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查字典 > 班主任網 > 優秀生培育 > 優秀生更容易疲憊
優秀生更容易疲憊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 發布時間: 2017-04-28
優秀生更容易疲憊
案例:小偉,武昌某高中高二學生,老師眼里的好學生,父母眼里的乖孩子。但是他自己卻一直都不能開心,他說,成績雖然優異,但上了高中,壓力好大。“父母的期望不能辜負,老師的耳提面命令我招架不住,同學們也在明里暗里和我較勁。”小偉不想去學校上課,只想一個人在一間房間里單獨待一段時間,哭也好,思考也好,就是不想和人交談。
他這樣算是心理疾病嗎?發展下去會有什么危害?
武漢心理醫院李小龍醫師:好孩子的壓力更多地來自父母和老師的高期望。小偉就是屬于同學中的“精英分子”,他不容易得到大多數同學的情感支持,他唯一的應對方法就是把自己關在房間里,逃離外界的壓力。這樣下去很大的可能是形成孤僻的性格,與他人難以相處,難以適應新的生活,小偉就是比較典型的對周圍環境的“心理疲勞”。
產生心理疲勞從根本上說,是受到人的體力、智力、情緒三種節律運動規律的制約。當三種節律出現運動低谷時,人就產生生理或心理上的疲勞。三者任何一個原因都可以產生心理疲勞。發現孩子經常處于“疲勞”狀態時,應采取合適對策及時幫孩子消除。
做父母的首先要減輕精神壓力,對孩子要有個全面的了解和正確的估計。教育孩子正確對待社會輿論,提高自我心理調節能力,引導孩子將個人理想同社會需要結合起來,跳出自我設計的小圈子,培養對社會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正確對待升學、社會輿論、個人的成敗、榮辱,從而提高自我心理的調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