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在第2個字的詩句
邦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楚邦有壯士,鄢郢翻掃蕩。 -- 出自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 為邦默自化。 -- 出自唐·李白·贈范金卿其二
- 此邦疑可老,修竹帶泉石。 -- 出自宋·蘇軾·遷居臨皋亭
- 此邦東南會,多士敢題品。 -- 出自宋·蘇軾·監試呈諸試官
- 陋邦何處得此花,無乃好事移西蜀。 -- 出自宋·蘇軾·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
- 大邦安靜治,小院得閑游。 -- 出自宋·蘇軾·虔守霍大夫監郡許朝奉見和此詩復次前韻
- 陋邦真可老,生理亦粗足。 -- 出自宋·蘇軾·次韻高要令劉湜峽山寺見寄
- 陋邦貧且病,數米銖稱炭。 -- 出自宋·蘇軾·和頓教授見寄用除夜韻
- 兩邦旌纛光相照,十畝鋤犁手自親。 -- 出自宋·蘇軾·次韻滕元發許仲途秦少游
- 兩邦山水未凄涼,二老風流總健強。 -- 出自宋·蘇軾·贈張刁二老
- 陋邦一雨何足道,吾君盛德九州普。 -- 出自宋·蘇軾·次韻章傳道喜雨(禱常山而得。)
- 此邦之人,不我肯穀。 -- 出自先秦·詩經·黃鳥
- 此邦之人,不可與明。 -- 出自先秦·詩經·黃鳥
- 此邦之人,不可與處。 -- 出自先秦·詩經·黃鳥
- 周邦咸喜,戎有良翰。 -- 出自先秦·詩經·崧高
- 萬邦之方,下民之王。 -- 出自先秦·詩經·皇矣
- 大邦有子,伣天之妹。 -- 出自先秦·詩經·大明
- 此邦承平日,剽劫吏所羞。 -- 出自唐·杜甫·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
- 萬邦但各業,一物休盡取。 -- 出自唐·杜甫·雷
- 此邦俯要沖,實恐人事稠。 -- 出自唐·杜甫·發秦州(乾元二年,自秦州赴同谷縣紀行)
- 此邦今尚武,何處且依仁。 -- 出自唐·杜甫·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
- 此邦千樹橘,不見比封君。 -- 出自唐·杜甫·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五首
- 此邦劉知道,光焰文章在。 -- 出自宋·辛棄疾·和趙晉臣敷文積翠巖去纇石
- 為邦要持重,死復議消兵。 -- 出自宋·陸游·雨晴
- 興邦在人材,巖穴當物色。 -- 出自宋·陸游·凄凄行
- 一邦盡對江邊像,試比西林總不如。 -- 出自宋·陸游·西林院
- 此邦句律方一新,鳳閣舍人今有樣。 -- 出自宋·陸游·錦亭
- 為邦復多幸,去國殊遷放。 -- 出自唐·張九齡·九月九日登龍山
- 茲邦稱貴近,與世嘗薰赫。 -- 出自唐·張九齡·南陽道中作
- 萬邦入貢九州宅,生人始免生鱗尾。 -- 出自宋·歐陽修·鞏縣初見黃河
- 本邦伊晉,惟時不靖。 -- 出自唐·柳宗元·樂府雜曲·鼓吹鐃歌·靖本邦
- 視邦選侯,以公來尸。 -- 出自唐·韓愈·鄆州谿堂詩
- 是邦誰岳牧,西掖一文星。 -- 出自宋·楊萬里·見潭師劉恭父舍人二首
- 萬邦咸震懾。 -- 出自南北·謝靈運·述祖德詩
- 彼邦君子居,一日可徂遷。 -- 出自唐·王建·送于丹移家洺州
- 建邦臨日域,溫燠御四時。 -- 出自唐·韋應物·送馮著受李廣州署為錄事
- 茲邦實大藩,伐鼓軍樂陳。 -- 出自唐·韋應物·軍中冬燕
- 彼邦本倔強,習俗多驕矜。 -- 出自唐·高適·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
- 此邦雖陋有佳士,勿厭風沙吹茫茫。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答和甫盧泉水三首
- 小邦王事略,蟲鳥聲無人。 -- 出自宋·黃庭堅·留王郎
- 迷邦故令成器晚,不琢元非匠石羞。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李之純少監惠硯
- 此邦淡食愴,儉陋深次骨。 -- 出自宋·黃庭堅·二月二日曉夢會于廬陵西齋作寄陳適用
- 危邦猶勸講,相國校雕刊。 -- 出自宋·黃庭堅·效進士作觀成都石經
- 萬邦之君。 -- 出自先秦·先秦無名·五子歌
- 此邦之人,安公之惠,亦欲公之久于此也。 -- 出自宋·蘇轍·和李誠之待制燕別西湖〈并敘〉
- 小邦近似西山隱,元氣終當北斗斟。 -- 出自宋·蘇轍·次韻劉貢父和韓康公憶其弟持國二首
- 鄰邦谷如土,胡越兩不及。 -- 出自宋·蘇轍·丙戌十月二十三日大雪
- 異邦逢故人,寧復固辭理。 -- 出自宋·蘇轍·次韻侯宣城疊嶂樓雙溪閣長篇
- 鄉邦萬里不能往,妻孥近寄潁川上。 -- 出自宋·蘇轍·三不歸行
- 異邦人苦雨,故國雁啼霜。 -- 出自元·王冕·次韻答樊山 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