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在第7個(gè)字的詩句
虬在第七個(gè)字的詩句
- 病鶴不病骨愈虬,惟有我顏老可羞。 -- 出自宋·蘇軾·送晁美叔發(fā)運(yùn)右司年兄赴闕
- 破匣哀鳴出素虬,倦看鶂鶂聽呦呦。 -- 出自宋·蘇軾·喬將行烹鵝鹿出刀劍以飲客以詩戲之
- 金碧飛翚外,鸞虬結(jié)綺旁。 -- 出自宋·辛棄疾·御書閣額
- 隱豹窺重巘,潛虬避濁涇。 -- 出自唐·杜牧·分司東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劉侍郎大夫恩知上
- 城北橫岡走翠虬,一堂高視兩三州。 -- 出自宋·王安石·平山堂
- 閑鷺驚簫管,潛虬傍酒樽。 -- 出自唐·岑參·與鄠縣群官泛渼陂
- --韓愈閃紅驚蚴虬,凝赤聳山岳。 -- 出自唐·韓愈·納涼聯(lián)句
- 浮云何當(dāng)來,潛虬會飛騰。 -- 出自唐·孟郊·寄張籍
- 梟鴟作人語,蛟虬吸水波。 -- 出自唐·孟郊·峽哀
- 白云為車駕蒼虬,驂乘湘君宓妃御。 -- 出自宋·蘇轍·巫山廟
- 秋花旋結(jié)小盤虬。 -- 出自宋·吳文英·月中行/月宮春
- 醉飛星馭鞭金虬。 -- 出自元·元好問·水調(diào)歌頭 庚辰六月,游玉華谷,回過少姨廟
- 嵩峰岡勢結(jié)蛟虬。 -- 出自宋·無名氏·永裕陵歌
- 神官發(fā)怒髭奮虬,下士小臣安預(yù)謀。 -- 出自宋·梅堯臣·秋雨篇
- 石馬開陵道,陰虬結(jié)廟阿。 -- 出自宋·宋祁·太祖永昌陵
- 齋幄連蜷駐玉虬,萬靈遙護(hù)翠云裘。 -- 出自宋·宋祁·聞圜丘禮成肆眚
- 上蟠千年枝,陰虬負(fù)青冥。 -- 出自唐·李益·罷秩后入華山采茯苓逢道者
- 斷崖老木紛金虬,又如蘋藻涵清流。 -- 出自宋·方岳·感舊
- 煙藤云木卷蒼虬,更放瑯玕出一頭。 -- 出自宋·方岳·次韻鄭僉判
- 不知誰何駟六虬兮上天作樂府,落筆殿前如有神。 -- 出自宋·方岳·雪中觀梅
- 香篆燒殘小玉虬,荷花深處浴鳧鷗。 -- 出自宋·方岳·鄭文振席上
- 圣主重行幸,六虬法乾旋。 -- 出自明·高啟·上之回
- 流藻舞波寒,驚虬翔壑冷。 -- 出自明·高啟·月林清影
- 得不愿身為大虬,金其角,玉其甲。 -- 出自唐·貫休·甘雨應(yīng)祈
- 斬鳳扣危避,登虬俯澄灣。 -- 出自宋·蔡幼學(xué)·和林擇這齊山韻
- 金碧飛翚外,鸞虬結(jié)綺傍。 -- 出自宋·黃公度·御賜閣額二首
- 叫噪鵝鸛飛蛟虬,洞庭之水天東浮。 -- 出自元·楊維楨·篳篥吟
- 夾道傳呼翊翠虬,天回日轉(zhuǎn)御芳洲。 -- 出自唐·徐彥伯·奉和興慶池戲競渡應(yīng)制
- 翠枝威威六素虬,鳴梢一聲從天頭。 -- 出自宋·王珪·和圣俞莫登樓
- 聞道委蛇地,金虬自炷香。 -- 出自宋·陳造·次韻小閣
- 伏波老子縛長虬,典護(hù)蘭闈更兩秋。 -- 出自宋·吳泳·壽范漕
- 多年鉛鼎養(yǎng)青虬。 -- 出自宋·王庭珪·臨江仙·寂寞久無紅袖飲
- 彼姝逝杳絕,靈虬孰能睹。 -- 出自宋·李洪·仙巖登覽
- 南山千峰蟠玉虬,太湖萬頃鎔銀色。 -- 出自宋·李洪·憶雪歌
- 兩溪赴壑若奔虬,此地端能截眾流。 -- 出自宋·樓鑰·錦鏡
- 纖枝延蔓走青虬。 -- 出自宋·趙師俠·醉桃源/阮郎歸
- 或如親校獵,玉虬挖翠羽。 -- 出自宋·鄭清之·江漢亭百韻
- 春風(fēng)珠幰走青虬,清夜西園誰共游。 -- 出自宋·林表民·梁民曹以二首為小園木香光寵次韻抒謝
- 古兕稱春酒,靈虬換夕香。 -- 出自宋·周文璞·十月過鳳山舟回入項(xiàng)王祠用前韻
- 使君袖里玉淵虬,曾截蠻江江上流。 -- 出自宋·羅椅·謝南劍黃使君贈松紋劍
- 原言結(jié)瑤佩,乘虬下陽阿。 -- 出自宋·何夢桂·雪樓程御史次方山房韻見寄用韻答賦三首
- 夜夢衣云錦,乘虬朝帝旁。 -- 出自宋·何夢桂·感懷再和山房韻
- 娥女愁遺佩,冰虬或弄髯。 -- 出自宋·蒲壽宬·三疊泉廬山簡寂觀十五里一名擷泉
- 看浩蕩剛風(fēng),跨虬飛佩,玉影亂如水。 -- 出自宋·王夢應(yīng)·摸魚兒·問誰歌
- 金骨換玉髓,素虬朝紫皇。 -- 出自宋·呂同老·九鎖山十詠·丹泉
- 玉色高人之潔,虬髭烈士之剛。 -- 出自宋·王炎·題徐參議畫軸三首·歲寒三友
- 縱恣群陰駕老虬,勺水蹄涔盡奔注。 -- 出自唐·李沇·秋霖歌
- 挺出掛云雨,蒼虬互拏臂。 -- 出自近代·陳三立·為張仲照丈題梁公約畫松
- 誰敢謂必然,蛟虬長眩目。 -- 出自近代·陳三立·初春攜家青溪
- 遭亂化作長黃虬,碧血瀟灑盈八荒。 -- 出自清·余懷·效杜甫七歌在長洲縣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