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在第6個字的詩句
迷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 出自唐·李白·贈孟浩然
- 雁過斜陽,草迷煙渚。如今已是愁無數。 -- 出自宋·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絲
- “閑花半落猶迷蝶,白鳥雙飛不避人。”全詩鑒賞 -- 出自··
- 苦心欲記常迷舊,信指如歸自著痕。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子由彈琴?一作:次韻子由以詩見報編禮
- 其在于今,興迷亂于政。 -- 出自先秦·詩經·抑
- 賤子何人記,迷芳著處家。 -- 出自唐·杜甫·遠游
- 險路應須避,迷途莫共爭。 -- 出自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
- 彼真此假俱迷人,人心惡假貴重真。 -- 出自唐·白居易·古冢狐-戒艷色也
- 覺路隨方樂,迷途到老愁。 -- 出自唐·白居易·重修香山寺畢題二十二韻以紀之
- 覺悟因傍喻,迷執由當局。 -- 出自唐·白居易·和夢游春詩一百韻
- 白楊別屋鬼迷人,空留暗記如蠶紙。 -- 出自唐·李商隱·雜曲歌辭·無愁果有愁曲
- 落花如夢凄迷,麝煙微,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 -- 出自清·納蘭性德·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
- 花徑里、戲捉迷藏,曾惹下蕭蕭井梧葉。 -- 出自清·納蘭性德·琵琶仙 中秋
- 玉鉤斜路近迷樓。 -- 出自清·納蘭性德·浣溪沙 紅橋懷古,和王阮亭韻
- 拔本寧余力,迷途幸識歸。 -- 出自宋·陸游·書感
- 煬帝雷塘土,迷藏有舊樓。 -- 出自唐·杜牧·揚州三首
- 長是因酒沉迷,被花縈絆。 -- 出自宋·柳永·鳳歸云
- 秦山陂下今迷處,苦里宮中漫得名。 -- 出自宋·王安石·玉晨大檜鶴廟古松最為佳樹
- 惜爾懷其寶,迷邦倦客游。 -- 出自唐·孟浩然·送席大
- ④煙暝棲鳥迷,余將歸白社。 -- 出自唐·孟浩然·宴包二融宅①
- 朱門乍入應迷路,玉樹容棲莫揀枝。 -- 出自唐·劉禹錫·和樂天送鶴上裴相公別鶴之作
- 田園松菊今迷路,霄漢鴛鴻久絕群。 -- 出自唐·劉禹錫·酬令狐相公贈別
- 柔桑蔽日柳迷條。 -- 出自宋·歐陽修·浪淘沙·花外倒金翹
- 云含江樹看迷所,目逐歸鴻送不休。 -- 出自宋·歐陽修·南征道寄相送者
-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 出自宋·秦觀·踏莎行·霧失樓臺
- 宰世曰臯伊,迷邦有顏原。 -- 出自宋·晏殊·列子有力命王充論衡有命祿極言必定之致覽之
- 照岸花分彩,迷云雁斷行。 -- 出自唐·李世民·春日望海
- 散岫飄云葉,迷路飛煙鴻。 -- 出自唐·李世民·秋日即目
- 入阱先搖尾,迷津正曝腮。 -- 出自唐·駱賓王·幽縶書情通簡知己
- 帶月凌空易,迷煙逗浦難。 -- 出自唐·駱賓王·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雁
- 秪今何許問迷樓,更有垂楊記御溝。 -- 出自宋·楊萬里·夜過楊州二首
- 真諦成知別,迷心尚有云。 -- 出自唐·元稹·大云寺二十韻
- 行人杖履多迷路,不是書聲何處尋。 -- 出自明·唐寅·山水畫
- 女貞花白草迷離,江南梅雨時。 -- 出自近代·王國維·阮郎歸·女貞花白草迷離
- 綽約衣裳,凄迷香麝,華燈素面光交射。 -- 出自近代·王國維·踏莎行 元夕
- 信步隨芳草,迷途問小童。 -- 出自宋·范成大·寒食郊行書事
- 酒闌畫燭低迷,彩鴛驚起雙棲。 -- 出自宋·晏幾道·清平樂·笙歌宛轉
- 別泉萬馀曲,迷舟獨難行。 -- 出自唐·孟郊·分水嶺別夜示從弟寂
- 誤點能成物,迷真許一時。 -- 出自唐·韋應物·詠徐正字畫青蠅
- 紫煙翠霧空迷茫,颼颼度壑松風長。 -- 出自宋·文天祥·和謝愛山晚吟韻日晚與客散步因誦夕陽雖好不
- 北行近千里,迷復忘西東。 -- 出自宋·文天祥·南華山
- 愚夫禍福自迷惑,魍魎憑何通百靈。 -- 出自唐·李紳·過荊門
- 困坂思回顧,迷邦輒問津。 -- 出自唐·賈島·送令狐绹相公
- 紅芳掩斂將迷蝶,翠蔓飄飖欲掛人。 -- 出自唐·皮日休·奉和魯望薔薇次韻
- 幾回得眼還迷照。 -- 出自宋·黃庭堅·漁家傲·三十年來無孔竅
- 破膽期來復,迷魂想待醒。 -- 出自唐·羅隱·送汝州李中丞十二韻
- 竹迷誰定知迷否,趁取滂沱好雨初。 -- 出自宋·蘇轍·次韻劉貢父西掖種竹
- 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 -- 出自宋·吳文英·祝英臺近 除夜立春
- 風絮晚,醉魂迷。 -- 出自宋·吳文英·醉桃源/阮郎歸
- 波間鏤檻花迷眼,沙際朱橋柳拂人。 -- 出自宋·曾鞏·北池小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