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生”因何離家出走
來源:查字典班主任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7-04-28
“優(yōu)秀生”因何離家出走
典型案例:
高三的小婷離家出走了。一個大家公認的優(yōu)秀生、乖乖女,怎么會突然做出這樣出格的事?
平日里,小婷的父母對她要求就很嚴格,學習成績永遠不能掉出全班前五名。爸爸做生意常年在外奔波,為了照顧女兒,媽媽很早就不工作了。小婷進入高三,爸爸偶爾回家見她面色蒼白、憂心忡忡,也只是買來些提神益腦的保健品。
小婷曾對是她好朋友的同桌說:“我爸媽對我非常關心,平時從不讓我做家務。可他們對我的學習成績有量化標準,為了不讓他們失望,我每天只有提心吊膽地好好學習。”
在最近一次大考中,小婷的考試成績排到全年級第13名,這在別人認為很不錯的成績,她自己心里卻接受不了,回到家后就發(fā)脾氣、砸東西,接下來的日子里是吃不好也睡不香,一天天消瘦下去。當媽媽連珠炮似的質(zhì)問小婷,為何成績下滑這么多時,她終于忍無可忍,和媽媽大吵一架后就離家出走了……
心理分析:
像小婷這樣的“優(yōu)秀生”,自尊心都極強,一旦學習上搶不上“尖”,便感到無法承受。他們過于理性,過早地成人化,生活中只以尋求超過他人為唯一目的。而其他青少年時期應有的課余興趣,甚至任性等非智力、非理性因素都沒有得到正常的發(fā)展。他們的家長恰恰關注的也只有孩子的成績,與孩子很少有心靈的溝通,對孩子綜合能力以及良好性格的培養(yǎng)更是少有關注。
解決方案:
首先,釋放壓抑,主動溝通。父母不停地發(fā)問,說明小婷沒能給予他們足夠的信息。在高三緊張的復習中,小婷應該敞開心扉將煩惱告訴父母或所親近的老師。作為長輩,他們有較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有助于幫她打開癥結。
其次,小婷應多和同學交流學習方法和心得,談談自己的理想,同學的一席話可能會使她茅塞頓開,豁然開朗。
此外,小婷還要學會多種途徑表達愛。由于害怕父母的愛,她甚至也犧牲了自己表達愛的方式,最后簡單到以考試成績作為最高回饋。學習通過多種途徑表達對父母的愛,也就是在給自己減壓。
進入青春期后,孩子會越來越表現(xiàn)出對家長的“叛逆”心理,而許多家長對青春期孩子的這個特點認識不足,除了對孩子無休止地提出學習上的要求之外,很少去關心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和心理需要。因此,家長在關注孩子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的同時,更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發(fā)展,特別是在緊張的高三備考階段。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有較嚴重的心理問題,應及時帶孩子到心理咨詢中心診治,從而保證使孩子在高考中發(fā)揮應有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