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在第2個字的詩句
秋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 出自·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 中 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 -- 出自·蘇軾·陽關曲 / 中秋月
-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 -- 出自·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 中秋佳月最端圓。老癡頑。見多番。 -- 出自·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 -- 出自唐·杜甫·宿府
- 千秋釣舸歌明月,萬里沙鷗弄夕陽。 -- 出自唐·杜牧·西江懷古
- 深秋絕塞誰相憶,木葉蕭蕭。 -- 出自清·納蘭性德·采桑子·九日
-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 -- 出自唐·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 天秋木葉下,月冷莎雞悲。 -- 出自唐·李白·秋思
- 天秋日正中,水碧無塵埃。 -- 出自唐·柳宗元·湘口館瀟湘二水所會
- 漸秋闌、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 -- 出自宋·李清照·多麗·詠白菊
-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斷也。 -- 出自宋·陳與義·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 出自唐·柳宗元·秋曉行南谷經荒村
-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 -- 出自唐·戴叔倫·客夜與故人偶集 / 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 深秋寒夜銀河靜,月明深院中庭。 -- 出自唐·尹鶚·臨江仙·深秋寒夜銀河靜
- 對秋深,離恨苦,數夜滿庭風雨。 -- 出自五代·孫光憲·更漏子·對秋深
- 二秋葉神媛,七夕望仙妃。 -- 出自唐·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 新秋逢閏,鵲橋重駕,兩度人間乞巧。 -- 出自清·顧太清·鵲橋仙·云林矚題閏七夕聯吟圖
-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 -- 出自·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 《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唐··
- 中秋節名句賞析《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 -- 出自··
- 中秋節名句賞析: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 出自··
- 中秋節名句賞析: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 -- 出自··
- 中秋節名句賞析:直待黃昏風卷霽,金滟滟,玉團團 -- 出自··
- 中秋名句賞析: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 出自··
-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 出自··
-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全詩翻譯賞析 -- 出自··
-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 出自··
- “驚秋路傍客,日暮數聲蟬。”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迎秋日色檐前見,入夜鐘聲竹外聞。”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中秋 -- 出自··
-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 出自唐·李白·俠客行
- 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 -- 出自唐·李白·于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
- 荷秋珠已滿,松密蓋初圓。 -- 出自唐·李白·春日歸山寄孟浩然
- 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 出自唐·李白·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衛尉張卿二首
- (中秋有月凡六年矣,惟去歲與子由會于此。 -- 出自宋·蘇軾·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 春秋古史乃家法,詩筆離騷亦時用。 -- 出自宋·蘇軾·過于海舶得邁寄書酒作詩遠和之皆粲然可觀子
- 中秋冷坐無因醉,半月長齋未肯辭。 -- 出自宋·蘇軾·汪覃秀才久留山中以詩見寄次其韻
- 中秋天氣未應殊,不用紅紗照座隅。 -- 出自宋·蘇軾·十月十五日觀月黃樓席上次韻
- 新秋入梧葉,風雨驚洞房。 -- 出自宋·蘇軾·感舊詩
- 新秋忽已晴,九陌尚汪洋。 -- 出自宋·蘇軾·牛口見月
- 高秋爽氣明宮殿,元佑和聲入管弦。 -- 出自宋·蘇軾·集英殿秋宴教坊詞致語口號臣聞天無言而四時
-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 -- 出自先秦·詩經·閟宮
-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 出自·毛澤東·念奴嬌·昆侖
- 漸秋闌[5],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 -- 出自宋·李清照·多麗·小樓寒
- 清秋望不極,迢遞起曾陰。 -- 出自唐·杜甫·野望
- 邊秋陰易久,不復辨晨光。 -- 出自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
- 高秋登塞山,南望馬邑州。 -- 出自唐·杜甫·遣興三首
- 去秋群胡反,不得無電掃。 -- 出自唐·杜甫·送長孫九侍御赴武威判官
- 今秋乃淫雨,仲月來寒風。 -- 出自唐·杜甫·苦雨奉寄隴西公兼呈王征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