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在第5個字的詩句
隔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枕障薰爐隔繡帷,二年終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應知。 -- 出自唐·張曙·浣溪沙·枕障薰爐隔繡帷
- 采菱人語隔秋煙,波靜如橫練。 -- 出自元·王惲·平湖樂·采菱人語隔秋煙
-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 出自唐·張旭·桃花溪
-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盈盈一水隔,寂寂二更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憶君迢迢隔青天,昔時橫波目,今作流淚泉。 -- 出自唐·李白·長相思二首
- 渺然一水隔,何由稅歸鞅。 -- 出自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 雌雄終不隔。 -- 出自唐·李白·古風其十六
- 云山萬重隔。 -- 出自唐·李白·望夫山
- 風帆茫茫隔河洲。 -- 出自唐·李白·同王昌齡送族弟襄歸桂陽其二
- 云山萬重隔,音信千里絕。 -- 出自唐·李白·姑孰十詠·望夫山
- 一朝語笑隔,萬里歡情分。 -- 出自唐·李白·禪房懷友人岑倫
- 舊賞人雖隔,新知樂未疏。 -- 出自唐·李白·秋日與張少府、楚城韋公藏書高齋作
- 瑤林終自隔風塵,試看披鶴氅,仍是謫仙人。 -- 出自宋·蘇軾·臨江仙·誰道東陽都瘦損
- 梨花寒食隔江路,兩山遙對雙煙鬟。 -- 出自宋·蘇軾·追餞正輔表兄至博羅賦詩為別
- 莫嫌瓊雷隔云海,圣恩尚許遙相望。 -- 出自宋·蘇軾·吾謫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聞
- 山前雨水隔塵凡,山上仙風舞檜杉。 -- 出自宋·蘇軾·風水洞二首和李節推
- 老去仍棲隔海村,夢中時見作詩孫。 -- 出自宋·蘇軾·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
- 山前乳水隔塵凡,山上仙風舞檜杉。 -- 出自宋·蘇軾·風水洞二首和李節推
- 故居劍閣隔錦官,柑果姜蕨交荊菅。 -- 出自宋·蘇軾·戲和正輔一字韻
- 蓬瀛宮闕隔埃氛,帝樂天香似許聞。 -- 出自宋·蘇軾·夜直秘閣呈王敏甫
- 知道文君隔青瑣,梁園賦客敢言才。 -- 出自宋·蘇軾·趙成伯家有姝麗仆忝鄉人不肯開樽徒吟春雪謹
- 黃州小郡隔溪谷,茅屋數家依竹葦。 -- 出自宋·蘇軾·送任伋通判黃州兼寄其兄孜
- 遂恐生死隔,永與云山違。 -- 出自宋·蘇軾·游凈居寺
- 子驥雖形隔,淵明已心詣。 -- 出自宋·蘇軾·和陶桃花源
- 地殊風雨隔,臭味終祖禰。 -- 出自宋·蘇軾·人參
- 誰云生死隔,相見如龔隗。 -- 出自宋·蘇軾·題文與可墨竹
- 咫尺仙都隔塵世,門前車馬任縱橫。 -- 出自宋·蘇軾·瑞金東明觀
- 不恨故園隔,空嗟芳歲徂。 -- 出自宋·蘇軾·中隱堂詩(SS〗并敘)
- 遂恐死生隔,永與云山違。 -- 出自宋·蘇軾·游凈居寺(并敘)
- 誰云死生隔,相見如龔隗。 -- 出自宋·蘇軾·題文與可墨竹(并敘)
- 美人胡為隔秋水,焉得置之貢玉堂。 -- 出自唐·杜甫·寄韓諫議
- 年年霜露隔,不過五湖秋。 -- 出自唐·杜甫·歸雁
- 莫怪恩波隔,乘槎與問津。 -- 出自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 一望幽燕隔,何時郡國開。 -- 出自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
- 向時禮數隔,制作難上請。 -- 出自唐·杜甫·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
- 驥子春猶隔,鶯歌暖正繁。 -- 出自唐·杜甫·憶幼子
- 宮殿青門隔,云山紫邏深。 -- 出自唐·杜甫·送賈閣老出汝州
- 透戶龍香,隔簾鶯語,料得肌如雪。 -- 出自宋·辛棄疾·念奴嬌·洞庭春晚
- 幾年魂夢隔高門,嘆息潭間闕異聞。 -- 出自宋·辛棄疾·和任師見寄之韻
- ]肺腑都無隔,形骸兩不羈。 -- 出自唐·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
- 道路日乖隔,音信日斷絕。 -- 出自唐·白居易·寄微之三首
- 五年生死隔,一夕魂夢通。 -- 出自唐·白居易·夢裴相公
- [相府領鎮隔年,居易方到。 -- 出自唐·白居易·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韻
- 翻嗟寸步隔,卻厭尺書頻。 -- 出自唐·白居易·早春西湖閑游,悵然興懷,憶與微之同賞,因
- 何言千里隔,秋思一時生。 -- 出自唐·白居易·酬夢得秋夕不寐見寄
- 勿言一水隔,便與千里同。 -- 出自唐·白居易·席上答微之
- 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游衍。 -- 出自唐·王維·桃源行
- 星辰七曜隔,河漢九泉開。 -- 出自唐·王維·過始皇墓(時年十五,一作二十一)
- 前后徒言隔,相悲詎幾晨。 -- 出自唐·王維·過沈居士山居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