裳在第7個字的詩句
裳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夜寒微透薄羅裳,無限思量。 -- 出自宋·秦觀·畫堂春·春情
- 欲尋遺跡強沾裳,本自無生可得亡。 -- 出自宋·蘇軾·吊天竺海月辯師三首
- 茅屋歸元亮,霓裳醉樂天。 -- 出自宋·蘇軾·至真州再和二首
- 東方未晞,顛倒裳衣。 -- 出自先秦·詩經·東方未明
- 尋我草徑微,褰裳蹋寒雨。 -- 出自唐·杜甫·貽阮隱居
- 岸幘頭仍痛,褰裳汗亦流。 -- 出自唐·白居易·早熱
- 枕簟忽凄清,巾裳亦輕健。 -- 出自唐·白居易·新秋喜涼因寄兵部楊侍郎
- 解綬收朝佩,褰裳出野船。 -- 出自唐·白居易·閑居自題戲招宿客
- 搖扇風甚微,褰裳汗霢霂。 -- 出自唐·白居易·香山寺石樓潭夜浴
- 云館接天居,霓裳侍玉除。 -- 出自唐·王維·和尹諫議史館山池
- 娉婷初試藕絲裳。 -- 出自宋·陸游·浣溪沙
- 腰痛今朝愈,褰裳野興長。 -- 出自宋·陸游·明日復得五字
- 算英雄成敗,軒裳得失,難如人意,空喪天真。 -- 出自宋·陸游·洞庭春色/沁園春
- 搖楫橫大江,褰裳躡高樓。 -- 出自宋·陸游·北巖
- 橫策意未饜,褰裳探其源。 -- 出自宋·陸游·龍門洞
- 飯已茶未成,褰裳步山徑。 -- 出自宋·陸游·飯後登東山
- 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 -- 出自魏晉·陶淵明·飲酒 其九
- 驅役無停息,軒裳逝東崖。 -- 出自魏晉·陶淵明·雜詩 其二
- 釋杖聊一愒,褰裳如可涉。 -- 出自宋·王安石·自喻
- 動蓋荷風勁,沾裳菊露濃。 -- 出自宋·王安石·夢長
- 佳人初著薄羅裳。 -- 出自宋·歐陽修·浣溪沙
- 暮寒輕透薄羅裳。 -- 出自宋·秦觀·畫堂春·東風吹柳日初長
- 溪上夜燕侍簪裳,皎如華月墮滄浪。 -- 出自宋·秦觀·陳令舉妙奴詩
- 佳人初試薄羅裳。 -- 出自宋·晏殊·浣溪沙
- 深著紅藍染暑裳,琢成紋玳敵秋霜。 -- 出自宋·楊萬里·石榴
- 昨扇猶午攜,今裳覺晨單。 -- 出自宋·楊萬里·感秋五首
- 花帽銖來重,綃裳水樣秋。 -- 出自宋·楊萬里·觀迎神小兒社
- 細雨初憐濕翠裳,新晴特地試紅妝。 -- 出自宋·楊萬里·寄題喻叔奇國傅郎中園亭二十六詠海棠塢
- 菰月蘋風逗葛裳,出城赴得一番涼。 -- 出自宋·楊萬里·清曉湖上三首
- 天香染就山龍裳,余芬卻染山水鄉。 -- 出自宋·楊萬里·題益公丞相天香堂
- 東郭阿饞馳禓裳,清腹不著煙火香。 -- 出自宋·楊萬里·謝陳希顏惠兔券羓
- 海棠兩岸繡惟裳,是間橫著雙胡床。 -- 出自宋·楊萬里·醉臥海棠圖歌贈陸務觀
- 溪水有請源,蹇裳靡沾濕。 -- 出自唐·王昌齡·小敷谷龍潭祠作
- 按沈氏樂律“霓裳道調”,此乃商調;樂天詩云“散序六闋”,此特兩闋。 -- 出自宋·姜夔·霓裳中序第一·丙午歲
- 朝市有機阱,冠裳或鉗髡。 -- 出自宋·范成大·讀史
- 湘袂朝天紫錦裳,光風微度絳霄香。 -- 出自宋·范成大·次韻漢卿舅臘梅
- 傳呼法部按霓裳,新得承恩別作行。 -- 出自唐·王建·舞曲歌辭·霓裳辭十首
- 中有一人披霓裳,誦經山頂飧瓊漿。 -- 出自唐·劉長卿·望龍山懷道士許法棱
- 鸞殿空留處,霓裳已罷朝。 -- 出自唐·劉長卿·故女道士婉儀太原郭氏挽歌詞
- 詔書征拜脫荷裳,身去東山閉草堂。 -- 出自唐·劉長卿·喜朱拾遺承恩拜命赴任上都
- 虎頭牌子織金裳,北面三年蟻夢長。 -- 出自宋·文天祥·紀事
- 出關愁暮一沾裳,滿野蓬生古戰場。 -- 出自唐·盧綸·與從弟瑾同下第后出關言別
- 短歌宜舞小紅裳。 -- 出自宋·黃庭堅·定風波·歌舞闌珊退晚妝
- 酒闌傳碗舞紅裳。 -- 出自宋·黃庭堅·阮郎歸·黔中桃李可尋芳
-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邊。 -- 出自唐·張繼·江上送客游廬山
- 侯家玉食繡羅裳,彈絲吹竹喧洞房。 -- 出自宋·蘇轍·王詵都尉寶繪堂詞
- 刺口問生事,褰裳觀運斤。 -- 出自宋·蘇轍·龍川道士
- 擁蓮媛三千,羽裳風佩。 -- 出自宋·吳文英·齊天樂·玉皇重賜瑤池宴
- 仆本多悲淚,沾裳不待猿。 -- 出自唐·盧照鄰·同崔錄事哭鄭員外
- 又聞暮思淚沾裳。 -- 出自南北·鮑照·擬行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