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在第13個字的詩句
黍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今朝偶上慈恩塔,北望茫茫禾黍秋。 -- 出自宋·陸游·贈道友
- 吳蠶滿箔含桃熟,壟麥登車搏黍鳴。 -- 出自宋·陸游·閑身
- 榮河溫洛帝王州,七十年來禾黍秋。 -- 出自宋·陸游·北望感懷
- 宮殿犁盡余繚墻,南風遠吹禾黍香。 -- 出自宋·陸游·夜宴即席作
- 雨來一洗肺肝熱,風過遠吹禾黍香。 -- 出自宋·陸游·初秋小雨
- 舍東土瘦多瓦礫,父子勤勞藝黍稷。 -- 出自宋·陸游·飲牛歌
- 綠波畫槳浣花船,清簟疏簾角黍筵。 -- 出自宋·陸游·席上作
- 屈平鄉國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盤。 -- 出自宋·陸游·歸州重五
-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 出自清·曹雪芹·螃蟹詠
- 小橋連驛楊柳晚,廢寺入門禾黍高。 -- 出自唐·溫庭筠·送客偶作
- 登之廟中鬼神格,錫女豐年多黍稌。 -- 出自宋·蘇轍·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一石鼓
- 形甚樸,聲甚古,一吹寒谷生禾黍。 -- 出自宋·戴復古·烏鹽角行
- 翁攜鎌索嫗攜箕,自向薄田收黍稷。 -- 出自宋·司馬光·道傍田家
- 虛名濫接登龍士,野性寧忘種黍田。 -- 出自唐·錢起·酬考功楊員外見贈佳句(黃卷讀來今已老白頭
- 吾君若問徵君意,自有東臯種黍田。 -- 出自宋·王禹偁·再賦二章一以頌高人之風一以伸俗吏之意之一
- 舉人自代何由得,歸去東臯種黍田。 -- 出自宋·王禹偁·書懷簡孫何丁謂
- 想沈江怨魄歸來,空惆悵、對菰黍。 -- 出自宋·晁補之·消息/永遇樂
- 美人窈窕家南國,可與副笄親黍稷。 -- 出自宋·晁補之·贈段萬頃
- 雞旦之雷雖非時,猶曰其占多黍稷。 -- 出自宋·陳著·前紀時行
- 入梁朝士無多在,誰向秋風詠黍離。 -- 出自宋·寇準·春日長安故苑有懷
- 可羞吾事蚊虻等,坐失先生雞黍期。 -- 出自宋·方岳·呂宗卿以病謝客明日約飯則予行矣詩以代簡
- 繡衣來就論文飲,隨意割雞炊黍。 -- 出自元·白樸·摸魚子 秋仲一日,李具瞻待御偕予過天慶觀
- 季鷹千里莼鱸興,更喜范張雞黍。 -- 出自元·白樸·摸魚子 用前韻送敬之蒲君卜居淮上,敬之自
- 歌殘夜月西風起,吹動一川禾黍。 -- 出自元·白樸·摸魚子 復用前韻
- 誰信騷魂千載后,波底垂涎角黍。 -- 出自宋·劉克莊·賀新郎·深院榴花吐
- 寒風易水已成悲,亡國何人見黍離。 -- 出自宋·楊億·淚二首
- 去隨塞雁銜臣遠,歸值家雞啄黍肥。 -- 出自宋·楊億·弟伋歸寧
- 憶昔開元全盛日,漢苑隋宮已黍離。 -- 出自宋·張舜民·詠長安興廢地
- 行人慵過景陽宮,宮畔離離禾黍風。 -- 出自宋·鄭文寶·讀江總傳
- 棘端造猴巧難學,且赴茅檐雞黍約。 -- 出自宋·劉子翚·再和六四叔所賦十二相屬詩
- 晴村透日桑榆影,曉露濕秋禾黍香。 -- 出自唐·薛能·將赴鎮過太康縣有題
- 西成喜有登年修,況此新晴見黍秋。 -- 出自宋·王珪·依韻和元參政喜雨四首
- 我行自喜有勝事,夾道黃云禾黍秋。 -- 出自宋·張栻·道間晚稻甚盛喜而賦此
- 好風弄袖湖山近,隴畝搖春禾黍香。 -- 出自宋·曹勛·題扇二十四首
- 細聽風合松楠響,應是雨催禾黍秋。 -- 出自宋·趙蕃·仆生平四到月巖寺而不識云洞漫興長句
- 頻年此地幾維舟,愧費主人雞黍留。 -- 出自宋·趙蕃·贈別游子明
- 洪波卷空九土晞,多稼穰穰登黍稷。 -- 出自宋·衛宗武·夏秋積雨歲用大祲長言紀實
- 故人故人來何時,安得勇赴雞黍期。 -- 出自宋·姚勉·謝胡龍溪惠酒材及五德
- 臣民莫廢瓜華敬,今古長悲禾黍秋。 -- 出自宋·馬廷鸞·德壽宮古松太上愛之嘗持御香釃酒祠土神以祈
- 長潸舊國山河淚,細滴孤臣禾黍心。 -- 出自宋·馬廷鸞·苦雨
- 如今多景樓頭酒,免得諸公賦黍離。 -- 出自宋·王奕·題北固亭
- 狐精解唱桂枝香,一曲中洲禾黍黃。 -- 出自宋·黎廷瑞·半山寺謁謝太傅像
- 登臨莫上高層望,怕見故宮禾黍。 -- 出自宋·徐一初·摸魚兒·對茱萸
- 詰朝始趨鳳闕去,此日遂愁雞黍違。 -- 出自唐·王起·和李校書雨中自秘省見訪知早入朝便入集賢不
- 猗那清廟久不作,其末變為王黍離。 -- 出自宋·王炎·地浯溪讀中興碑
- 經過詞客空惆悵,落日寒煙賦黍離。 -- 出自唐·牟融·司馬遷墓
- 人煩馬殆禽獸盡,百里腥膻禾黍稀。 -- 出自唐·鄭嵎·津陽門詩
- 豈知澤畔紉蘭客,來赴城中角黍期。 -- 出自唐·徐鉉·和蕭郎中午日見寄
- 豈知澤畔紉蘭客,來赴城中然黍期。 -- 出自唐·徐鉉·和蕭郎中午日見寄
- 為問人間繁華夢,幾度邯鄲炊黍。 -- 出自元·許有壬·賀新郎 次呂叔泰南城懷古
“黍”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