所增加的。對這些困難生,除為他們申請學校的補助外,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可商量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予補助。這種補助應悄悄進行。學生是懂得感恩的,效果也是明顯的。當然更重要的是給予精神上的鼓勵。
2、偏愛學習困難生。任課老師可分別擔任班上學習困難生的導師,一對一幫助,一幫一輔導。
3、博愛表現中等生。對中等生給予更多關注的目光,任課老師可分別與中等生建立聯系。做到多一點問候、多一點溝通、多一點鼓勵、多一點關愛。
4、嚴愛資質優秀生。資優生因為成績好,往往會得到任課老師的偏愛。我們應統一認識。對資優學生應嚴格要求,同時應給他們更多的發展空間,提出更高的發展目標。如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各類競賽培訓,鼓勵他們幫助學困生。而這都需要任課老師給與更多的幫助與提醒。
五、學習同事長處,開展共同行動
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長處。班主任要注意觀察,并提議將一些好的做法變成本班任課老師的共同行動。如有老師喜歡送些小禮物給考試中成績進步大的學生,以資鼓勵。這可以發展為本班任課教師共同簽名獎勵的做法。如有些老師喜歡寫詩夸學生,我們可請他寫詩,在班級活動時,全體任課老師一起朗誦。
班主任與任課老師加強溝通交流,形成工作共識,全力進行落實,一定能達成共同建設優秀班集體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