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在第2個字的詩句
越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吳越王嘗以弓弩射潮頭,與海神戰,自爾水不近城。 -- 出自宋·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 吳越溪山興未窮,又扶衰病過垂虹。 -- 出自宋·蘇軾·與秦太虛參寥會于松江而關彥長徐安中適至分
- 吳越舊邦遺澤在,定應符竹付諸郎。 -- 出自宋·蘇軾·聞錢道士與越守穆父飲酒,送二壺
- 對越在天,駿奔走在廟。 -- 出自先秦·詩經·清廟
- 適越空顛躓,游梁竟慘凄。 -- 出自唐·杜甫·奉贈太常張卿垍二十韻
- 吳越聲邪無法用,莫教偷入管弦中。 -- 出自唐·白居易·寄明州于駙馬使君三絕句
- 杭越風光詩酒主,相看更合與何人。 -- 出自唐·白居易·元微之除浙東觀察使,喜得杭越鄰州,先贈長
- 胡越本一家,禍福環無端,少忍萬事畢,孰為熱與寒? -- 出自宋·陸游·讀何斯舉黃州秋居雜詠次其韻
- 楚越天一涯,書疏何由頻? -- 出自宋·陸游·寄統
- 有越踰千載,何人不宦游? -- 出自宋·陸游·送王龜齡著作赴會稽大宗丞
- 吳越東西州,浙江限其中。 -- 出自宋·陸游·送湯岐公鎮會稽
- 任越水吳山,似屏如障堪游玩。 -- 出自宋·柳永·其二
- 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 -- 出自魏晉·曹操·薤露行
- 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 -- 出自宋·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
- 吳越古今路,滄波朝夕流。 -- 出自唐·劉禹錫·松江送處州奚使君
- 清越敲寒玉,參差疊碧云。 -- 出自唐·劉禹錫·謝柳子厚寄疊石硯
- 吳越分雙鎮,東西接萬艘。 -- 出自唐·劉禹錫·浙西李大夫述夢四十韻,并浙東元相公酬和,
- 吳越東南富百城,路人應羨繡衣榮。 -- 出自宋·歐陽修·送張吉老赴浙憲
- 駱越風俗殊,有疾皆勿藥。 -- 出自宋·秦觀·雷陽書事
- 吳越風流公第一,未輸出簡習家池。 -- 出自宋·秦觀·燕觴亭
- 楚越有鳥甘且腴,嘲嘲自名為鷓鴣。 -- 出自唐·柳宗元·放鷓鴣詞
- 東越高僧還姓湯,幾時瓊佩觸鳴珰。 -- 出自唐·柳宗元·聞徹上人亡寄侍郎楊丈
- 霸越亡吳未害仁,不妨報國并酬身。 -- 出自宋·楊萬里·題吳江三高堂范蠡
- 南越歸人夢海樓,廣陵新月海亭秋。 -- 出自唐·王昌齡·別陶副使歸南海
- 吳越相謀計策多,浣紗神女已相和。 -- 出自唐·魚玄機·浣紗廟
- 不越方丈間,居然云霄遇。 -- 出自唐·顏真卿·題杼山癸亭得暮字(亭,陸鴻漸所創)
- 吳越主人偏愛重,多應不肯放君閑。 -- 出自唐·張籍·送浙西周判官
- 勁越既成土,強吳亦為墟。 -- 出自唐·孟郊·姑蔑城
- 通越事豈難,渡瀘功未博。 -- 出自唐·劉長卿·奉和李大夫同呂評事太行苦熱行,兼寄院中諸
- 百越今無事,南征欲罷軍。 -- 出自唐·劉長卿·夏口送長寧楊明府歸荊南,因寄幕府諸公
- 干越知何處,云山只向東。 -- 出自唐·劉長卿·送李侍御貶鄱陽
- 適越雖有以,出關終耿然。 -- 出自唐·高適·秦中送李九赴越
- 吳越郡異鄉,嬰童及為玩。 -- 出自唐·李紳·泛五湖
- 在越居何寺,東南水路歸。 -- 出自唐·賈島·送去華法師
- 適越游吳一散仙,銀瓶玉柄兩翛然。 -- 出自唐·皮日休·醉中即席贈潤卿博士
- 南越貢珠璣,西蜀進羅綺。 -- 出自唐·皮日休·正樂府十篇·賤貢士
- 度越崔張與二班,古風蕭蕭筆追還。 -- 出自宋·黃庭堅·再答明略二首
- 甌越委琴瑟,江湖拱松楸。 -- 出自宋·黃庭堅·和答莘老見贈
- 百越余生聚,三吳遠接連。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廖明略同吳明府白云亭宴集
- 信越功名高似狗,裴王氣力大于牛。 -- 出自唐·羅隱·關亭春望
- 東越秋城夜,西人白發年。 -- 出自唐·張繼·酬李書記校書越城秋夜見贈
- 吳越朝天功在民,當年卿相亦仁人。 -- 出自宋·蘇轍·元絳參政挽詞
- 望越來清淺,吳歈杳靄,江雁初飛。 -- 出自宋·吳文英·八聲甘州·步晴霞倒影
- 自越棹輕飛,秋莼歸后,杞菊荒荊。 -- 出自宋·吳文英·木蘭花慢·酹清杯問水
- 三越豐少姿。 -- 出自南北·鮑照·紹古辭
- 吳越民難處,江淮路不通。 -- 出自元·王冕·對雨 其二
- 古越古為山水府,篁竹菁菁無嘯聚。 -- 出自元·王冕·送吳瑞卿歸武昌
- 吳越東風起,江南路,芳草綠爭春。 -- 出自宋·朱敦儒·風流子·吳越東風起
- 吳越為君土,崤函是我家。 -- 出自宋·司馬光·君倚示詩有歸吳這興為詩三十二韻以贈
- 甌越東南美,田肥果稼饒。 -- 出自宋·司馬光·送元待制出牧福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