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在第8個(gè)字的詩句
越在第八個(gè)字的詩句
- 小立紅橋柳半垂,越羅裙飏縷金衣。 -- 出自·納蘭性德·山花子·小立紅橋柳半垂
-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 出自·戴叔倫·蘭溪棹歌
-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 出自··
-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 出自唐·李白·子夜四時(shí)歌·夏歌
- 歸來歸去來,宵濟(jì)越洪波。 -- 出自唐·李白·紀(jì)南陵題五松山 (一作南陵五松山感時(shí)贈別
- 東風(fēng)日本至,白雉越裳來。 -- 出自唐·李白·放後遇恩不沾
- 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 出自宋·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 楚人休笑沐猴冠,越俗徒夸翁子賢。 -- 出自宋·蘇軾·臨安三絕 錦溪
- 念茲在茲,此心不越。 -- 出自·毛澤東·四言詩·祭母文
- 洎吾隘世網(wǎng),行邁越瀟湘。 -- 出自唐·杜甫·望岳
- 翻疑柁樓底,晚飯越中行。 -- 出自唐·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
- 繅絲須長不須白,越羅蜀錦金粟尺。 -- 出自唐·杜甫·白絲行
- 高壁抵嶔崟,洪濤越凌亂。 -- 出自唐·杜甫·白沙渡
- 斯文散都邑,高價(jià)越玙璠。 -- 出自唐·杜甫·贈蜀僧閭丘師兄
- 陽關(guān)莫作三疊唱,越女應(yīng)須為我留。 -- 出自宋·辛棄疾·鷓鴣天·夢斷京華故倦游
- 織者何人衣者誰,越溪寒女漢宮姬。 -- 出自唐·白居易·繚綾
- 吳妖小玉飛作煙,越艷西施化為土。 -- 出自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
- 露杖筇竹冷,風(fēng)襟越蕉輕。 -- 出自唐·白居易·秋游原上
- 吳郡兩回逢九月,越州四度見重陽。 -- 出自唐·白居易·九日寄微之
- 仰秣胡駒聽,驚棲越鳥知。 -- 出自唐·白居易·聽蘆管
- 瑤琴愔愔藏楚弄,越羅冷薄金泥重。 -- 出自唐·李商隱·燕臺四首·秋
- 還鄉(xiāng)吳語熟,伏枕越吟悲。 -- 出自宋·陸游·即事
- 世態(tài)秦欺楚,交情越視秦。 -- 出自宋·陸游·書嘆
- 草莽秦馳道,云煙越故城;千年不磨滅,惟有暮山橫。 -- 出自宋·陸游·村舍
- 豈知三十年,竟作越中叟! -- 出自宋·陸游·露坐
- 行歌雖放浪,未至越繩檢。 -- 出自宋·陸游·秋日遣懷
- 幸回蒿里駕,猶作越吟聲。 -- 出自宋·陸游·臥病累日羸甚偶復(fù)小健戲作
- 世事蠻攻觸,人情越事吳。 -- 出自宋·陸游·予以壬戌六月十四日入都門癸亥五月十四日去
- 鷗鷺論交有舊盟,越山勝處著柴荊。 -- 出自宋·陸游·步月
- 我欲觀其人,晨去越河關(guān)。 -- 出自魏晉·陶淵明·擬古 其五
- 商歌如不顧,歸棹越南(氵靈)。 -- 出自唐·杜牧·分司東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劉侍郎大夫恩知上
- 檣似鄧林江拍天,越香巴錦萬千千。 -- 出自唐·杜牧·中丞業(yè)深韜略志在功名再奉長句一篇兼有咨勸
- 芙蓉葉落秋鸞離,越王夜起游天姥。 -- 出自唐·李賀·聽穎師琴歌
- 燕釵玉股照青渠,越王嬌郎小字書。 -- 出自唐·李賀·湖中曲
- 淮蝗蔽天農(nóng)久餓,越卒圍城盜少逸。 -- 出自宋·王安石·和中甫兄春日有感
- 漢庭餞客無佳句,越水歸裝有富貲。 -- 出自宋·王安石·送王大卿致政歸江陵
- 越山長青水長白,越人長家山水國。 -- 出自宋·王安石·登越州城樓
- 江山歷全楚,河洛越成周。 -- 出自唐·孟浩然·送席大
- 將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 出自唐·孟浩然·與崔二十一游鏡湖寄包賀二公
- 八月觀潮罷,三江越海潯。 -- 出自唐·孟浩然·初下浙江舟中口號
- 客中遇知己,無復(fù)越鄉(xiāng)憂。 -- 出自唐·孟浩然·陪張丞相登嵩陽樓
- 清曉因興來,乘流越江峴。 -- 出自唐·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①
- 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 -- 出自唐·張九齡·湞陽峽
- 人非漢使橐,郡是越王臺。 -- 出自唐·張九齡·使至廣州
- 聯(lián)翩俱不定,憐爾越鄉(xiāng)心。 -- 出自唐·張九齡·同綦毋學(xué)士月夜聞雁
- 思擾梁山曲,情遙越鳥枝。 -- 出自唐·張九齡·南還以詩代書贈京師舊僚
- 息陰芳木所,空復(fù)越鄉(xiāng)憂。 -- 出自唐·張九齡·候使登石頭驛樓作
- 吳娃足情言語黠,越客有酒巾冠斜。 -- 出自唐·劉禹錫·樂天寄憶舊游,因作報(bào)白君以答
- 莫怪殷勤悲此曲,越聲長苦已三年。 -- 出自唐·劉禹錫·聞道士彈思?xì)w引
- 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 -- 出自宋·歐陽修·日本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