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在第3個字的詩句
稻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一路稻花誰是主?紅蜻蛉伴綠螳螂 -- 出自宋·樂雷發·秋日行村路
- 君家稻田冠西蜀,搗玉揚珠三萬斛。 -- 出自宋·蘇軾·王齊萬秀才寓居武昌縣劉郎洑正與伍洲相對伍
- 霜降稻實,千箱一軌。 -- 出自宋·蘇軾·和陶勸農六首
- )種稻清明前,樂事我能數。 -- 出自宋·蘇軾·東坡八首(并敘)
- (蜀中稻熟時,蚱蜢群飛田間,如小蝗狀,而不害稻。 -- 出自宋·蘇軾·東坡八首(并敘)
- 黍稷稻梁,農夫之慶。 -- 出自先秦·詩經·甫田
-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 出自·毛澤東·七律·到韶山
- 東屯稻畦一百頃,北有澗水通青苗。 -- 出自唐·杜甫·夔州歌十絕句
-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亂為群。 -- 出自唐·杜甫·官池春雁二首
- 慚愧稻粱長不飽,未曾回眼向雞群。 -- 出自唐·白居易·有雙鶴留在洛中,忽見劉郎中依然鳴顧,劉因
- 既有稻粱恩,必有犧牲患。 -- 出自唐·白居易·山雉
- 鄖國稻苗秀,楚人菰米肥。 -- 出自唐·王維·送友人南歸
- 東鄰稻上場,勞之以一壺;西鄰女受聘,賀之以一襦。 -- 出自宋·陸游·晚秋農家
- 江湖稻粱少,念汝安得食? -- 出自宋·陸游·聞雁
- 處處稻分秧,家家麥上場。 -- 出自宋·陸游·五月一日作
- 郁郁稻苗欣出穗,汪汪陂水告成功。 -- 出自宋·陸游·得雨沾足遂有豐年意欣然口占
- 八月稻登場,引之作機舂,羨流灌蔬畦,全家飽芥菘。 -- 出自宋·陸游·誰家無泉源
- 棗熟稻當獲,桑落酒可篘。 -- 出自宋·陸游·近村
- 漠漠稻滿陂,蒙蒙雨沾衣。 -- 出自宋·陸游·云門過何山
- 老妻稻下分遺秉,弱子松間拾墮樵。 -- 出自宋·王安石·悼王致處士
- 江間稻正熟,林里桂初榮。 -- 出自唐·張九齡·南還湘水言懷
- 常懷稻粱惠,豈憚江山永。 -- 出自唐·張九齡·二弟宰邑南海,見群雁南飛,因成詠以寄
- 蟬鳴稻葉秋,雁起蘆花晚。 -- 出自唐·駱賓王·在江南贈宋五之問
- 要啄稻梁無半粒,只教滿頷飽珠璣。 -- 出自宋·楊萬里·食雞頭
- 接天稻穗黃嬌日,照水蓼花紅滴秋。 -- 出自宋·楊萬里·入建平界二首
- 溪南稻紫似溪北,雨後山青非雨前。 -- 出自宋·楊萬里·暑雨後散策
- 魚羹稻衲好終身,彈指流年到四旬;善亦懶為何況惡,富非所望不憂貧。 -- 出自明·唐寅·吾趨唐寅自述不惑之齒于桃花庵,畫并書
- 猥為稻粱謀,墮此鷗鷺群。 -- 出自宋·范成大·西山有單鵠行
- 雖無稻粱謀,捫腹有余飫。 -- 出自宋·范成大·壬辰三月十八日石湖花下作
- 不知稻本頗蘇否? -- 出自宋·范成大·知郡檢計齋醮禱雨,登時感通,輒賦古風,以
- 兩川稻熟須好晴,我亦閑游神勿驚。 -- 出自宋·范成大·雷洞坪
- 飽以稻粱滋,飾以組繡華。 -- 出自唐·皮日休·正樂府十篇·惜義鳥
- 風吹稻花香,直過龜山頂。 -- 出自唐·皮日休·太湖詩·崦里(傍龜山下有良田二十頃)
- 坐有稻田衲,頗薰知見香。 -- 出自宋·黃庭堅·次韻答叔原會寂照房呈稚川
- 離離稻田畦,日靜波文稀。 -- 出自宋·黃庭堅·奉次斌老送癭木棋局八韻
- 來時稻葉針鋒細,去日黃花黍粒粗。 -- 出自宋·蘇轍·辭靈惠廟歸過新興院書其屋壁
- 常思稻粱遇,愿棲梧桐樹。 -- 出自唐·盧照鄰·贈益府群官
- 數啄稻粱無事外,報言雞雀懶回頭。 -- 出自宋·林逋·榮家鶴
- 王炊稻粒長,縷切魚腴肥。 -- 出自宋·司馬光·送張伯常同年移居郢州
- 空憶稻粱肥。 -- 出自唐·陳子昂·鴛鴦篇
- 桑田稻澤今無主,新犯香醪沒入官。 -- 出自唐·韋莊·官莊(江南富民悉以犯酒沒家產,因以此詩諷
- 寧無稻粱謀,豈是江湖小。 -- 出自宋·白玉蟾·雁
- 豈念稻粱在一粒,如彼仕宦迷千鐘。 -- 出自宋·白玉蟾·冥鴻辭
- 非無稻粱與菰黍,食不下咽情永辭。 -- 出自宋·白玉蟾·孤鴻曲
- 上田稻似下田青,乳鴨兒鵝陣陣行。 -- 出自宋·白玉蟾·農歌
- 未知稻粱鴈。 -- 出自南北·庾信·奉報趙王惠酒詩
- 牛畔稻苗新雨后,鶴邊松韻晚風時。 -- 出自唐·杜荀鶴·題汪氏茅亭
- 漠漠稻花資旅食,青青荷葉制儒衣。 -- 出自唐·權德輿·田家即事
- 自昔稻粱高鳥畏,至今珪組野人仇。 -- 出自唐·陸龜蒙·欮洝柯焦昝
- 還爾稻粱貪,崇丘在何所。 -- 出自宋·梅堯臣·同道損世則元輔游西湖於卞氏借雙鶴以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