笳在第3個字的詩句
笳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十里笳聲上云漢,一空星影落陂湖。 -- 出自宋·陸游·水村
- 春風笳鼓咽,松◇助蕭蕭。 -- 出自宋·歐陽修·宋宣獻公挽詞三首
- 秋天笳鼓歇,松柏遍山鳴。 -- 出自唐·韓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詞三首
- 風長笳響咽,川迥騎行疏。 -- 出自唐·李嶠·和周記室從駕曉發(fā)合璧宮
- 丘隴笳簫咽,池臺歲月平。 -- 出自唐·羅隱·感舊
- 露侵笳鼓思城闕,寒迫魚龍舞潭下。 -- 出自宋·蘇轍·次子瞻夜字韻作中秋對月二篇一以贈王郎二以
- 嗚咽笳聲不忍聞。 -- 出自元·王冕·偶成 其二
- 巖城笳鼓動高秋。 -- 出自元·元好問·木蘭花慢·對西山搖落
- 隴霧笳凝水,砂風雁咽群。 -- 出自唐·張祜·觀宋州于使君家樂琵琶
- 忍聽笳鼓嗟呼。 -- 出自宋·無名氏·六州
- 若非笳鼓咽,寂寞奈秋風。 -- 出自宋·梅堯臣·司徒陳公挽詞二首
- 使君笳鼓渡江來。 -- 出自宋·陳師道·虞美人·城南觀閣連云起
- 嗚咽笳聲怨,南朝王氣消。 -- 出自近代·柳亞子·聞萍醴義師失敗有作
- 未知笳鼓歸何日,空鎖鱣庭春草疏。 -- 出自宋·錢惟演·懷舊居
- 寫胡笳幽怨,人憔悴、不似丹青。 -- 出自金·吳激·春從天上來·小序:會寧府遇老姬
- 驛亭笳鼓中宵發(fā),又報南天使節(jié)還。 -- 出自明·解縉·蒼梧即事(三首)
- 又哀笳四起,衣砧斷續(xù),終夜傷情。 -- 出自清·屈大均·紫萸香慢 送雁
- 日晚笳聲咽戍樓,隴云漫漫水東流。 -- 出自隋··雜曲歌辭·入破第四
- 歸來笳鼓競,虎拜登龍墀。 -- 出自宋·胡銓·家訓
- 入夜笳聲含白發(fā),報秋榆葉落征衣。 -- 出自唐·趙嘏·送李裴評事
- 春風笳吹咽,桃李亦凄然。 -- 出自宋·黃公度·挽樂全宋丈二首
- 吹胡笳,阿牢來。 -- 出自明·瞿佑·天魔舞
- 日晚笳聲發(fā),將軍射獵歸。 -- 出自明·林鴻·出塞曲(四首)
- 咽競笳烏不得曉,雜沸蓮露幾時圓。 -- 出自明·徐渭·蛙聲
- 邊屯笳簫地,彎弓睨胡月。 -- 出自宋·陳造·次韻袁憲閱兵許浦
- 波聲笳韻,蘆花蓼穟,翻作別離情緒。 -- 出自宋·楊無咎·永遇樂·黃葉繽紛
- 月落笳鳴沙磧,烽靜人耕榆塞,此志恐悠悠。 -- 出自宋·王千秋·水調(diào)歌頭·壯日遇重九
- 可憐笳鼓送行人。 -- 出自宋·陳韡·臨江仙·三十四年臺榭
- 喧闐笳鼓動地歸,重把功名光采石。 -- 出自宋·岳珂·餞高紫微視師黃岡
- 喧天笳鼓歸時樂,揭日旗常曠世榮。 -- 出自宋·李曾伯·凱還又宴王宣使樂語口號
- 彈到笳聲悲處,千萬恨、不能雪。 -- 出自宋·吳淑真·霜天曉角·塞門桂月
- 西秦笳鼓,東山寄傲。 -- 出自元·邵亨貞·鵲橋仙 擬稼軒 中原懷古
- 聒天笳鼓,記茱萸、漫下菊花酒。 -- 出自元·張可久·木蘭花慢 維揚懷古
- 前村笳鼓賽江神,峒舞蠻歌爨演新。 -- 出自·馬一浮·社戲
- 四更笳鼓動,月白水茫茫。 -- 出自宋·林亦之·松林林巖叟挽詞
- 識頭笳聲撼落葉,渡口霞影搖輕舟。 -- 出自宋·汪炎昶·登樓
- 元戎笳鼓鬧新晴,風柳絲絲萬馬鳴。 -- 出自宋·于定國·閱武喜晴和厲寺正韻
- 坐聽笳鼓傳新曲,不怕蕃家鐵塔軍。 -- 出自宋·周麟之·破虜凱歌二十四首
- 向晚笳聲催疊鼓,軍門校獵氣偏雄。 -- 出自明·金幼孜·扈從狩陽山次韻答胡學士(時有甘露降)
- 向晚笳聲滿地悲,大營方獵插金瑀。 -- 出自明·劉黃裳·塞上曲二首寄大中丞張肖甫
- 蕭蕭笳吹發(fā),不似奏韶時。 -- 出自明·王直·景陵挽歌(二首)
- 寫胡笳幽怨,人憔悴、不似丹青。 -- 出自金·吳激·春從天上來 會寧府遇老姬,善鼓瑟,自言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