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在第11個字的詩句
零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碧水驚秋,黃云凝暮,敗葉零亂空階。 -- 出自宋·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 晚香消歇無尋處,花已飄零露已晞。 -- 出自宋·蘇軾·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露香亭
- 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 -- 出自·毛澤東·賀新郎·別友
- 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 出自宋·辛棄疾·玉樓春
- 三年隔闊音塵斷,兩地飄零氣味同。 -- 出自唐·白居易·憶微之
- 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 -- 出自唐·白居易·惜牡丹花二首
- 后來變化三分貴,同輩凋零太半無。 -- 出自唐·白居易·代夢得吟
- 歡娛牢落中心少,親故凋零四面空。 -- 出自唐·白居易·杪秋獨夜
- 莫說離情,但值良宵總淚零。 -- 出自清·納蘭性德·采桑子·海天誰放冰輪滿
-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 -- 出自清·納蘭性德·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 拒霜慘淡數(shù)枝紅,石竹凋零不滿叢。 -- 出自宋·陸游·秋興
- 江湖重復(fù)風(fēng)波惡,齒發(fā)凋零歲月馳。 -- 出自宋·陸游·自詠
- 此身顛仆應(yīng)無日,諸老凋零不計年。 -- 出自宋·陸游·次韻范參政書懷
- 離離井上桐,郁郁墻下桑,零落豈不悲,無奈中夜霜。 -- 出自宋·陸游·歲暮
- 尊中酒滿身強健,未恨飄零過此生。 -- 出自宋·陸游·成都書事
- 關(guān)河悠邈夢魂到,親舊凋零書札存。 -- 出自宋·陸游·白首
- 水初泛溢黏天綠,梅欲飄零特地香。 -- 出自宋·陸游·初春感事
- 菊枝傾倒不成叢,桐葉凋零已半空。 -- 出自宋·陸游·九月晦日作
- 籜龍奮迅風(fēng)雷際,木筆凋零霧雨中。 -- 出自宋·陸游·春晚小飲
- 平生吾子最知心,巴隴飄零歲月侵。 -- 出自宋·陸游·寄王季夷
- 東園三日兩兼風(fēng),桃李飄零掃地空。 -- 出自宋·陸游·山茶一樹自冬至清明後著花不已
- 丈夫無成忽老大,箭羽凋零劍鋒澀。 -- 出自宋·陸游·夏夜不寐有賦
- 讀書眼暗定誰許,憂國涕零空自知。 -- 出自宋·陸游·秋夜登千峰榭待曉
- 子規(guī)獨抱區(qū)區(qū)意,血淚交零曉未休。 -- 出自宋·陸游·三月三十夜聞杜宇
- 無情紅艷年年盛,不恨凋零卻恨開。 -- 出自唐·杜牧·和嚴惲秀才落花
- 黃昏風(fēng)雨打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 -- 出自宋·王安石·殘菊
- 開時慳為渠儂醉,卻恨飄零可若何。 -- 出自宋·楊萬里·海棠四首
- 麴生冷笑仍相勸,惜取殘零覓句須。 -- 出自宋·楊萬里·與長孺共讀東坡詩,前用唐律,後用進退格二
- 春風(fēng)一夜吹林花,南北飄零各星散。 -- 出自宋·楊萬里·寄題劉成功錦里
- 蘇州太守白尚書,酒盞飄零帶疾移。 -- 出自明·唐寅·題畫(十八首)
- 算人只合,人間哀樂,者般零碎。 -- 出自近代·王國維·水龍吟 楊花用章質(zhì)夫蘇子瞻唱和韻
- 關(guān)河歷落三生夢,風(fēng)雪飄零萬死身。 -- 出自宋·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
- 乾坤局促籠中鳥,風(fēng)雪飄零糞上花。 -- 出自宋·文天祥·所懷
- 寒刮肌膚北風(fēng)利,牛馬毛零縮如蝟。 -- 出自宋·文天祥·三拍
- 何須化鶴歸華表,卻數(shù)凋零念越鄉(xiāng)。 -- 出自唐·李紳·新樓詩二十首·靈汜橋
- 老妻稚子且眼前,弟妹飄零不相見。 -- 出自宋·黃庭堅·老杜浣花溪圖引
- 往者托禮同青山,健者漂零不相見。 -- 出自宋·黃庭堅·再用舊韻寄孔毅甫
- 四時驅(qū)迫少須臾,兩鬢飄零成老丑。 -- 出自宋·黃庭堅·還家呈伯氏
- 追思二十年前會,棠棣飄零嘆鄂不。 -- 出自宋·黃庭堅·再和寄藍六
- 蒹葭浩蕩雙蓬鬢,風(fēng)雨飄零一釣蓑。 -- 出自宋·黃庭堅·漁父二首
- 暮帆掛雨,冰岸飛梅,春思零亂。 -- 出自宋·吳文英·倦尋芳·暮帆掛雨
- 春來沒個關(guān)心夢,自懺飄零,不信飄零,請看床頭金字經(jīng)。 -- 出自清·龔自珍·丑奴兒·沉思十五年中事
- 苕苕何處寄相思,玉箸零零腸斷。 -- 出自唐·馮延巳·酒泉子·庭下花飛
- 至音淡薄誰曾賞,古意飄零自可憐。 -- 出自宋·曾鞏·贈彈琴者
- 只被春風(fēng)擺撼多,顏色凋零早。 -- 出自宋·朱敦儒·卜算子·灼灼一枝桃
- 老蔓藏蛇,幽花賤血,壞堞零煙碧。 -- 出自清·鄭燮·念奴嬌 臺城
- 萬事粗疏潦倒,半世棲遲零落,甘受眾人憐。 -- 出自元·元好問·水調(diào)歌頭 史館夜直
- 酒徒飄落風(fēng)前燕,詩社凋零霜后桐。 -- 出自宋·蘇舜欽·滄浪亭懷貫之
- 栽培剪伐須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 出自宋·蘇舜欽·題花山寺壁
- 金前錯落楓猶葉,玉靨飄零菊更花。 -- 出自宋·白玉蟾·攜友生詣桐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