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在第3個字的詩句
辨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古人辨淄澠,皎若鶴與鳧。 -- 出自宋·蘇軾·愛玉女洞中水,既致兩瓶,恐後復取而為使者
- 前聞辨陶牧,轉眄拂宜都。 -- 出自唐·杜甫·大歷三年春,城放船出瞿塘峽,久居夔府,將
- 經過辨豐劍,意氣逐吳鉤。 -- 出自唐·杜甫·重送劉十弟判官
- 渾未辨,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 出自宋·辛棄疾·漢宮春 立春
- 在火辨玉性,經霜識松貞。 -- 出自唐·白居易·和思歸樂
- 愿子辨其惑,為予吟此詩。 -- 出自唐·白居易·答四皓廟
- 在火辨良玉,經霜識貞松。 -- 出自唐·白居易·鄭生嘗隱天臺,徵起而仕。今復謝病,隱于此
- 徒學辨是非,只自取辛勤。 -- 出自唐·白居易·朱陳村
- 遙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 出自唐·王維·送李判官赴東江
- 我欲辨其族,衰病空慨然。 -- 出自宋·陸游·郭氏山林十六詠桂壑
- 因而辨名物,甘作老樊遲。 -- 出自宋·陸游·葺圃
- 言下辨曲直,筆端破交爭。 -- 出自唐·劉禹錫·早夏郡中書事
- 高灰辨廩庾,黑土連闉闍。 -- 出自唐·劉禹錫·武陵觀火詩
- 分圻辨風物,入境聞謳謠。 -- 出自唐·劉禹錫·和竇中丞晚入容江作
- 懷鉛辨蟲蠹,染素學鵝毛。 -- 出自唐·劉禹錫·浙西李大夫述夢四十韻,并浙東元相公酬和,
- 兩村辨喬木,五里聞鳴雞。 -- 出自唐·岑參·澧頭送蔣侯
- 無由辨肩頸,有類龜縮殼。 -- 出自宋·歐陽修·汝癭答仲儀
- 不須辨直致湘江,便覺滿窗涼意透。 -- 出自宋·秦觀·墨竹
- 何能辨榮悴,且欲分賢愚。 -- 出自唐·韓愈·長安交游者贈孟郊
- 此一辨香為五老。 -- 出自宋·楊萬里·宿廬山棲賢寺,示如清長老
- 先生辨著錦繡腸,朅來西湖山水鄉。 -- 出自宋·楊萬里·謝譚德稱國正惠詩
- 日夕辨靈藥,空山松桂香。 -- 出自唐·王昌齡·錄自文鏡秘府論
- 自言辨貴骨,謂若識天真。 -- 出自唐·元稹·感夢
- 才能辨別東西位,未解分明管帶身。 -- 出自唐·元稹·哭子十首
- 黑頭辨了人間事,來看凌霜數點紅。 -- 出自宋·姜夔·自題畫像
- 煙樹辨朝色,風湍聞夜流。 -- 出自唐·李隆基·為趙法師別造精院過院賦詩
- 區區辨蟲魚,爾雅細分縷。 -- 出自宋·蘇轍·初發嘉州
- 俯聽辨江聲,卻立睨石壁。 -- 出自宋·蘇轍·和鮮于子駿益昌官舍八詠 巽堂
- 庭梅辨紅萼,垅麥覆黃芽。 -- 出自宋·蘇轍·用林侄韻賦雪
- 草中辨君臣,筆端誅將相。 -- 出自宋·戴復古·杜甫祠
- 藥物辨真偽,方書通古今。 -- 出自宋·戴復古·吾鄉陳萬卿儒者能醫見宜春趙守盛稱其醫藥之
- 服理辨昭昧。 -- 出自南北·鮑照·代陸平原君子有所思行
- 披縢辨蠹冊。 -- 出自南北·沈約·和竟陵王抄書詩
- 肆士辨儀。 -- 出自南北·沈約·侍皇太子釋奠宴詩
- 云根辨毫芒,鳥背臨嵂崒。 -- 出自宋·曾鞏·漢廣亭
- 村煙辨遙林,夜氣齊群峰。 -- 出自明·王微·舟居拈得風字
- 人能辨二物,相與自忘言。 -- 出自宋·司馬光·康定中予過洛橋墩南得詩兩句於今三十二年矣
- 年祥辨日。 -- 出自南北·庾信·周宗廟歌 皇夏
- 貞氣辨仙才。 -- 出自南北·庾信·奉和闡弘二教應詔詩
- 金匱辨星文。 -- 出自南北·庾信·同盧記室從軍詩
- 謀臣辨士神出而鬼沒,口干舌拔眉眼。 -- 出自明·劉基·上云樂
- 斗柄辨宵程,天琛宜晝賞。 -- 出自唐·權德輿·送韋中丞奉使新羅
- 閑教辨藥僮名甲,靜識窺巢鶴姓丁。 -- 出自唐·陸龜蒙·寄懷華陽道士
- 希微辨真語,若授虛皇命。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三宿神景宮
- 何以辨靈應,事須得梯媒。 -- 出自宋·無名氏·靈響詞
- 以耳辨黑白,以目分宮商。 -- 出自宋·梅堯臣·詠懷
- 間以辨謔每絕倒,豈顧明日無晨炊。 -- 出自宋·梅堯臣·醉中留別永叔子履
- 固亦辨殊土,麟鷟唯時堪。 -- 出自宋·梅堯臣·題三教圓通堂
- 雞寧辨其雛,翅擁情欵欵。 -- 出自宋·梅堯臣·鴨雛
- 聚完辨舛經星霜,四百四十飛鳳皇。 -- 出自宋·梅堯臣·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見遺因呈祭酒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