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在第10個字的詩句
竿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獵人箭底求傷雁,釣戶竿頭乞活魚。 -- 出自唐·王建·寄舊山僧
- 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 -- 出自唐·李白·金陵望漢江
- 何慚七里瀨,使我欲垂竿。 -- 出自唐·李白·下陵陽沿高溪三門六剌灘
- 殷王期負鼎,汶水起垂竿。 -- 出自唐·李白·送梁四歸東平
- 卻望大明寺,惟見煙中竿。 -- 出自宋·蘇軾·甘露寺
- 憑君問清淮,秋水今幾竿。 -- 出自宋·蘇軾·送曹輔赴閩漕
- 金絲鏤箭鏃,皂尾制旗竿。 -- 出自唐·杜甫·復愁十二首
- 愛惜已六載,茲晨去千竿。 -- 出自唐·杜甫·營屋
- 中頂最高峰,拄天青玉竿。 -- 出自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 出自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
- 愛從抽馬策,惜未截魚竿。 -- 出自唐·白居易·題盧秘書夏日新栽竹二十韻
- 有松數十株,有竹千馀竿。 -- 出自唐·白居易·香爐峰下新置草堂,即事詠懷,題于石上
- 老鶴兩三只,新篁千萬竿。 -- 出自唐·白居易·奉酬侍中夏中雨后游城南莊見示八韻
- 無波古井水,有節秋竹竿。 -- 出自唐·白居易·贈元稹
- 若問生涯計,前溪一釣竿。 -- 出自唐·白居易·秋暮郊居書懷
- 樂府裁龍笛,漁家伐釣竿。 -- 出自唐·王維·沈十四拾遺新竹生讀經處同諸公之作
- 歲晚憶曾游處,猶記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 -- 出自清·納蘭性德·水調歌頭 題西山秋爽圖
- 自笑猶多事,時時把釣竿。 -- 出自宋·陸游·書意
- 未能容蟹舍,聊得寄漁竿。 -- 出自宋·陸游·步至湖上寓小舟還舍
- 引睡拈書卷,偷閑把釣竿。 -- 出自宋·陸游·乍自京麈中得歸故山作五字識喜
- 峭壁天削成,磐石容投竿。 -- 出自宋·陸游·石門
- 日取供茶鼎,時來擲釣竿。 -- 出自宋·陸游·方池
- 爭得便歸湘浦去,卻持竿上釣魚船。 -- 出自唐·杜牧·懷歸
- 三足鼎中知味久,百尋竿上擲身難。 -- 出自唐·劉禹錫·酬思黯見示小飲四韻
- 只緣五斗米,辜負一漁竿。 -- 出自唐·岑參·初授官題高冠草堂
- 醉酒漉松子,引泉通竹竿。 -- 出自唐·岑參·太一石鱉崖口潭舊廬招王學士
- 纓弁羅廣席,當頭舞交竿。 -- 出自宋·秦觀·春日雜興十首
- 士女競芳辰,禽魚蔭修竿。 -- 出自宋·秦觀·春日雜興十首
- 兩軍伎女輕如鶻,百尺竿頭電線翻。 -- 出自宋·晏殊·上元
- 侯家林館勝,偶入得垂竿。 -- 出自唐·韓愈·獨釣四首
- 若要添風月,應除數百竿。 -- 出自唐·韓愈·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竹徑
- 一聲白雨催花鼓,十二竿頭總下來。 -- 出自宋·楊萬里·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號
- 高峰高寺更高閣,進步竿頭若為腳。 -- 出自宋·楊萬里·登烏石寺
- 人間那有許,我欲把漁竿。 -- 出自宋·楊萬里·擬上舍寒江動碧虛詩
- 拖以數童仆,折卻十竹竿。 -- 出自宋·楊萬里·柴步灘
- 秋聲偷入翠瑯玕,葉葉竿竿玉韻寒。 -- 出自宋·楊萬里·省宿題天官廳後竹林
- 昔公憐我直,比之秋竹竿。 -- 出自唐·元稹·種竹
- 聯翩依月樹,迢遞繞風竿。 -- 出自唐·李嶠·烏
- 濯流激浮湍,息陰倚密竿。 -- 出自南北·謝靈運·道路憶山中
- 峽船一息且千里,五兩竿頭見幡尾。 -- 出自宋·范成大·韓無咎檢詳出示所賦陳季陵戶部巫山圖詩,仰
- 謀居轉幽邃,欲把嚴陵竿。 -- 出自宋·周邦彥·懷隱堂
- 憶昔西潭時,并持釣魚竿。 -- 出自唐·張籍·寄韓愈
- 苦竹聲嘯雪,夜齋聞千竿。 -- 出自唐·孟郊·嚴河南
- 世路東流水,滄江一釣竿。 -- 出自唐·劉長卿·瓜洲驛奉餞張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卻復憲臺充
- 何事東南客,忘機一釣竿。 -- 出自唐·劉長卿·過鄔三湖上書齋
- 開花成鳳實,嫩筍長魚竿。 -- 出自唐·劉長卿·同郭參謀詠崔仆射淮南節度使廳前竹
- 詩書滿蝸舍,征稅及漁竿。 -- 出自唐·劉長卿·送州人孫沅自本州卻歸句章新營所居
- 已料生涯事,唯應把釣竿。 -- 出自唐·劉長卿·卻赴南邑留別蘇臺知己
- 低回藏鷺渚,仿佛釣魚竿。 -- 出自宋·葉紹翁·賦葛天民栽葦
- 舊地成孤客,全家賴釣竿。 -- 出自唐·盧綸·臥病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