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在第6個字的詩句
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料黛眉重鎖隋堤,芳心還動梁苑。 -- 出自宋·盧祖皋·宴清都·初春
- 趙璧為誰點,隋珠枉被彈。 -- 出自唐·李白·送竇司馬貶宜春
- 所重易所輕,隋珠彈飛翼。 -- 出自宋·蘇軾·顏闔
- 周滅秦興至隋氏,十代采詩官不置。 -- 出自唐·白居易·采詩官
- 周禮仍存魯,隋師果禪唐。 -- 出自唐·李商隱·贈送前劉五經映三十四韻
- 自從軒昊到隋唐,幾見中原作戰場! -- 出自宋·陸游·一壺歌
- 楚祠坐秋社,隋寺觀夜場。 -- 出自宋·陸游·山澤
- 趙璧連城價,隋珠照乘明。 -- 出自宋·陸游·書宛陵集後
- 整整復斜斜,隋旗簇晚沙。 -- 出自唐·杜牧·臺城曲二首
- 少年為別日,隋宮楊柳陰。 -- 出自唐·劉禹錫·酬馮十七舍人宿衛贈別五韻
- 泰山呈臘雪,隋柳布新年。 -- 出自唐·劉禹錫·送陸侍御歸淮南使府五韻
- 黃河三月入隋河,河水多時悵望多。 -- 出自宋·歐陽修·送張屯田歸洛歌
- 魏乘珠千顆,隋帆錦萬端。 -- 出自宋·秦觀·觀寶林塔張燈次胡瑗韻
- 有其二,翼馀隋。 -- 出自唐·柳宗元·樂府雜曲·鼓吹鐃歌·晉陽武
- 年柳變池臺,隋堤曲直回。 -- 出自唐·李世民·春池柳
- 鄭公經綸日,隋氏風塵昏。 -- 出自唐·高適·三君詠·魏鄭公(徵)
- 吳山侵越眾,隋柳入唐疏。 -- 出自唐·賈島·送朱可久歸越中
- 黃河春漲入 溝,往意隨波日夜流。 -- 出自宋·蘇轍·送道士楊見素南游
- 灞亭東去徹隋堤,贈別何須醉似泥。 -- 出自唐·司空圖·楊柳枝壽杯詞十八首
- 漢閣歸期闊,隋河去驛長。 -- 出自宋·司馬光·送史館唐祠部江南西路轉運使
- 吳壁評殘筆,隋碑讀漬苔。 -- 出自宋·司馬光·石昌言學士宰中牟日為詩見寄久未之答今冬罷
- 楚國空搖浪,隋堤暗惹塵。 -- 出自唐·杜荀鶴·御溝柳
- 廣陵實佳麗,隋季此為京。 -- 出自唐·權德輿·廣陵詩
- 六朝繁盛至隋唐,才人名士遙相望。 -- 出自宋·王禹偁·送姚著作之任宣城
- 亥市風煙接,隋宮草路深。 -- 出自唐·顧況·歷陽苦雨(一作夜雨)
- 偷尋柳絮思隋岸,誤折蔾光認洛陽。 -- 出自宋·宋祁·看雪
- 兩行綠樹當隋岸,一片春云限楚天。 -- 出自宋·張耒·離宿州后寄兄弟
- 煬皇嗣君位,隋德滋昏幽。 -- 出自唐·元結·閔荒詩
- 禹門辭有燕,隋柳到無蟬。 -- 出自宋·魏野·送三門發運辛寺丞赴闕
- 楚劍期終割,隋珠惜未彈。 -- 出自唐·耿湋·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
- 梁苑千花亂,隋堤一水長。 -- 出自宋·向子諲·南歌子·梁苑千花亂
- 造端良是魏隋間,以至開元遂為瘉。 -- 出自宋·陳普·有感
- 一麾當復泛隋渠,愿君加數為公釀。 -- 出自宋·蔡襄·送石昌言知宿州
- 吳王昔喪元,隋帝又滅祀。 -- 出自唐·儲光羲·貽余處士
- 庾嶺梅先覺,隋堤柳暗驚。 -- 出自唐·鄭谷·咸通十四年府試木向榮(題中用韻)
- 武子窗塵積,隋家苑樹深。 -- 出自宋·楊億·螢
- 翠煙籠,十里隋堤,茫茫飛絮。 -- 出自明·夏完淳·兩同心 有夢
- 甚西風吹綠隋隄衰柳,江山依舊。 -- 出自近代·弘一·秋柳
- 若似黃金貴,隋軍也不留。 -- 出自唐·齊己·江令石
- 錦張客幔從隋去,龜負神書入宋流。 -- 出自宋·王珪·依韻和蔡參政導洛
- 春潭滉漾接隋宮,宮闕連延潭水東。 -- 出自唐·萬齊融·三日綠潭篇
- 彼方彈雀棄隋珠,我自舍魚取熊掌。 -- 出自宋·胡寅·示高臺足庵紹印
- 漁人能說陳隋事,燕子猶尋王謝家。 -- 出自宋·李流謙·金陵二首
- 出從舉子游,隋珠供雀彈。 -- 出自宋·趙蕃·秋夜懷彥博審知
- 漸楚榭寒收,隋苑春寂。 -- 出自宋·陳允平·蘭陵王·古堤直
- 漢量銅花綠,隋鐘火籀凡。 -- 出自宋·陳允平·宛陵道院
- 自晉宋以來,隋唐而下,旁若無人。 -- 出自宋·王奕·八聲甘州·誦公詩
- 黃唐開辟,秦隋爭戰。 -- 出自宋·黎廷瑞·青玉案·巨舟雙櫓鳴鵝鸛
- 密密助堂堂,隋人歌檿桑。 -- 出自唐·段成式·游長安諸寺聯句·宣陽坊靜域寺·三階院聯句
- 吳州林外近,隋苑霧中迷。 -- 出自唐·徐鉉·泰州道中卻寄東京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