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在第3個字的詩句
隔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鄧獨自歸 -- 出自唐·李商隱·春雨
- 一去隔絕國,思歸但長嗟。 -- 出自唐·李白·千里思
-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 出自唐·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
-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唐··
-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 出自唐··
- “一別隔千里,榮枯異炎涼。”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但苦隔遠道,無由共銜觴。 -- 出自唐·李白·敘舊贈江陽宰陸調(diào)
- 遠別隔兩河,云山杳千重。 -- 出自唐·李白·魏郡別蘇明府因北游
- 愛子隔東魯。 -- 出自唐·李白·贈武十七諤
- 千春隔流水。 -- 出自唐·李白·古風(fēng)其三十一
- 帝子隔洞庭,青楓滿瀟湘。 -- 出自唐·李白·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
- 陽臺隔楚水。 -- 出自唐·李白·寄遠其六
- 疊嶂隔遙海,當軒寫歸流。 -- 出自唐·李白·與從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 浮云隔兩曜。 -- 出自唐·李白·古風(fēng)其二
- 同州隔秋浦,聞吟猛虎詞。 -- 出自唐·李白·聞謝楊兒吟猛虎詞因此有贈
- 巉巉隔江波,一一問廟吏。 -- 出自宋·蘇軾·巫山
- 潮陽隔云海,歲晚倘見客。 -- 出自宋·蘇軾·和陶雜詩十一首
- 行當隔簾見,花霧輕冪冪為我取黃封,親拆官泥赤。 -- 出自宋·蘇軾·岐亭五首
- 近者隔濤江,遠者天一壁。 -- 出自宋·蘇軾·冬至日贈安節(jié)
- 只許隔墻聞置酒,時因議事得聯(lián)名。 -- 出自宋·蘇軾·次韻劉貢父叔侄扈駕
- 斷橋隔勝踐,脫屨欣小憩。 -- 出自宋·蘇軾·正月二十四日與兒子過賴仙芝王原秀才僧曇穎
- 南山隔秦嶺,千樹龍蛇奔。 -- 出自宋·蘇軾·吊徐德占?并引?
- 何山隔幽谷,去路清且悄。 -- 出自宋·蘇軾·與客游道場何山得鳥字
- 行當隔簾見,花霧輕aa25aa25。 -- 出自宋·蘇軾·岐亭五首(并敘)
- 天臺隔三江,風(fēng)浪無晨暮。 -- 出自唐·杜甫·有懷臺州鄭十八司戶虔
- 雖云隔禮數(shù),不敢墜周旋。 -- 出自唐·杜甫·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 妻孥隔軍壘,撥棄不擬道。 -- 出自唐·杜甫·雨過蘇端
- 隨風(fēng)隔幔小,帶雨傍林微。 -- 出自唐·杜甫·螢火
- 煙波隔。 -- 出自宋·辛棄疾·滿江紅·點火櫻桃
- 青山隔岸。 -- 出自宋·辛棄疾·東坡引·君如梁上燕
- 煙霞隔懸圃,風(fēng)波限瀛州。 -- 出自唐·白居易·效陶潛體詩十六首
- 背燈隔帳不得語,安用暫來還見違。 -- 出自唐·白居易·李夫人
- 蓬蒿隔桑棗,隱映煙火夕。 -- 出自唐·白居易·溪中早春
- 含此隔年恨,發(fā)為中夜吟。 -- 出自唐·白居易·和元九悼往 感舊蚊幬作。
- 鳳池隔絕三千里,蝸舍沉冥十五春。 -- 出自唐·白居易·得潮州楊相公繼之書并詩以此寄之
- 凄凄隔幽顯,冉冉移寒燠。 -- 出自唐·白居易·和夢游春詩一百韻
- 三年隔闊音塵斷,兩地飄零氣味同。 -- 出自唐·白居易·憶微之
- 杭城隔歲轉(zhuǎn)蘇臺,還擁前時五馬回。 -- 出自唐·白居易·赴蘇州至常州答賈舍人
- 似訝隔年齋,如勸迎春醉。 -- 出自唐·白居易·和夢得洛中早春見贈七韻
- 當復(fù)隔山陂。 -- 出自唐·王維·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 時聞隔林犬。 -- 出自唐·王維·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
- 歸夢隔狼河,又被河聲攪碎。 -- 出自清·納蘭性德·如夢令·萬帳穹廬人醉
- 荒雞隔浦聲相續(xù),短燭無風(fēng)焰自搖。 -- 出自宋·陸游·雨夜
- 墟煙隔水霏霏合,籬菊凌霜續(xù)續(xù)開。 -- 出自宋·陸游·吾廬
- 碓聲隔柴門,績火出枳籬。 -- 出自宋·陸游·弊廬
- 人寰隔絕無人到,洞府深沉有路通。 -- 出自宋·陸游·羅山平云闊中閣
- 關(guān)河隔絕初心負,憂患侵尋舊學(xué)衰。 -- 出自宋·陸游·馬上口占
- 梅花隔水香撩客,野鳥穿林語喚人。 -- 出自宋·陸游·二月三日春色粲然步至湖上
- 十里隔天鏡,一庵依翠屏。 -- 出自宋·陸游·簡湖中隱者
- 跡雖隔吳蜀,相憶每慘愴。 -- 出自宋·陸游·登山西望有懷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