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在第4個字的詩句
迥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池空野迥樓閣小,惟有深竹藏狐貍。 -- 出自宋·蘇軾·渚宮
- 世傳王迥子高,與仙人周瑤英游芙蓉城。 -- 出自宋·蘇軾·芙蓉城(并敘)
- 才聞飄迥路,旋見隔重城。 -- 出自唐·李商隱·詠云
- 朝元閣迥羽衣新,首按昭陽第一人。 -- 出自唐·李商隱·華清宮
- 三山誠迥視,九州揚一塵。 -- 出自唐·李商隱·戊辰會靜中出貽同志二十韻
- 旌旗明迥野,冠珮照神仙。 -- 出自唐·杜牧·往年隨故府吳興公夜泊蕪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
- 風(fēng)煙標迥秀,英靈信多美。 -- 出自唐·駱賓王·在江南贈宋五之問
- 宿云低迥蓋,殘月上虛輪。 -- 出自唐·駱賓王·春夜韋明府宅宴得春字
- 素風(fēng)啼迥堞,驚月繞疏枝。 -- 出自唐·駱賓王·秋夜送閻五還潤州
- 蓋陰籠迥樹,陣影抱危城。 -- 出自唐·駱賓王·賦得春云處處生
- 江淮地迥寒無價,宣歙山寒更莫論。 -- 出自宋·楊萬里·明發(fā)周村彎
- 斫營看迥點,對壘重相持。 -- 出自唐·元稹·酬段丞與諸棋流會宿弊居見贈二十四韻
- 八人稱迥拔,兩郡濫相知。 -- 出自唐·元稹·酬翰林白學(xué)士代書一百韻
- 亭亭出迥岫,皎皎映層臺。 -- 出自唐·李嶠·秋山望月酬李騎曹
- 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 -- 出自南北·謝靈運·于南山往北山經(jīng)湖中瞻眺
- 簾烘樓迥月宜人,酒暖香融春有味。 -- 出自宋·周邦彥·玉樓春
- 樓根插迥云,殿翼翔危空。 -- 出自唐·孟郊·登華巖寺樓望終南山贈林校書兄弟
- 天空地迥何處覓,歲計有余心自知。 -- 出自宋·黃庭堅·用幾復(fù)韻題白氏思堂
- 朋分初迥出,勢合復(fù)相收。 -- 出自宋·司馬光·又擊毬
- 落塵歌迥出,激楚袖雙翻。 -- 出自宋·司馬光·登平陸北回瞰陜城奉寄李八太學(xué)士使君二十二
- 鶴高看迥野,蟬遠入中流。 -- 出自唐·司空曙·送魏季羔游長沙覲兄
- 近中秋,迥然玉宇澄鮮。 -- 出自宋·無名氏·多麗·近中秋
- 酒賓臨迥閣,野雀集枯枝。 -- 出自宋·梅堯臣·二十一日雪中赴宿懷鄰幾原甫
- 斗垂天迥。 -- 出自宋·趙長卿·點絳唇·離緒千重
- 江空天迥,夜寒楓落。 -- 出自宋·趙長卿·憶秦娥·寒蕭索
- 都門路迥馬蹄困,奔得歸來醉似泥。 -- 出自宋·陳著·游西湖
- 柴車路迥驂驢蹇,栗塢人稀溜鵲寒。 -- 出自宋·宋祁·有懷謝炳宗先輩
- 春容來迥野,天腳入平蕪。 -- 出自宋·宋祁·登清思堂寫望
- 落霞霏迥宇,升月凈涼疏。 -- 出自宋·宋祁·題承詔亭
- 正宜銜迥隴,強欲蔽層樓。 -- 出自宋·宋祁·晴云
- 春風(fēng)來迥野,曉斗掛空山。 -- 出自宋·宋祁·次劍門
- 火威馳迥野,畏景爍遙途。 -- 出自唐·丘為·省試夏日可畏(一作張籍詩)
- 修篁齊迥檻,列岫限平蕪。 -- 出自唐·李頻·宛陵東峰亭與友人話別
- 山庭迥迥面長川,江樹重重極遠煙。 -- 出自唐·張說·同趙侍御望歸舟
- 帶天澄迥碧,映日動浮光。 -- 出自南北·陰鏗·渡青草湖
- 征人臨迥磧,歸雁別滄州。 -- 出自宋·寇準·塞上
- 地高閣迥宜閑望,望盡云山首懶回。 -- 出自宋·寇準·留題洛北羅漢閣
- 東南地迥宵烽息,西北樓高晚望迷。 -- 出自宋·錢惟演·句
- 江南地迥無塵。 -- 出自元·白樸·清平樂 題闕
- 愛南枝迥絕,暖氣潛通。 -- 出自元·白樸·秋色橫空 詠梅,順天張侯毛氏以太母命題索
- 自然成迥句,底用錦為囊? -- 出自清·乾隆·題惠山園八景 尋詩徑
- 高臺地迥秋先至,古榻僧閑晝亦扃。 -- 出自明·李東陽·西山(三首)
- 天高地迥詩囊小,收拾不多空一來。 -- 出自宋·曾豐·再游登騰王閣
- 見山樓迥倚晴虛,看展終南百幅圖。 -- 出自宋·文同·寄永興吳龍圖給事
- 涼飆襲迥野,飛霜皓盈疇。 -- 出自宋·劉子翚·秋懷
- 停橈眺迥陸,裂蔓登層堙。 -- 出自宋·劉子翚·建康六感·吳
- 觀風(fēng)堂迥暗香飄,卷雨樓前寒翠擁。 -- 出自宋·石孝友·玉樓春
- 風(fēng)韻自迥別。 -- 出自宋·汪元量·暗香·館娃艷骨
- 霽雨天迥。 -- 出自宋·張元干·怨王孫/憶王孫
- 憑高倚迥。 -- 出自元·錢霖·臺城路 次邵復(fù)孺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