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在第2個字的詩句
罪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舍罪警風俗,流芳播滄瀛。 -- 出自唐·李白·東海有勇婦 代關中有賢女
- 得罪豈怨天,以愚陷網目。 -- 出自唐·李白·流夜郎半道承恩放還兼欣克復之美書懷示息秀
- 無罪無辜,讒口囂囂。 -- 出自先秦·詩經·十月之交
- 無罪無辜,亂如此幠。 -- 出自先秦·詩經·巧言
- 得罪永泰末,放之五溪濱。 -- 出自唐·杜甫·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
- 問罪消息真,開顏憩亭沼。 -- 出自唐·杜甫·聶耒陽以仆阻水書致酒肉療饑荒江詩得代懷…
- 問罪富形勢,凱歌懸否臧。 -- 出自唐·杜甫·入衡州
- 得罪臺州去,時危棄碩儒。 -- 出自唐·杜甫·哭臺州鄭司戶蘇少監
- 何罪遣君居此地? -- 出自唐·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書備知通州之事悵然有感因成四
- 得罪宜投裔,包差分折腰。 -- 出自宋·歐陽修·初至夷陵答蘇子美見寄
- 俟罪非真吏,翻慚奉簡書。 -- 出自唐·柳宗元·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
- 犯罪以亡形。 -- 出自魏晉·曹植·靈芝篇
- 待罪居東國。 -- 出自魏晉·曹植·怨歌行
- 以罪棄生。 -- 出自魏晉·曹植·責躬
- 舍罪貴功者。 -- 出自魏晉·曹植·責躬
- 死罪死罪。 -- 出自魏晉·曹植·責躬
- 抱罪黃壚。 -- 出自魏晉·曹植·責躬
- 余罪不足惜,子生未宜忽。 -- 出自唐·韓愈·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
- 臣罪當誅兮天王圣明。 -- 出自唐·韓愈·琴曲歌辭·拘幽操
- 兒罪當笞,逐兒何為。 -- 出自唐·韓愈·琴曲歌辭·履霜操
- 何罪良家子,知他大將誰? -- 出自宋·楊萬里·讀罪已詔
- 待罪豈久期。 -- 出自南北·謝靈運·命學士講書詩
- 何罪過長沙,年年北望家。 -- 出自唐·王建·贈謫者
- 得罪風霜苦,全生天地仁。 -- 出自唐·劉長卿·負謫后登干越亭作
- 赦罪春陽發,收兵太白低。 -- 出自唐·劉長卿·和袁郎中破賊后軍行過剡中山水,謹上太尉(
- 有罪當竄流,但懼不得活。 -- 出自宋·黃庭堅·以酒渴愛江清作五小詩寄廖明略學士兼簡初和
- 論罪等饕餮,囚衣御方良。 -- 出自宋·黃庭堅·觀秘閣蘇子美題壁及中人張侯家墨跡十九紙率
- 獲罪清時世共憎,龍川父老尚相尋。 -- 出自宋·蘇轍·閏九月重九與父老小飲四絕
- 得罪明時歸已晚,此生此病任人譏。 -- 出自宋·蘇轍·除日二首
- 得罪南來正坐言,道人閉口意深全。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贈張憨子
- 桀罪使信然,紂語安足受。 -- 出自宋·蘇轍·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二詛楚文
- 同罪南遷驚最遠,乘流北下喜先歸。 -- 出自宋·蘇轍·喜王鞏承事北歸
- 負罪不自知,適意忘憂虞。 -- 出自宋·蘇轍·送毛君致仕還鄉
- 待罪東軒僅兩秋,搉酤事了且夷猶。 -- 出自宋·蘇轍·金沙臺
- 無罪得焚窠。 -- 出自南北·鮑照·代空城雀
- 伐罪吊斯民。 -- 出自南北·沈約·梁鼓吹曲 昏主恣淫慝
- 伐罪芒山曲。 -- 出自南北·沈約·侍宴樂游苑餞呂僧珍應詔詩
- 有罪不逃刑。 -- 出自南北·庾信·周五聲調曲 商調曲 一
- 斯罪之積。 -- 出自魏晉·劉琨·答盧諶詩
- 得罪非天意,分明謫去身。 -- 出自唐·杜荀鶴·送黃補闕南遷
- 無罪見誅功不賞,孤魂流落此城邊。 -- 出自唐·王翰·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
- 得罪此為輕,君恩大歡悅。 -- 出自宋·梅堯臣·送周仲章太博之鉅野
- 待罪始知非,咄哉昧先覺。 -- 出自宋·王禹偁·酬種放徵君一百韻
- 得罪縻山郡,攜家出帝鄉。 -- 出自宋·王禹偁·初出京過瓊林苑
- 獲罪固已多,此公難屑屑。 -- 出自宋·邵雍·秋懷三十六首
- 與罪寧無說,言詩新有功。 -- 出自宋·陳師道·答李簿
- 得罪為何名,無階問皇天。 -- 出自唐·顧況·寄上兵部韓侍郎奉呈李戶部、盧刑部、杜三侍
- 待罪居重譯,窮愁暮雨秋。 -- 出自唐·張說·南中送北使二首
- 待罪三載。 -- 出自南北·江淹·雜三言 構象臺
- 數罪楚師應奪氣,底須多論破深艱。 -- 出自唐·胡曾·詠史詩·廣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