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訪談:接待奧運貴賓
來源:查字典奧運會網 發布時間: 2016-07-05
留英訪談:接待奧運貴賓 盧婧怡:學會展一定要來倫敦
在倫敦奧運會期間,除了數千名志愿者為廣大觀眾服務,還有一些接待各國貴賓的工作人員。四川女孩盧婧怡作為官方贊助商之一的接待團隊成員,在奧運期間接待了包括臺灣商界、學界人士在內的貴賓,并陪同他們觀看了開幕式、閉幕式以及十余場比賽。
盧婧怡正在威斯敏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攻讀會展管理碩士(MA Events and Conference Management)。
小盧告訴我,去年9月剛開始在倫敦讀碩士,10月份,奧運官方接待公司之一就到學校來做展示活動,面向旅游、酒店管理、會展管理類專業的學生招收奧運期間的工作人員。
這個機會非常吸引盧婧怡,她就開始在網上填寫報名表,經過幾輪面試的考驗之后,幸運地被錄用。
她介紹,從去年11月開始到倫敦奧運開始之前,所有的工作人員每個星期都要接受一天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奧運的基本知識,所有場館的相關信息,倫敦各大景點的歷史背景等等。
小盧回憶,培訓期間有一項作業叫視頻挑戰,每個人都要拍攝自己介紹倫敦景點的視頻,整個團隊一起觀摩,大家互相提意見和建議,共同進步。
工作內容
倫敦奧運開始前幾天,貴賓們陸續抵達,小盧需要到機場迎接訪問團,然后乘坐專車帶他們來到自身團隊駐扎的酒店,再根據安排好的行程陪同他們去看比賽。
盧婧怡說,10人以上的大團,每個團就需要兩位接待人員,而10人以下的小團,就安排一位接待人員陪同。
她告訴我,客人的奧運日程安排通常比較滿,有時候要在一天之內先后到3個場館看3場比賽。
由于客人在看比賽中途可能有喝水等需求,所以接待人員必須陪同客人看完每一場比賽,小盧說。
在奧運期間,盧婧怡一共接待了4個團,共80多位客人。
這些客人中包括一些重要人物,比如臺灣卸任副總統蕭萬長、諾貝爾獎獲得者、前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宏基集團創始人施振榮夫婦等等。
不分你我
小盧感到,這些重要客人都對奧運充滿熱情,并且非常喜歡所看的比賽,現場氣氛都相當好。
我陪同他們看比賽感同身受的是,雖然可能有自己喜歡的代表隊出場,但是大家都為所有的運動員加油,就好像在奧運場上不分你我,無論輸贏,大家都熱情鼓掌,她說。
那么,在工作期間有沒有遇到過什么需要緊急處理的突發情況?
盧婧怡表示,在看比賽期間沒有遇到過突發情況,但是比賽結束后集合的時候出現過人員丟失的狀況。
為了不耽誤行程,小盧和另一位接待人員就兵分兩路,一個人帶大隊人馬去下一個比賽場館,另一個人留下來聯系丟失的客人,找到他們之后再繼續行程。
客人也比較滿意,因為沒有讓他們等;對走失的客人,我們也會告訴他們,這是一個團隊,希望下次不要出現同樣的情況,小盧解釋。
除了看奧運比賽,盧婧怡還陪同客人們參觀了倫敦的一些景點,包括倫敦眼(London Eye)、塔橋(Tower Bridge)等等。
倫敦優勢
整個倫敦奧運期間,盧婧怡共陪同客人觀看了開幕式、閉幕式以及17場不同項目的比賽,收獲頗豐。
為奧運服務的收獲非常大,親臨了那么多奧運賽事,對于學會展管理的我來說特別重要,因為我看到了不同場館的運作乃至整個奧運運作的很大一部分,她高興地說。
同時,小盧還學到了如何接待重要客人,從幕前和幕后的角度都體驗到了倫敦奧運會,相當有趣。
特別是,我觀看了奧運開幕式和閉幕式,如果不是做這份工作,是不可能有這種機會的,她強調。
在奧運期間的工作經歷愈加使盧婧怡認為,想要讀會展或者活動管理類專業的同學們一定要來倫敦讀。
盧婧怡說:倫敦舉行各種活動,有很多機會親眼看到或者參與其中,這對這個專業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能夠從中學到很多東西,對將來找工作也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