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在第13個字的詩句
科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 -- 出自唐·李白·日出入行
- 典衣自種一頃豆,那知積雨生科斗。 -- 出自宋·蘇軾·八月十日夜看月有懷子由并崔度賢良
- 綠秧分時風日美,時平未有差科起,買花西舍喜成婚,持酒東鄰賀生子。 -- 出自宋·陸游·岳池農家
- 印墨模糊紙不佳,亦非魚網非科斗。 -- 出自宋·楊萬里·謝福建茶使吳德華送東坡新集
- 新作陸渾山縣長,早知三禮甲科名。 -- 出自唐·張籍·寄陸渾趙明府
- 夏云涼生土囊口,周鼎湯盤見科斗。 -- 出自宋·黃庭堅·再次韻呈明略并寄無咎
- 〈君以《三傳》及第,今廢此科。 -- 出自宋·蘇轍·送張正彥法曹
- 齋醮關宣歌梵曲,分環破券受科錄。 -- 出自宋·白玉蟾·萬法歸一歌
- 老杜誤傳人醞釀,許公手種時科目。 -- 出自宋·無名氏·滿江紅·舊日皆春
- 浪漬法堂余像設,水存虛殿半科儀。 -- 出自唐·薛逢·社日游開元觀
- 嘆五十之年,我加八九,君隔幾科詔。 -- 出自宋·劉辰翁·摸魚兒·醉與君
- 黃紙數行丹詔字,鴻臚三唱甲科名。 -- 出自明·李東陽·十八日聽傳臚有作
- 莫作尋常先輩看,淳熙相府甲科郎。 -- 出自宋·劉克莊·咸淳龍飛大魁之歸卿大夫以某兄弟有一日之長
- 鞭笞小罪亦檢察,不許略出常科中。 -- 出自宋·文同·送知府吳龍圖
- 維唐益昌有循吏,身代挽繂寬科徭。 -- 出自宋·洪咨夔·唐何循吏廟
- 龍變未符今舉讖,鶴來當驗后科緣。 -- 出自宋·洪咨夔·次子有下第韻
- 千倉萬庫內外盈,十有三賦爭科名。 -- 出自元·楊維楨·周鐵星
- 河內女兒還可疑,老人屋中有科斗。 -- 出自元·楊維楨·題伏生受書圖
- 時翻玉檢題鸞鳳,復賜銀箋篆科蚪。 -- 出自明·楊基·梁園飲酒歌
- 鸞誥已封慈母貴,鯉庭仍見世科傳。 -- 出自宋·廖行之·挽劉主簿令二首
- 我嘗從容聽公說,勞心撫字催科拙。 -- 出自宋·趙蕃·莫萬安生日
- 當年政化方隨日,詔訪賢良設科十。 -- 出自宋·趙蕃·畢叔文攜坡帖及與季真給事倡酬詩卷見訪于邢
- 襲正軌之茂而兮恥踐跡而循科,御長轅而獵太空兮摧九折之峨峨。 -- 出自宋·王柏·宋史館檢閱所性先生時天彝父挽些
- 我已位塵三事后,君方名列五科中。 -- 出自宋·劉沆·送鄉人尹鑒登第歸
- 姨弟余入京朝行,惟此二人見科場。 -- 出自宋·陳藻·平江送連亨叟赴省
- 有志向曾言國事,論心何止在科名。 -- 出自宋·樂雷發·送邵瓜坡試湖南漕舉
- 錦里篤生天下士,玉堂曾看甲科郎。 -- 出自宋·許月卿·用韻簡如晦
- 縱使未前乙夜席,何妨暫作甲科官。 -- 出自宋·方回·送白廷玉常州教二首
- 有如鐘磬傳不朽,壁間字字搖科斗。 -- 出自宋·郭印·眉州太守劉公忽於池中獲東坡所作遠景樓碑鄉
- 捫虱未能談世事,捻髭元不為科名。 -- 出自宋·黃庚·題四暢圖
- 一陣西風具埽盡,幾根喬木倚科陽。 -- 出自宋·釋妙倫·偈頌八十五首
- 多幸廛居辱鎮臨,政平底用減科箴。 -- 出自宋·孫夢觀·道愛堂
- 朝風暮雨無歲年,應是蒼苔暗科斗。 -- 出自宋·許操·福延院
- 自跡詩書分戰場,垂垂六甲皆科郎。 -- 出自宋·員興宗·哭友人故校書王君夷仲
- 生死總魁天下士,丈夫端不負科名。 -- 出自元·丁鶴年·過九江追悼李子威太守
- 尚憶李侯并達帥,一時忠義屬科名。 -- 出自明·管訥·過皖城吊余忠宣公
- 憶昨弟兄居接武,門庭蕭寂日科頭。 -- 出自·謀[B16J]·病中呈用升兄
- 風透北窗朝跂腳,嵩遮西日晚科頭。 -- 出自明·錢謙貞·懷古堂夏日漫興八首(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