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在第7個字的詩句
迥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天高云去盡,江迥月來遲。”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 出自唐·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 滿目縱觀天際迥,一腔收拾歲寒清。 -- 出自宋·蘇軾·舒嘯亭
- 衣染爐煙金漏迥,茶烹石鼎玉蟾留。 -- 出自宋·蘇軾·宿資福院
- 五更山吐月,窗迥室幽幽。 -- 出自宋·蘇軾·江月五首
- 葉稀風更落,山迥日初沈。 -- 出自唐·杜甫·野望
- 入空才漠漠,灑迥已紛紛。 -- 出自唐·杜甫·喜雨
- 百年地辟柴門迥,五月江深草閣寒。 -- 出自唐·杜甫·嚴公仲夏枉駕草堂,兼攜酒饌,得寒字
- 江喧長少睡,樓迥獨移時。 -- 出自唐·杜甫·垂白(一作白首)
- 登高萬井出,眺迥二流明。 -- 出自唐·王維·曉行巴峽
- 海明三島見,天迥九江分。 -- 出自唐·李商隱·寓懷
- 人閑始遙夜,地迥更清砧。 -- 出自唐·李商隱·搖落
- 曉飲豈知金掌迥,夜吟應訝玉繩低。 -- 出自唐·李商隱·寄令狐學士
- 洲長歸雁下,天迥暮鴉還。 -- 出自宋·陸游·野望
- 庭空臥松影,檐迥送鐸聲。 -- 出自宋·陸游·月夕
- 棧危縈峭壁,橋迥跨奔流。 -- 出自宋·陸游·壬辰十月十三日自閬中還興元游三泉龍門十一
- 登城看烽火,川迥風裂面。 -- 出自宋·陸游·夜讀唐諸人詩多賦烽火者因記在山南時登城觀
- 庭空葉飛秋,村迥鳩喚雨。 -- 出自宋·陸游·晚涼登山亭
- 霜余漢水淺,野迥朔風寒。 -- 出自宋·陸游·旅食
- 地頑壓不穴,天迥老不僵。 -- 出自唐·杜牧·郡齋獨酌 黃州作。
- 江湖潮落高樓迥,河漢秋歸廣殿涼。 -- 出自唐·杜牧·渡吳江
- 槿衰猶強笑,蓮迥卻多情。 -- 出自唐·劉禹錫·酬樂天感秋涼見寄
- 人閑聊載酒,臺迥獨披襟。 -- 出自宋·歐陽修·游彭城公白蓮莊
- 野昏邊氣合,烽迥戍煙通。 -- 出自唐·駱賓王·邊城落日
- 景穆物自欣,磧迥情反愁。 -- 出自宋·楊萬里·正月三日宿范氏莊四首
- 路幽穿竹遠,野迥望云低。 -- 出自唐·元稹·誚盧戡與予數(shù)約游三寺,戡獨沉醉而不行
- 風長笳響咽,川迥騎行疏。 -- 出自唐·李嶠·和周記室從駕曉發(fā)合璧宮
- 庭幽引夕霧,檐迥通晨旭。 -- 出自唐·李嶠·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
- 路遙云共水,砧迥月如霜。 -- 出自唐·劉長卿·酬皇甫侍御見寄,時前相國姑臧公初臨郡
- 日下鳳翔雙闕迥,雪中人去二陵稀。 -- 出自唐·劉長卿·送陸澧倉曹西上
- 山凝翠黛孤峰迥,淮起銀花五兩高。 -- 出自唐·李紳·壽陽罷郡日,有詩十首,與追懷不殊,今編于
- 水寬山遠煙嵐迥,柳岸縈回在碧流。 -- 出自唐·李紳·卻望無錫芙蓉湖
- 烏盈兔缺天涯迥,鶴背松梢拂檻低。 -- 出自唐·李紳·新樓詩二十首·望海亭
- 云散浦間江月迥,日曛洲渚海潮通。 -- 出自唐·李紳·新樓詩二十首·水寺
- 庭空日色靜,樓迥鐘聲遲。 -- 出自宋·黃庭堅·丙寅十四首效韋蘇州
- 空翠染云,楚山迥故人南北。 -- 出自宋·吳文英·蕙蘭芳引
- 疏鐘答響江山迥,啼鳥忘形松竹深。 -- 出自宋·賀鑄·同王克慎宿清涼寺兼示和上人孫安之
- 鐘疏含杳靄,閤迥亙黃昏。 -- 出自唐·司空圖·上陌梯寺懷舊僧二首
- 雨余纖朋偃,野迥斷云低。 -- 出自宋·司馬光·和叔度獨登天臺水亭
- 日長人對直,風迥燕高翻。 -- 出自宋·司馬光·景福東廂詩·即日
- 江清寒照動,山迥野云秋。 -- 出自唐·戴叔倫·李大夫見贈因之有呈
- 登樓望月楚山迥,月到南樓山獨遙。 -- 出自唐·戴叔倫·登樓望月寄鳳翔李少尹
- 泛流張翠幕,拂迥掛紅旌。 -- 出自唐·宋之問·幸岳寺應制
- 沈沈但覺煙村迥。 -- 出自宋·李之儀·漁家傲·洗盡秋容天似瑩
- 天清去鳥滅,浦迥寒沙漲。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晚渡揚子江卻寄江南親故
- 天高氣味爽,野迥襟懷曠。 -- 出自唐·陸龜蒙·記事
- 城閑煙草遍,浦迥雪林分。 -- 出自唐·李端·送雍郢州
- 山高云緒斷,浦迥日波頹。 -- 出自唐·張祜·送沈下賢謫尉南康
- 紅葉閑飄籬落迥,行人遠見草堂開。 -- 出自唐·朱慶馀·題錢宇別墅
- 炊煙一點孤村迥。 -- 出自宋·趙長卿·菩薩蠻·炊煙一點孤村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