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詩句
菩在第一個字的詩句更多>>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 出自唐·惠能·菩提偈
- 菩薩叢中惠眼,碩人詩里娥眉。 -- 出自宋·辛棄疾·破陣子·菩薩叢中惠眼
- 菩提無處所,文字本空虛。 -- 出自唐·白居易·和李澧州題韋開州經(jīng)藏詩
- 菩薩清涼月,游於畢究空。 -- 出自宋·黃庭堅·澄心亭頌
- 菩提熏種,慈氏言參。 -- 出自宋·黃庭堅·頭陀贊
- 菩薩清涼月,游於畢竟空。 -- 出自宋·黃庭堅·題吉州承天院清涼軒
- 菩提圣種子。 -- 出自南北·蕭衍·游鐘山大愛敬寺詩
- 菩提本愿雖深,切莫相中有取。 -- 出自宋·張伯端·禪定指迷歌
- 菩提本自非言說,默默知師得更深。 -- 出自宋·張耒·贈圓明老
- 菩薩開慧眼,生死轉(zhuǎn)為輪。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菩在第二個字的詩句更多>>
- 號菩薩僧,志惟堅勇。 -- 出自宋·黃庭堅·頭陀贊
- 記菩提寺路,段家橋水,何時重到夢處。 -- 出自宋·趙文·瑞鶴仙·綠楊深似雨
- 憶菩提非樹,那椿公案,觸而且背,早落言詮。 -- 出自當代·啟功·戲題時賢畫達摩像六段
- 行菩薩慈,安眾生故。 -- 出自宋·釋鼎需·偈二十首
- 修菩薩行,現(xiàn)夜叉心。 -- 出自宋·釋慧遠·禪人寫師真請贊
- 諳菩薩之法式,現(xiàn)居士之儀形,妝如來名。 -- 出自宋·釋可湘·維摩贊
- 須菩提慧空了了,憍尸迦華雨毿毿。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須菩提坐空而談,維摩詰卷辨而默。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 須菩提坐禪,憍尸迦雨華。 -- 出自宋·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菩在第三個字的詩句更多>>
- “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 出自··
- 文殊菩薩,出化清涼,神通力以現(xiàn)他方。 -- 出自唐·白居易·行香子·文殊菩薩
- 本結(jié)菩提香火社,為嫌煩惱電泡身。 -- 出自唐·白居易·興果上人歿時題此訣別兼簡二林僧社
- 暗數(shù)菩提子,閑看薜荔花。 -- 出自唐·皮日休·寂上人院聯(lián)句
- 普賢菩薩不來,山谷老人不去。 -- 出自宋·黃庭堅·戲呈峨眉僧正簡之頌
- 不算菩提與闡提,惟應(yīng)執(zhí)著便生迷。 -- 出自唐·司空圖·與伏牛長老偈二首
- 手種菩提心劍戟,先墮釋迦輪轉(zhuǎn)。 -- 出自清·鄭燮·念奴嬌 高座寺
- 恍疑菩薩面,初以粉金涂。 -- 出自宋·白玉蟾·蠟梅
- 觀音菩薩正定心,釋迦如來大圓覺。 -- 出自宋·白玉蟾·西林入室歌
- 真成菩薩魔,未免化城咎。 -- 出自宋·陳師道·送法寶禪師
菩在第四個字的詩句更多>>
- 千萬化菩薩,百億諸鬼神。 -- 出自唐·白居易·和晨霞 此后在上都作。
- 何用呼菩薩,當自救痛者,不煩觀音力。 -- 出自宋·黃庭堅·觀音贊
- 左右二菩薩,文殊并普賢。 -- 出自唐·顧況·歸陽蕭寺有丁行者能修無生忍擔水施僧況歸命
- 歇即是菩提,此語須三省。 -- 出自宋·向子諲·卜算子·膠膠擾擾中
- 論我求菩提,心堅正如此。 -- 出自宋·楊億·表玄師歸縉云有懷故雄阇黎成轉(zhuǎn)韻六十四句
- 為言化菩薩,持缽江北岸。 -- 出自宋·王之道·送延上人歸云峰
- 在昔佛菩薩,趺坐赴蓮池。 -- 出自近代·弘一·南南曲 贈黃二南君
- 捨此覓菩提,誰證菩提位。 -- 出自宋·余靖·游山五題·贈青林庵主
- 無覺異菩提,云何獲圓通。 -- 出自宋·蔡卞·楞嚴經(jīng)偈
- 良哉須菩提,為眾非草草。 -- 出自宋·郭印·讀金剛經(jīng)
菩在第五個字的詩句更多>>
- 紅玉半開菩薩面,丹砂濃點柳枝唇。 -- 出自宋·蘇軾·浣溪沙
- 山僧自覺菩提長,心境都將付臥輪。 -- 出自宋·蘇軾·題過所畫枯木竹石三首
- 看燈元是菩提葉。 -- 出自宋·辛棄疾·菩薩蠻·看燈元是菩提葉
- 依然曾說菩提法。 -- 出自宋·辛棄疾·菩薩蠻·看燈元是菩提葉
- 住世都無菩薩行,仙家風骨精神。 -- 出自宋·辛棄疾·臨江仙·住世都無菩薩行
- 圓覺十二菩薩問,吾取一二余鄙哉。 -- 出自宋·辛棄疾·戲書圓覺經(jīng)后
- 百千萬劫菩提種,八十三年功德林。 -- 出自唐·白居易·缽塔院如大師
- 少有人知菩薩行,世間只是重高僧。 -- 出自唐·白居易·贈草堂宗密上人
- 花紅柳綠菩提相,燕語鶯啼般若宗。 -- 出自宋·白玉蟾·醉作觀音像仍為書贊三首
- 布法司施菩薩戒。 -- 出自隋·江總·入攝山棲霞寺詩
菩在第六個字的詩句更多>>
- 如來說偈贊,菩薩著論議。 -- 出自唐·白居易·題道宗上人十韻
- 若轉(zhuǎn)識為智,菩提其庶幾。 -- 出自唐·白居易·因夢有悟
- 眾生心水凈,菩提影現(xiàn)中。 -- 出自宋·黃庭堅·澄心亭頌
- 誰人畫此二菩薩,趺坐花心乘象狻。 -- 出自宋·蘇轍·畫文殊普賢
- 柔條嫩蕊輕菩鰓,一低一昂合又開。 -- 出自宋·無名氏·明月湖醉后薔薇花歌
- 張騫西使時,菩醬同歸漢。 -- 出自宋·梅堯臣·石榴
- 不施功力證菩提,從此永離生死海。 -- 出自宋·張伯端·讀雪竇禪師祖英集
- 要向花光見菩薩,肯從色界問蓮香。 -- 出自宋·陳著·次韻弟觀詠丹山池荷
- 稽首西來大菩薩,住世小劫須千年。 -- 出自宋·陳與義·承知府待制誕生之辰輒廣善懷菩薩故事成古詩
- 勿自生煩惱,菩提道不遙。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菩在第七個字的詩句更多>>
- 休外覓,識取自菩提。 -- 出自元·譚處端·望蓬萊·行大道
- 假使文殊,攜諸菩薩,來問維摩病。 -- 出自宋·劉克莊·念奴嬌·比如去歲前年
- 功德海中游戲,菩提樹下清涼。 -- 出自宋·李石·扇子詩
- 醒圓明、一點證菩提,功超彼。 -- 出自元·王吉昌·滿江紅慢
- 恬淡真人,樸純菩薩。 -- 出自元·王哲·踏莎行 奉酬人惠
- 銀海清泉一調(diào),菩薩蠻鄉(xiāng)關(guān)散盡一調(diào),芙蓉紅落一調(diào),柳梢青、臨江仙、驀山溪、蘇武慢各一調(diào),并見宋朱希真樵歌。 -- 出自元·朱唏顏·哨遍 題坐忘齊 強村叢書本瓢泉詞一卷,用傳
- 形法皆非,假名菩薩。 -- 出自宋·釋慧開·偈頌八十七首
- 形法皆非,假名菩薩。 -- 出自宋·釋慧開·三十二應(yīng)贊
- 法界無別物,一菩提為座。 -- 出自宋·釋印肅·靈濟橋語
- 雖有真如佛性,菩提涅槃,權(quán)且飏在師子巖下。 -- 出自宋·釋原妙·偈頌六十七首
菩在第八個字的詩句更多>>
- 便是個、住世觀音菩薩。 -- 出自宋·辛棄疾·品令·更休說
- 翰墨場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維摩。 -- 出自宋·黃庭堅·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
- 睹境能無心,始見菩提面。 -- 出自宋·張伯端·見物便見心
- 重堂百僧會,合有菩薩行。 -- 出自宋·張耒·龜山水陸院
- 我見人見眾生見,菩薩行持終不憚。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不念金剛經(jīng),卻令菩薩病。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勁挺鐵石心,直取菩提路。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盡登無上道,俱證菩提路。 -- 出自唐·拾得·詩
- 智慧有燈千佛共,菩提葉巧一孤燈。 -- 出自宋·鄭剛中·廣中菩提樹取其葉用水浸之葉肉盡潰而脈理獨
- 若問一時同啐啄,菩提般若六波羅。 -- 出自宋·李石·扇子詩
菩在第九個字的詩句更多>>
- 出沒諸佛土中,不離菩提本坐。 -- 出自宋·張伯端·禪定指迷歌
- 從此盡和同,如今過菩薩。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天香開茉莉,梵樹落菩提。 -- 出自唐·李群玉·法性寺六祖戒壇
- 此來是夜叉,變即成菩薩。 -- 出自唐·拾得·詩
- 斯門已成就,現(xiàn)在諸菩薩。 -- 出自宋·蔡卞·楞嚴經(jīng)偈
- 優(yōu)婆塞傾椰子酒,須菩提講蓮花經(jīng)。 -- 出自宋·陳延齡·大安院
- 龍神五百俱,眷屬萬菩薩。 -- 出自宋·錢蓋·偈
- 阿呵呵,大圓覺,流出菩提遍寥廓。 -- 出自宋·釋道川·參玄歌
- 幻普賢妙身,應(yīng)現(xiàn)四菩薩。 -- 出自宋·釋曇華·吉彬老二侄女繡普賢菩薩求贊
- 開拓般若封疆,滋長菩提種性。 -- 出自宋·釋行瑛·偈十六首
菩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更多>>
- 不論煩惱先須去,直到菩提亦擬忘。 -- 出自唐·白居易·道場獨坐
- 每過渡頭應(yīng)問法,無妨菩薩是船師。 -- 出自唐·白居易·送宗實上人游江南
- 伏住泥沙觀止水,中有菩薩清涼月。 -- 出自宋·黃庭堅·南山羅漢贊十六首
- 佶倬家人三兩輩,藥王菩薩丹青軸。 -- 出自宋·無名氏·滿江紅·舊日皆春
- 麒麟鸑鷟紛夾侍,善懷菩薩當重來。 -- 出自宋·陳與義·承知府待制誕生之辰輒廣善懷菩薩故事成古詩
- 利他貴重無親疏,便是菩提心至老。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世涂煩惱一齊休,修取菩提心不亂。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怪來尊老升歌席,移就菩提養(yǎng)病坊。 -- 出自宋·劉克莊·三和妝字韻陳魁載酒
- 耳聞清磬是非靜,心領(lǐng)菩提名利空。 -- 出自宋·芮燁·東林寺
- 六橋煙橋相逢處,半是菩提拭淚來。 -- 出自宋·羅公升·菩提寺
菩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更多>>
- 對鏡不須強滅,假名權(quán)立菩提。 -- 出自宋·張伯端·西江月·對鏡不須強滅
- 向蓬瀛、坦蕩逍遙,冠裳似菩薩。 -- 出自元·馬鈺·清心鏡 贈薛道清
- 安車未向都門移,且攬西菩一段奇。 -- 出自宋·程珌·慶元丁巳十月奉親如臨安宿西菩寺表弟吳克仁
- 無量壽,和一身見在,兩尊菩薩。 -- 出自·張□□·喜遷鶯·英聲初發(fā)
- 汲泉煮茗,清話移時,為賦菩蠻一闋云。 -- 出自元·契玉立·菩薩蠻 蒙莒石刻 至正戊子(一三四八)二月
- 這元初妙有,清虛法體,證菩提位。 -- 出自元·王吉昌·水龍吟·慧驅(qū)茅塞開心地
- 脫著畢竟是誰,慚愧觀音菩薩。 -- 出自宋·釋慧空·葉居士施直裰求頌
- 過去諸佛罪不重料,見在菩薩理無曲斷。 -- 出自宋·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
- 永作群生證道門,即是古菩提樣。 -- 出自宋·釋延壽·定慧相資歌
菩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更多>>
- 送行無酒亦無錢,勸爾一杯菩薩泉。 -- 出自宋·蘇軾·武昌酌菩薩泉送王子立
- 生前已見夜叉面,死去只因菩薩心。 -- 出自宋·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
- 十里松門國清路,飯猿臺上菩提樹。 -- 出自唐·皮日休·寄題天臺國清寺齊梁體
- 閻浮提中大福田,蓮花會上菩提記。 -- 出自宋·黃庭堅·南山羅漢贊十六首
- 風鳴媧皇五十弦,洗耳不須菩薩泉。 -- 出自宋·黃庭堅·武昌松風閣
- 更一念、善根常在,作個在家菩薩。 -- 出自宋·無名氏·永遇樂·柏頌才過
- 綠楊學(xué)舞小蠻腰,紅藥惜開菩薩面。 -- 出自宋·無名氏·木蘭花/玉樓春
- 笑身居近侍,階翻萬玉,面丐菩薩,髻擁千螺。 -- 出自宋·方岳·沁園春·把酒問花
- 永教遐邇觀瞻者,盡發(fā)如來菩薩心。 -- 出自宋·錢聞詩·耶舍塔
- 吉山從作山中主,只用十方菩薩子。 -- 出自宋·釋慧空·送化士
菩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更多>>
- 一點新螢報秋信,不知何處是菩提。 -- 出自唐·賈島·夏夜登南樓
- 昏則彌陀成外盜,悟來煩惱是菩提。 -- 出自元·譚處端·瑞鷓鴣·修行休覓虎龍兒
- 長使靈根無掛礙,自然證果佛菩 -- 出自元·譚處端·瑞鷓鴣·修行休覓虎龍兒
- 火滅煙消成大藥,境忘心盡見菩提。 -- 出自元·譚處端·瑞鷓鴣·本來真性是玄機
- 念念舍離諸惡趣,心心克取佛菩提。 -- 出自宋·釋守凈·偈二十七首
- 大道三杯仙落托,隨齋一缽佛菩提。 -- 出自宋·李石·扇子詩
- 魚鳥身如游極樂,猿猴心似發(fā)菩提。 -- 出自宋·蔡蒙古·陰那山
- 買來餬餅是饅頭,苦哉觀世音菩薩。 -- 出自宋·釋了悟·頌古
- 曠大劫來植善根,所行真實如菩薩。 -- 出自宋·釋曇華·偈頌六十首
- 貌古形疏倚杖藜,分明畫出須菩提。 -- 出自宋·釋惟政·自題像
菩在第一十六個字的詩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