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在第6個字的詩句
秉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舒文振頹波,秉德冠彝倫。 -- 出自唐·李白·陳情贈友人
- 英王受廟略,秉鉞清南邊。 -- 出自唐·李白·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
- 帝子許專征,秉旄控強楚。 -- 出自唐·李白·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
- 曷不勸公勤秉燭,老來光景似奔輪。 -- 出自宋·蘇軾·次韻述古過周長官夜飲
- 憂心如酲,誰秉國成。 -- 出自先秦·詩經·節南山
- 側聞魯恭化,秉德崔瑗銘。 -- 出自唐·杜甫·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
- 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 出自唐·杜甫·牽牛織女
- 入幕未展材,秉鈞孰為偶。 -- 出自唐·杜甫·奉贈李八丈判官(曛)
- 讀書眼欲暗,秉筆手生胝。 -- 出自唐·白居易·悲哉行·悲哉為儒者
- 隨時有顯晦,秉道無磷緇。 -- 出自唐·白居易·答四皓廟
- 憶為近臣時,秉筆直承明。 -- 出自唐·白居易·聞早鶯
- 雪夜閑游多秉燭,花時暫出亦提壺。 -- 出自唐·白居易·早春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蘇州劉郎中
- 慚無康樂作,秉筆思沉吟。 -- 出自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獨酌
- 孤生尊所聞,秉節不敢渝。 -- 出自宋·陸游·書嘆
- 意倦客辭去,秉炬送柴門;林間鳥驚起,落月傾金盆。 -- 出自宋·陸游·送客
- 樂事清宵當秉燭,畏途平地有摧輪。 -- 出自宋·陸游·春晚風雨中作
- 倚醉更教重秉燭,怕寒元自怯憑欄。 -- 出自宋·陸游·樊江觀梅
- 履霜常早駕,秉炬或宵征。 -- 出自宋·陸游·夢藤驛
- 塵事固已矣,秉意終不遷。 -- 出自唐·張九齡·題畫山水障
- 昔為編戶人,秉耒甘哺糠。 -- 出自唐·劉禹錫·武夫詞
- 竊嘗力于古,秉筆庶幾至。 -- 出自宋·范仲淹·酬和黃太博
- 愿君熟念此,秉燭夜中歸。 -- 出自唐·韓愈·烽火
- 集賢給筆札,秉燭促夜裝。 -- 出自宋·楊萬里·得壽仁、壽俊二子中涂家書三首
- 驅車鄭城宿,秉燭論往素。 -- 出自唐·王昌齡·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
- 鳴珂朝并轡,秉獨夜傳觴。 -- 出自宋·范成大·胡長文給事挽詞三首
- 殊不妨嘯歌,秉燭苦夜短。 -- 出自宋·范成大·李仲鎮懶窩
- 夢中儻相見,秉燭聽殘更。 -- 出自宋·范成大·既離成都,故人送者遠至漢嘉分袂,其尤遠而
- 飛螢度暗草,秉燭游花徑。 -- 出自宋·周邦彥·側犯·暮霞霽雨
- 置酒慰茲夕,秉燭坐華堂。 -- 出自唐·韋應物·宴別幼遐與君貺兄弟
- 忽睹九天詔,秉綸歸國工。 -- 出自唐·韋應物·寄中書劉舍人
- 少年不遠仕,秉笏東西京。 -- 出自唐·韋應物·自尚書郎出為滁州刺史(留別朋友兼示諸弟)
- 落日園林須秉燭,能言桃李聽傳杯。 -- 出自宋·黃庭堅·戲贈頓二主簿
- 語罷不須還秉燭,耳聞目見總銷魂。 -- 出自明·劉基·丙申歲十月還鄉作(五首)
- 傳心晤有物,秉化游無窮。 -- 出自唐·宋之問·傷王七秘書監寄呈揚州陸長史通簡府僚廣陵
- 牽役勞風塵,秉心在巖藪。 -- 出自唐·王灣·晚夏馬嵬卿叔池亭即事寄京都一二知己
- 游人休惜夜秉燭,楊柳陰濃春欲歸。 -- 出自宋·無名氏·粉箋題詩
- 有朋無明月,秉燭光強致。 -- 出自宋·梅堯臣·中秋月下懷永叔
- 讀書愛日永,秉扇自驅蠅。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答黃仲夫七十韻
- 我公豈其然,秉直異蓬麻。 -- 出自宋·梅堯臣·次韻和酬永叔
- 朝看不足暮秉燭,何暇更尋桃與杏。 -- 出自宋·梅堯臣·道損司門前日過訪別且云計程二月到郡正看暗
- 故人夜相過,秉燭為開席。 -- 出自宋·梅堯臣·李廷老自蔡州見訪云明日便歸鄭
- 前時永叔寄秉粟,一秋已免憂朝昏。 -- 出自宋·梅堯臣·杜挺之新得知州將出京遺予薪芻豆
- 因仍歷五代,秉筆多艷冶。 -- 出自宋·王禹偁·五哀詩故尚書虞部員外郎知制誥貶萊州司馬渤
- 一嘆夜闌寧秉燭,免因圓缺惹愁歡。 -- 出自當代·錢鐘書·對月同絳
- 尼父頭雪白,秉筆叩混茫。 -- 出自宋·宋祁·反太玄詩
- 泛膏聞舊典,秉燭嗣芳辰。 -- 出自宋·宋祁·上元觀燈紀事
- 休明鼎尚重,秉禮國猶存。 -- 出自南北·庾肩吾·亂后行經吳御亭
- 落花今夕思,秉燭古人詩。 -- 出自唐·耿湋·晚春青門林亭燕集
- 肅肅忠憲公,秉德輔休明。 -- 出自宋·韓維·服除送兄弟還都
- 卓哉子陵心,秉哲固前識。 -- 出自宋·楊時·嚴陵釣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