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9個字的詩句
秋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 出自·杜甫·秋興·其三
- 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 -- 出自·李白·觀放白鷹·其一
-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 -- 出自·秋瑾·滿江紅·小住京華
- 辭君向天姥,拂石臥秋霜。 -- 出自唐·李白·別儲邕之剡中
-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 出自唐·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 淡淡橫朝煙,脈脈深秋思。 -- 出自清··湘江秋曉
-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 出自唐·李白·玉階怨
-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 出自唐·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 出自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
-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 出自唐·王維·歸嵩山作
- 山黛遠,月波長,暮云秋影蘸瀟湘。 -- 出自宋·蔡松年·鷓鴣天·賞荷
- 微陽下喬木,遠色隱秋山。 -- 出自唐·馬戴·落日悵望
- 寒更承夜永,涼夕向秋澄。 -- 出自唐·駱賓王·送別
- 流星飛玉彈,寶劍落秋霜。 -- 出自宋·張玉娘·從軍行
-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 出自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 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 出自唐·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 深澗飲渴虹,邃河生秋雷。 -- 出自宋··姑射山詩題曾山人壁
-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 出自唐·虞世南·蟬
- 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 -- 出自·馬戴·落日悵望
- 描寫秋天:描寫描寫秋天 -- 出自··
- 描寫秋天:贊美描寫秋天 -- 出自··
-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 出自··
- 詩詞名句鑒賞:“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 -- 出自··
- “幾夕精誠拜初月,每秋河漢對空機”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上方重閣晚,百里見秋毫。”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悠悠偃宵寂,亹亹抱秋明。”全詩鑒賞 -- 出自··
- 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 -- 出自··
- 使君且不顧,況復論秋胡。 -- 出自唐·李白·陌上桑
-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 出自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 安知慕群客,彈劍拂秋蓮。 -- 出自唐·李白·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 掩淚出故房,傷心劇秋草。 -- 出自唐·李白·去婦詞 ( 一作顧況詩 )
- 城門何肅穆,五月飛秋霜。 -- 出自唐·李白·敘舊贈江陽宰陸調
- 天開白龍潭,月映清秋水。 -- 出自唐·李白·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
-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 出自唐·李白·北上行
- 估客發大樓,知君在秋浦。 -- 出自唐·李白·自代內贈
- 朔云橫高天,萬里起秋色。 -- 出自唐·李白·酬崔五郎中
- 河伯見海若,傲然夸秋水。 -- 出自唐·李白·答長安崔少府叔封游終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
- 魯女驚莎雞,鳴機應秋節。 -- 出自唐·李白·酬張卿夜宿南陵見贈
- 還家守清真,孤潔勵秋蟬。 -- 出自唐·李白·留別廣陵諸公 (一作留別邯鄲故人)
- 明湖映天光,徹底見秋色。 -- 出自唐·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
- 誰憐團扇妾,獨坐怨秋風。 -- 出自唐·李白·長信宮
- 誰憐明月夜,腸斷聽秋砧。 -- 出自唐·李白·贈崔侍郎 (郎一作御)
- 王子析道論,微言破秋毫。 -- 出自唐·李白·贈別王山人歸布山
- 別君若俯仰,春芳辭秋條。 -- 出自唐·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 遙夜一美人,羅衣沾秋霜。 -- 出自唐·李白·擬古其二
- 浮陽滅霽景,萬物生秋容。 -- 出自唐·李白·夕霽杜陵登樓寄韋繇
- 見君萬里心,海水照秋月。 -- 出自唐·李白·登巴陵開元寺西閣贈衡岳僧方外
- 滄江溯流歸,白璧見秋月。 -- 出自唐·李白·自金陵溯流過白壁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
- 猛虎嘯洞壑,饑鷹鳴秋空。 -- 出自唐·李白·登廣武古戰場懷古
- 每年海樹霜,桂子落秋月。 -- 出自唐·李白·送崔十二游天竺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