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16個字的詩句
道在第一十六個字的詩句
- 我向秦人問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 出自唐·李白·灞陵行送別
- 舊聞靖長官、賀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 -- 出自宋·蘇軾·送喬仝寄賀君六首(并敘)
- 天圣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詣闕進佛道像,直數千萬。 -- 出自宋·蘇軾·送喬仝寄賀君六首(并敘)
- 又有喬仝者,少得大風疾幾死,賀使學道,今年八十,益壯盛。 -- 出自宋·蘇軾·送喬仝寄賀君六首(并敘)
-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 -- 出自宋·李清照·蝶戀花 上巳召親族
- 男兒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饑走荒山道。 -- 出自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
- 傍檐林鳥驚幽夢,極目煙蕪卷燒痕,只道余寒尚如許,不知生意滿乾坤。 -- 出自宋·陸游·春陰
- 茅店得小語,慨然念年兇,不作兒女悲,道義相磨礱。 -- 出自宋·陸游·白干舖別傅用之主簿
- (墟曲中一作:墟曲人)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 出自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 其二
- 世言伯陽,殊不知老;赤松王喬,亦云得道。 -- 出自魏晉·曹操·秋胡行 其二
- 魏絳方和戎,先零正投戈,秦人釋重負,道路聞行歌。 -- 出自宋·蘇轍·送陳侗同年知陜府
- 受盡寒,忍盡饑,未見些子禪,未見些子道。 -- 出自宋·白玉蟾·云游歌
- 憶謝靈運集還故山入石壁中尋曇隆道人有詩一首十一韻。 -- 出自隋·江總·游攝山棲霞寺詩
- 君不見漢家五陵諸少年,白馬驪駒大道邊。 -- 出自宋·宋祁·少年行
- 四禪未到風猶梗,九轉無功火不燒,學道若為調鹿馬,是身不實似芭蕉。 -- 出自宋·張耒·臥病月余呈子由二首
- 夢中綠遍謝家池,夢覺山村雪擁籬,盡道春寒花未在,曉來開到野棠梨。 -- 出自宋·方岳·婺源道中
- 半酣出視駝馬場,五花作隊滿澗岡,但道歡樂殊未央。 -- 出自明·宋濂·題花門將軍游宴圖
- 才高君策追風驃,計急吾陳背水兵,遠道書來如面見。 -- 出自宋·劉克莊·答章林伯
- 病來安健賦詩夸,甲子新移一歲加,吾道所存唯浩氣,世緣何著但空花。 -- 出自宋·蔡襄·和答孫推官入病新起見過錢塘之什二首
- 誰謂雀無角,其如穿屋何?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君不見堯時伯禹作司空,應龍尾畫江道通。 -- 出自宋·吳泳·新江行壽張憲亨泉
- 爭先照眼春無限,索笑關心日幾回,莫道暗香非是雪,許多蜂蝶不知來。 -- 出自宋·曹彥約·再次仁季詠梅韻
- 須知萬物備于我,高下散殊何往而非道。 -- 出自宋·家鉉翁·贈云山逸人劉巨川瞽而談命
- 晚來抱懶炙孤燈,臨水禪樓獨自登,鳥道草深云宛宛,魚湖波定月澄澄。 -- 出自宋·董嗣杲·寓富池雙泉寺三首
- 紛紛世事來無盡,黯黯離魂去不通,直道未能勝社鼠,孤飛徒自嘆冥鴻。 -- 出自唐·徐鉉·寄蘄州高郎中
- 繄予幼不學,乃有東家鄭,一謹御萬邪,道涯自孤泳。 -- 出自宋·方回·題鄭提學孔明敬齋
- 何似廬山東林三大老,生偶同時不同道。 -- 出自宋·方回·送術明居士燕道覺歸東林
- 千年愁氣上青楓,幽蘭無香桂華死,吾道非耶何至此。 -- 出自宋·黃順之·聽悟師彈招隱
- 無用之用不器之器振古成自晚,天臺道人何苦汲汲圖象寄涪翁。 -- 出自宋·劉倓·次韻胡少瀹題梁王山蟠松詩
- 此生蕩漾胡能留,雨腳風塵奚所休,此道滄浪付漚。 -- 出自宋·馬俌·過子美草堂
- 其如轇轕情塵,當遵古佛制,若也沉昏道眼,還待臘八冰。 -- 出自宋·釋可湘·偈頌一百零九首
- 衲僧不肯向省要處受用,甘自區區於道途之上。 -- 出自宋·釋妙倫·偈頌八十五首
- 驀有個漢出來道,長老何太區區,只向道,任是七佛祖師,亦無這個消息。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
- 豈不見山前明覺寺裹有個陳暗黎,解道蘇嚕悉唎悉唎。 -- 出自宋·釋師范·偈頌一百四十一首
- 嚴凈身器也依律而住,虛明神宇也唯道而游。 -- 出自宋·釋正覺·贊法云升律師
- 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墮三惡道。 -- 出自宋·釋宗杲·守凈禪人求贊
- 尀耐深山百舌,也學江南杜宇,聲聲報道不如歸。 -- 出自宋·釋祖欽·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永豐西角綠絲垂,盡日無人可得知,聞道梨園采新曲,長安十樣畫宮眉。 -- 出自宋·王洋·聞秀實歸自臨安有新作戲以小詩寄之四首
- 安得朝家專主孔圣言,盡削異說明大道。 -- 出自宋·楊簡·大哉
- 于斯之時亦浮華而相尚兮,飾翡翠而道德戕。 -- 出自明·葛高行文·撫玉鏡
- 蘭生幽谷兮曄曄其芳,賢人在野兮其道則光。 -- 出自明·朱瞻基·猗蘭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