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第10個字的詩句
臣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 出自·李白·九日龍山飲
- 傷心庾開府,老作北朝臣。 -- 出自唐·司空曙·金陵懷古
-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 出自唐·戎昱·詠史 / 和蕃
-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 出自唐·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 予若洞庭葉,隨波送逐臣。 -- 出自唐·李白·送郄昂謫巴中
- 聞道皇華使,方隨皂蓋臣。 -- 出自唐·王維·送李判官赴東江
-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君失臣兮龍為魚,權歸臣兮鼠變虎。”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鳳凰雖大圣,不愿以為臣。 -- 出自唐·李白·白鳩辭
- 軒后上天時,攀龍遺小臣。 -- 出自唐·李白·送魯郡劉長史遷弘農長史
- 余亦謝明主,今稱偃蹇臣。 -- 出自唐·李白·送岑徵君歸鳴皋山
- 攀龍九天上,忝列歲星臣。 -- 出自唐·李白·贈崔司戶文昆季
- 巍巍本無象,刻畫愧孤臣。 -- 出自宋·蘇軾·神宗皇帝挽詞三首
- 故國非喬木,興王有世臣。 -- 出自宋·蘇軾·韓康公挽詞三首
- )探懷得真藥,不待君臣佐。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子由病酒肺疾發
- 索漠齊安郡,従來著放臣。 -- 出自宋·蘇軾·伯父送先人下第歸蜀詩云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
- 玉食謝故吏,風餐便逐臣。 -- 出自宋·蘇軾·過湯陰市得豌豆大麥粥示三兒子
- 誦干戈載戢之詩,作君臣相悅之樂。 -- 出自宋·蘇軾·興龍節集英殿宴教坊詞致語口號
- 如今三見子,坎坷為逐臣。 -- 出自宋·蘇軾·劉莘老
- 至今詩禮將,惟數武宣臣。 -- 出自宋·蘇軾·滕達道挽詞二首
- 死者不可悔,吾將遺后臣。 -- 出自宋·蘇軾·吊徐德占并引
- 駙馬都尉王詵晉卿,功臣全彬之后也。 -- 出自宋·蘇軾·和王晉卿(并敘)
-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 出自唐·杜甫·飲中八仙歌
-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 出自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 五嶺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 出自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 不過行儉德,盜賊本王臣。 -- 出自唐·杜甫·有感五首
- 天地則創痍,朝廷當正臣。 -- 出自唐·杜甫·別蔡十四著作
- 始見張京兆,宜居漢近臣。 -- 出自唐·杜甫·奉贈鮮于京兆二十韻
- 長年已省柁,慰此貞良臣。 -- 出自唐·杜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
- 出入獨非時,禮異見群臣。 -- 出自唐·杜甫·八哀詩·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琎
- 世祖修高廟,文公賞從臣。 -- 出自唐·杜甫·寄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
- 王室比多難,高官皆武臣。 -- 出自唐·杜甫·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 王室仍多故,蒼生倚大臣。 -- 出自唐·杜甫·奉送韋中丞之晉赴湖南
- 群盜至今日,先朝忝從臣。 -- 出自唐·杜甫·巴西聞收宮闕,送班司馬入京
- 霖雨思賢佐,丹青憶老臣。 -- 出自唐·杜甫·上韋左相二十韻
- 昔在嚴公幕,俱為蜀使臣。 -- 出自唐·杜甫·奉贈蕭二十使君
- 伏柱聞周史,乘槎有漢臣。 -- 出自唐·杜甫·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 (王契,字佐卿,
- 四海猶多難,中原憶舊臣。 -- 出自唐·杜甫·奉送嚴公入朝十韻
- 柴門了無事,黃綺未稱臣。 -- 出自唐·杜甫·聞惠二過東溪特一送(以下七首,吳若本逸詩
- 甲兵分圣旨,居守付宗臣。 -- 出自唐·杜甫·江陵望幸
- 上有明哲君,下有行化臣。 -- 出自唐·杜甫·寄薛三郎中(據)
- 敢料安危體,猶多老大臣。 -- 出自唐·杜甫·傷春五首(巴閬僻遠傷春罷始知春前已收宮闕
- 復漢留長策,中原仗老臣。 -- 出自唐·杜甫·謁先主廟(劉昭烈廟在奉節縣東六里)
- 借問何為者,人稱是內臣。 -- 出自唐·白居易·輕肥
- 厥初防其淫,明敕內外臣。 -- 出自唐·白居易·重賦
- 十載歌鐘地,三朝節鉞臣。 -- 出自唐·白居易·題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韻
- 其手如屈軼,舉必指佞臣。 -- 出自唐·白居易·贈樊著作
- 蜂巢與蟻穴,隨分有君臣。 -- 出自唐·白居易·郡中春宴,因贈諸客
- 管勒工名充歲貢,君兮臣兮勿輕用。 -- 出自唐·白居易·紫毫筆
- 泣罷斂手白將軍,主憂臣辱昔所聞。 -- 出自唐·白居易·西涼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