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在第12個字的詩句
蟠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坐看驚鳥投霜葉,知有老蛟蟠石甕。 -- 出自宋·蘇軾·同正輔表兄游白水山
- 霜雪回光避錦袖,龍蛇動篋蟠銀鉤。 -- 出自唐·杜甫·寄裴施州(裴冕坐李輔國貶施州刺史)
- 碑高三丈字如斗,負以靈鰲蟠以螭。 -- 出自唐·李商隱·韓碑
- 讀書四更燈欲盡,胸中太華蟠千仞。 -- 出自宋·陸游·讀書
- 遙遙林塔出玉筍,渺渺江路蟠修蛇。 -- 出自宋·陸游·雪歌
- 劍山峨峨插穹蒼,千林萬谷蟠其陽。 -- 出自宋·陸游·丹芝行
- 忽然白晝起雷電,始覺異物蟠奫淪。 -- 出自宋·陸游·夜夢與數(shù)客觀畫有八副龍湫圖持奇客請予作詩
- 聯(lián)翩昏鴉斜著壁,郁屈瘦蛟蟠入紙。 -- 出自宋·陸游·草書歌
- 海山萬峰郁參差,宮殿插水蟠蛟螭。 -- 出自宋·陸游·記九月二十六夜夢
- 商風刮水報西帝,廟前古樹蟠白蛇。 -- 出自唐·溫庭筠·蔣侯神歌
- 雷吼濤驚白石山,石鯨眼裂蟠蛟死。 -- 出自唐·溫庭筠·昆明池水戰(zhàn)詞
- 獨遺無邪四個字,鸞飄鳳泊蟠銀鉤。 -- 出自宋·楊萬里·正月十二日游東坡白鶴峰故居,其北思無邪齋
- 竹嫌磽確老逾瘦,松畏高寒蟠不起。 -- 出自宋·范成大·重游南岳
- 東山西山雙袖舞,中有清宮蟠萬礎。 -- 出自宋·范成大·曦真閣留別方道士賓實
- 蘗膏紫漆自堅栗,下附天蘇蟠石塢。 -- 出自宋·周邦彥·芝術(shù)歌
- 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風霜。 -- 出自宋·黃庭堅·題子瞻枯木
- 器識可同莘野夫,孤高差擬蟠溪叟。 -- 出自元·王冕·題畫梅
- 徂來雪壓蒼松顛,淪膏根柢蟠蜿蜒。 -- 出自宋·賀鑄·寄墨代書贈楊時
- 神鋒悉出羽林仗,繢畫日月蟠龍螭。 -- 出自唐·陸龜蒙·江湖散人歌
- 笑問堂前王母看,而今幾度蟠桃結(jié)。 -- 出自宋·無名氏·滿江紅·在昔嘗聞
- 上言病中初有寄,下言我詠蟠桃枝。 -- 出自宋·梅堯臣·永叔寄詩八首并祭子漸文一首因采八詩之意警
- 莫問丹砂鉛鼎,休披虎繞龍蟠。 -- 出自元·姬翼·西江月·莫問丹砂鉛鼎
- 才高位下言不入,憤氣郁屈蟠長虬。 -- 出自宋·宋祁·和賈相公覽杜工部北征篇
- 我咨爾蛇兮潛山而穴野,陰蟠遠伏兮與人乎異舍。 -- 出自宋·張耒·逐蛇:
- 又云海怪久不死,守護山麓蟠其躬。 -- 出自宋·張耒·東海有大松土人相傳三代時物其狀偉異詩不能
- 局畔雖無斧柯爛,林間恐有蟠桃熟。 -- 出自宋·毛滂·曹使君置酒石橋山用肉字韻作詩見招不果往復
- 紫房雁觜擢煙縷,細根蝗蚓蟠苔膚。 -- 出自宋·毛滂·仆性懶慢喜睡而吏事亦早休因得遂其欲琳老數(shù)
- 水云同步訪丹陽,孤峰共飲蟠桃老。 -- 出自元·譚處端·踏莎行·贈王三校尉稽首王公
- 打節(jié)沖關(guān)成陳勢,錯雜蛟龍蟠屈。 -- 出自元·丘處機·無俗念 枰棋
- 鑿窾填金文絢爛,筆畫方整蟠蛟螭。 -- 出自明·宋濂·送錢允一還天臺詩(并序)
- 四朝元老人姓周,掃三在字蟠蛟虬。 -- 出自宋·曾豐·題張仲寅甘老堂
- 驚泉駭石聚幽怪,巨楠窮柏蟠老蒼。 -- 出自宋·劉克莊·郭熙山水障子
- 又聞蜀國玉局觀有孫遇跡,蟠屈身長八十尺。 -- 出自唐·貫休·題成都玉局觀孫位畫龍
- 古松直筆雷不折,雪衣女啄蟠桃缺。 -- 出自唐·貫休·還舉人歌行卷
- 新詩驚怪爛盈幅,筆力拗怒蟠虹蜺。 -- 出自宋·洪邁·奉酬令德寄示長句
- 三五仙子乘龍車,堂前碾爛蟠桃花。 -- 出自唐·僧齊己·雜曲歌辭·升天行
- 想得沈潛水府時,興云出雨蟠蛟螭。 -- 出自唐·吳融·太湖石歌
- 公拜稽首出就駕,畫旆獵獵蟠虬獰。 -- 出自宋·鄭獬·代人上明龍圖
- 夜聽宮漏對蓮燭,突兀萬卷蟠心胸。 -- 出自宋·吳則禮·魚侯以上已日宴高陽偶成長句
- 九宮臺上黃芽生,白玉池邊蟠桃在。 -- 出自宋·張繼先·寄林太守
- 洞庭之南湘水東,青山奕奕蟠蒼龍。 -- 出自宋·李祁·題朱澤民山水
- 熊羆信占夢好,當年相閥再蟠英。 -- 出自宋·史浩·木蘭花慢·喜陽和應律
- 與公萬仞俱壁立,祗有爽氣蟠胸中。 -- 出自宋·仲并·外舅莊子尚生辰
- 雕鶚猶未離風塵,蛟螭尚爾蟠泥滓。 -- 出自宋·樓鑰·王原慶新遷居南堂以古風求寫恕齋二大字并石
- 生黎中居不可近,熟黎百洞蟠疆封。 -- 出自宋·樓鑰·送萬耕道帥瓊管
- 夫君貌瘠中甚腴,萬卷抑塞蟠胸書。 -- 出自宋·廖行之·送程正翁解官歸徽州
- 走上半空望五岳,插天截海蟠金城。 -- 出自宋·汪莘·擊鼓行
- 凜然便覺肌骨爽,恍疑石罅蟠蛟虬。 -- 出自宋·鄭清之·贈云洲老師
- 人憐風雪拘系之,委棄衰草蟠寒泥。 -- 出自宋·魏了翁·鶴山書院前為荷塘三即其小嶼筑亭久矣春后八
- 九十春來萱草茂,三千年后蟠桃熟。 -- 出自宋·王邁·滿江紅·明日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