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在第4個字的詩句
簧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鹿鳴
- 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 出自先秦·詩經(jīng)·巧言
- 風里絲簧聲韻咽。 -- 出自宋·歐陽修·玉樓春
- 伐絲比簧,庶水憂傷。 -- 出自明·唐寅·短歌行
- 伐絲比簧,庶永憂傷。 -- 出自明·唐寅·短歌行
- 鶯舌似簧初學語,柳條如線未飛棉。 -- 出自宋·朱淑真·中春書事
- 咿啞嘯簧鳴,轣轆連鎖轉(zhuǎn)。 -- 出自宋·范成大·大暑舟行含山道中,雨驟至,霆奔龍掛可駭
- 凍澀笙簧猶可耐,滴皴梅頰勢須嗔。 -- 出自宋·范成大·元夕大風雨
- 間發(fā)笙簧猶可擬,棄捐斤斧定知難。 -- 出自宋·蘇轍·次韻吳厚秀才見贈三首
- 歌咽笙簧聲韻顫。 -- 出自宋·張先·木蘭花/玉樓春
- 古來信簧舌,巧韻凄鏘曲。 -- 出自唐·陸龜蒙·感事
- 口中調(diào)簧定何益,下啄蚯蚓孰曰清。 -- 出自宋·梅堯臣·和歐陽永叔啼鳥十八韻
- 風觸鶯簧健,煙舒柳帶勻。 -- 出自宋·邵雍·共城十吟·其八曰春郊雨后
- 閑理絲簧聽好音。 -- 出自宋·趙長卿·浣溪沙
- 鳳管添簧品,鹍弦促柱哀。 -- 出自唐·許渾·秋夕宴李侍御宅
- 銀鎖金簧不得聽,空勞翠輦沖泥雨。 -- 出自唐·秦韜玉·吹笙歌
- 竹際笙簧起,回聽眾籟微。 -- 出自宋·陳與義·蒙知府寵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屨逍遙林水間
- 弄舌調(diào)簧,如問春何許。 -- 出自宋·張炎·蝶戀花·求友林泉深密處
- 一曲銀簧一杯酒,且于閑處避風沙。 -- 出自宋·韓維·覽景仁君實議樂以詩戲呈景
- 巧話如簧不待頻,東皇已為轉(zhuǎn)洪鈞。 -- 出自宋·方岳·百舌
- 便覺絲簧難比似,風流。 -- 出自元·劉秉忠·南鄉(xiāng)子·檀板稱歌喉
- 卻恐如簧讒佞口,曾問天孫乞巧來。 -- 出自宋·陳普·七夕
- 佞舌如簧亂孝思,竹林人物固猖披。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下·嵇紹
- 旋炙嬌簧,只愁夜深寒咽。 -- 出自元·張翥·石州慢 題玉笙手卷
- 空憶如簧語。 -- 出自宋·徐俯·卜算子·天生百種愁
- 曉炙銀簧,勸飲隨深淺。 -- 出自宋·王安中·蝶戀花·翠袖盤花金拈線
- 旋暖銀簧,時添酥字,筍玉寒無力。 -- 出自宋·田為·念奴嬌·嫩冰未白
- 水邊笙簧成兩部,月里山河收大千。 -- 出自宋·李彌遜·會飲得助這分韻得千字
- 半夜絲簧紛養(yǎng)耳,舞袖香風散沉水。 -- 出自宋·鄧肅·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謝楊休三首
- 金石絲簧奏,仿佛余新聲。 -- 出自宋·曹勛·過邯鄲
- 忽聽如簧語音好,祗緣高處最宜鶯。 -- 出自宋·仲并·官滿趨朝留滯吳門即事書懷十首
- 恰恰鶯簧百囀齊,提壺仍勸醉芳蹊。 -- 出自宋·李洪·次韻元量春游
- 時聽鶯簧巧囀。 -- 出自宋·趙師俠·清平樂·無風輕燕
- 自古譏簧巧,傷人甚骨銷。 -- 出自宋·程公許·又上座主李左史八十韻
- 盡稱如簧啼白晝,未須對鏡學青春。 -- 出自宋·岳珂·聞畫眉鳥聲戲作
- 管簫笙簧相間斗,遠如聲韻碧霄來。 -- 出自宋·吳潛·晝錦堂·綺轂團成
- 三十六簧明月夜,不知何處吸春風。 -- 出自宋·周弼·顯應觀桃花
- 彈璈鼓簧吹雪笙,拊石擊磬作天鈞。 -- 出自宋·黎廷瑞·松風
- 處處笙簧鼎沸,會佳宴、坐列仙娃。 -- 出自宋·胡浩然·東風齊著力
- 啼鳥笙簧韻,開花錦繡姿。 -- 出自唐·黃滔·和王舍人崔補闕題天王寺
- 丹觜如簧翠羽輕,隨人呼物旋知名。 -- 出自唐·殷文圭·鸚鵡
- 巧舌如簧總莫聽,是非多自愛憎生。 -- 出自宋·劉兼·誡是非
- 盡著金簧玉磬,泛宮聲、五音初遍。 -- 出自元·王惲·水龍吟 郭宣徽善甫開宴娛賓,命樂工郭仲禮
- 飛瓊鼓簧雙成笙,醉色渥丹天所愛。 -- 出自宋·張镃·叔祖閣學生朝以丹砂鑄酒杯為壽
- 春暖鶯簧絕,宵寒鬼燐微。 -- 出自宋·方回·感舊
- 弦管笙簧寒碎玉,源頭深處細追尋。 -- 出自宋·林用中·泉聲
- 恐是執(zhí)簧秉翟者,遺形變化之游魂。 -- 出自宋·釋文珦·山樂官
- 谷應笙簧成兩部,日涵煙水上三竿。 -- 出自宋·唐仲友·辛丑正月上休日謁靈康廟拜滕公祠
- 初學鶯簧響露梢,還疑鳳吹拂云)。 -- 出自明·程嘉燧·曲中聽黃問琴歌分韻八首
- 鶯樹新簧發(fā),鷗沙古篆存。 -- 出自明·魯鐸·田水南憲副寄題書院次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