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在第13個字的詩句
辨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有客問洪河,百川灌雨,涇流不辨涯涘。 -- 出自宋·辛棄疾·哨遍 秋水觀
- 怒嗔不復有端緒,讒謗何曾容辨說。 -- 出自宋·陸游·桐江行
- 蒙蒙晚雨暗回塘,遠樹依微不辨行。 -- 出自宋·秦觀·白馬寺晚泊
- 子求問訊維摩詰,分似家風一辨香。 -- 出自宋·楊萬里·贈王婿時可
- 山遙遠樹才成點,浦靜沉碑欲辨文。 -- 出自唐·元稹·渡漢江
- 寒輕夜淺繞回廊,不辨花叢暗辨香。 -- 出自唐·元稹·雜憶五首
- 自非高閑懷素不能此,何必更辨當年誰。 -- 出自宋·黃庭堅·觀王熙叔唐本草書歌
- 公堂坐嘯無留事,清夜登臨誰辨此。 -- 出自宋·賀鑄·南樓歌送武昌慎太守還朝
- 明良際會有如此,而況童角不辨粟與稊。 -- 出自明·劉基·梁甫吟(此詩云"艷妻"、"牝雞",亦為奇后而
- 郊麟作瑞唯逢趾,天馬能行不辨毛。 -- 出自宋·梅堯臣·太師杜相公篇章真草過人遠甚而特獎後進流於
- 一一夜眠頭向南,越鳥心腸誰辨白。 -- 出自宋·梅堯臣·十九日出曹門見手牛拽車
- 是則是教你看家,寧分善惡,不辨高低。 -- 出自元·丘處機·芰荷香 乞食
- 厚誣豈待他人雪,自有堯言與辨明。 -- 出自宋·劉克莊·挽丘大卿二首
- 肯為唐季小家數,須做僧中大辨材。 -- 出自宋·劉克莊·黃寬夫示詩不已自和前二首答之
- 蘇郎不醉常如醉,米老真顛卻辨顛。 -- 出自宋·劉克莊·米元章有帖云老弟山林集多于眉陽集然不襲古
- 更無俗艷能相雜,惟有清香可辨真。 -- 出自宋·鄭獬·雪中梅
- 梅枝堆亞難尋萼,萱草侵凌不辨苗。 -- 出自宋·尤袤·甲午春前得雪
- 魚從丙穴如收得,更與張華細辨鱗。 -- 出自宋·李新·答李丞用其韻
- 通靈妙絕徒夸誕,真跡曾傳可辨明。 -- 出自宋·洪皓·程待制以黃居寀蘆鷺易燕穆之雪滿群山圖次韻
- 白云峰下白云堂,堂上高人一辨香。 -- 出自宋·許及之·被旨祈禱數至天竺珪僧錄法語白云堂詩為賦唐
- 一從敵騎下河南,學得聲容難辨別。 -- 出自宋·游九言·聽鄭三彈雙韻子歌
- 須知不遇非余欲,千載知言有辨奸。 -- 出自宋·魏了翁·次韻樊武仲致政見貽
- 良朋益友肯顧臨,講貫漸摩篤辨。 -- 出自宋·劉學箕·長句簡敬叟季仙兼呈端夫申父晦仲
- 金衣公子經過處,不辨其身只辨音。 -- 出自宋·陳景沂·楊柳
- 千堆戰骨那知主,萬里枯沙不辨春。 -- 出自唐·陳標·飲馬長城窟
- 別山美玉,匠一合成器,乾坤體辨。 -- 出自元·劉志淵·大江東去·別山美玉
- 噓煙吹霧作精變,歷古冥冥無辨理。 -- 出自宋·蔡如松·九侯山神詩
- 短檠相對三百六十夜,高談雄辨磊落沃胸中。 -- 出自宋·陳邦鑰·送考訂朱夫子赴天臺
- 舉世附和莫鉗錘,惟晁公武能辨茲。 -- 出自宋·方回·送醫工郭耕道
- 一麾聊復散馀波,才比淮陰益辨多。 -- 出自宋·傅察·無逸用前韻見謝復次韻三首
- 九峰中隱士一壞,草樹蒼茫誰辨者。 -- 出自宋·黃彥平·二妃廟
- 啞卻我口禿我舌,明眼衲僧難辨別。 -- 出自宋·釋慧性·偈頌一百零一首
- 喬林瑟瑟起陰風,夜色歸山不辨重。 -- 出自宋·釋文珦·晚歸
- 群峰極目高低白,綠竹青松難辨別。 -- 出自宋·釋文準·偈二首
- 滿目紛紛呈瑞雪,填溝塞壑誰辨別。 -- 出自宋·釋咸杰·偈公六十五首
- 喚取機關木人問,觸目菩提誰辨論。 -- 出自宋·釋印肅·頌證道歌·證道歌
- 大道圓明一性通,春夏秋冬誰辨別。 -- 出自宋·釋印肅·頌證道歌·證道歌
- 提輪放線知深淺,把火淺山預辨宜。 -- 出自宋·釋印肅·頌古九十八首
- 洞山活計未全包,太老贊龜罕辨爻。 -- 出自宋·釋印肅·頌古九十八首
- 幾炙孤負一輪光,唯我同輝誰辨別。 -- 出自宋·釋印肅·頌十玄談·回機
- 師曠不聞而其聲自普,離朱不辨而其色非慳。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藏身須要無蹤跡,碧眼胡僧難辨白。 -- 出自宋·釋正覺·偈頌七十八首
- 不知經幾劫塵侵,元本形模莫辨明。 -- 出自宋·釋智朋·古鏡
- 而今要見這老人,剔起眉毛須辨別。 -- 出自宋·釋宗杲·長靈舊和尚贊
- 西郊云起白漫漫,近樹遙峰欲辨難。 -- 出自宋·宋自適·早行
- 初生墻角那輸柳,漸長階前不辨苔。 -- 出自明·王留·長安秋草篇(小引)
- 銀花亂綴難分萼,玉樹交加莫辨條。 -- 出自明·王稚登·雪中梅花
- 經年石瀨常疑雨,每日林香未辨花。 -- 出自明·雪浪法師·秋日過蓀谷訪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