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在第13個字的詩句
蒸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學道無成鬢已華,不勞千劫漫蒸砂。 -- 出自宋·蘇軾·三朵花
- 洮礪發劍虹貫日,印章不琢色蒸栗。 -- 出自宋·黃庭堅·謝王仲至惠洮州礪石黃玉印材
- 梵相無言旱氣奢,三農無飯欲蒸沙。 -- 出自宋·白玉蟾·祈雨伏虎菴
- 自是神清氣爽,風姿瀟灑卻炎蒸。 -- 出自宋·無名氏·滿庭芳·喜鎮龍藩
- 六月炎天收火傘,南薰洗盡煩蒸。 -- 出自宋·無名氏·臨江仙·六月炎天收火傘
- 京師貴豪空有力,六月耐此炎蒸劇。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和永叔石枕與笛竹簟
- 幾帙異書藏臥帳,肯容傖客廣蒸青。 -- 出自宋·宋祁·送蕭山宰劉寺丞
- 滄海賦毫多灑白,南山書簡偏蒸青。 -- 出自宋·宋祁·黃注昆仲赴舉
- 仙閣三休紫霧平,金門試罷得蒸青。 -- 出自宋·宋祁·送張清臣學士省侍金陵
- 聞道蘭臺有圖籍,故留春粉助蒸青。 -- 出自宋·宋祁·賦成中丞臨川侍郎西園雜題十首·煙竹
- 二步不應踰舊禮,天心自欲勸蒸民。 -- 出自宋·宋祁·藉田禮畢因成七言
- 紓禮既能疇圣日,為霖當使福蒸人。 -- 出自宋·夏竦·奉和御製迎圣像中路獲金龍送還茅山
- [南呂為羽],翕辟以時,協氣陶蒸。 -- 出自隋·佚名·紹興祀神州地祗十六首
- 夜眠不覺體平粟,卯頰共眩朝蒸霞。 -- 出自宋·張元干·東平劉左車坎止春歌
- 拜賜未辭乾講舌,呼兒留得薦蒸嘗。 -- 出自宋·陳造·張守送羊羔酒將以三絕次韻答之
- 有客憑欄若相問,為言此處似蒸川。 -- 出自宋·阮閱·郴江百詠并序·綠凈堂
- 每向冰霜見全操,笑渠長夏受蒸炊。 -- 出自宋·廖行之·再次武公望雪梅韻五首
- 誰能一席助清風,歸去蒸江弄蒸水。 -- 出自宋·廖行之·再次前韻
- 六月炎官收火傘,南薰盡洗煩蒸。 -- 出自宋·黃人杰·臨江仙·六月炎官收火傘
- 腦脂蓋眼壯士眠,誰挽天河洗蒸郁。 -- 出自宋·鄭清之·贈云洲老師
- 須看龍見水歸壑,又識雨降云蒸山。 -- 出自宋·魏了翁·張永平鎋作亭于渠河之右予請名以觀而通守江
- 只今生食享至味,不數家漬監蒸方。 -- 出自宋·劉學箕·廞庭自三山送荔枝分韻得緗字
- 動指不須占染鼎,去毛切莫拗蒸壺。 -- 出自宋·岳珂·句
- 雙鵲何處聲查查,夭桃一樹紅蒸霞。 -- 出自宋·劉鉉·桃花雙鵲圖
- 鸞刀象箸薦多品,豈無炙鵠兼蒸鳧。 -- 出自宋·王炎·梟羹
- 廉使解分天子念,一篇騷雅慰蒸黎。 -- 出自唐·徐鉉·和金州錢太保春雨
- 旁人未許窺炙釜,素手每自開蒸籠。 -- 出自明·程敏政·傅家面食行
- 上惇下睦無間言,一門和氣薰蒸久。 -- 出自宋·陳文蔚·癸未老人生旦
- 一種玄都舊種花,誰將縞雪換蒸霞。 -- 出自宋·方回·碧桃花
- 況當夔子瘴癘地,白露溥空尚蒸溽。 -- 出自宋·郭印·和元守中秋月夜韻
- 嗟予蜂房病溽暑,熱烘腦子逾蒸炊。 -- 出自宋·黃樞·代陳均輔贈馬則賢
- 今年聞君入戰聲,眉間黃氣如蒸霧。 -- 出自宋·李復·依韻戲答胡沙汲
- 疇昔買漿曾得玉,只今作飯類蒸沙。 -- 出自宋·劉志行·離鐔津
- 三界炎炎如火聚,攪擾勞生困蒸煮。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四首
- 地有九嶷清淑氣,人無五嶺郁蒸愁。 -- 出自宋·譚掞·清淑堂
- 已分漂流寄江海,甘從父老啖蒸壺。 -- 出自宋·王洋·寄鄭公老
- 點綠妝紅千萬般,薰桃染柳更蒸蘭。 -- 出自宋·趙必象·南康縣圃賞梨花呈長官
- 遠岫平林嶂夕陽,翻濤翠麥已蒸黃。 -- 出自宋·趙若盈·西豀湖散步
- 水落楚江尋瘞鶴,草荒吳苑問蒸魚。 -- 出自明·道原法師·子熙兩和詩寄再用韻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