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在第12個字的詩句
祠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熙寧十年,詔以龍山廢佛祠為表忠觀。 -- 出自宋·蘇軾·送表忠觀錢道士歸杭
- 楞伽老僧懷兩賢,作堂要與祠千年。 -- 出自宋·楊萬里·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呈南康太守曾致虛
- 五子循環迎一母,十分酌玉祠千年。 -- 出自宋·楊萬里·送趙寬之排岸之官章貢
- 九皇真人終不下,空向離宮祠太乙。 -- 出自唐·張籍·求仙行
- 二人皆合配社稷,胡不相對祠堂中。 -- 出自宋·蘇轍·徐孺亭
- 漠漠雨絲飄碧瓦,人在女郎祠下。 -- 出自清·陳維崧·題秦郵露筋祠
- (二)北海陰風動地來,明君祠上望龍堆。 -- 出自唐·常建·塞下曲四首
- 爭把丹青,繪成芝宇,立作生祠千載傳。 -- 出自宋·毛滂·沁園春·秀稟元精
- 西風回首不勝悲,暮雨灑空祠。 -- 出自宋·李珣·巫山一段云·有客經巫峽
- 秘殿升華,紫樞勛舊,退步真祠,簡心端扆。 -- 出自宋·張元干·醉蓬萊·對小春桃艷
- 庭羅{左饣右衍}餌香,設祠祈且拜。 -- 出自宋·楊冠卿·天孫吟
- 其間號曰該洽者,或言鳦降祠高辛。 -- 出自宋·魏了翁·上已領客
- 君不見公鄉后進陸象山,作祠堂記馀千言,直欲百世俟圣賢。 -- 出自宋·周文璞·題蔡武伯所藏荊公硯
- 中與天子授舜禪,壽宮晨候祠官星。 -- 出自宋·岳珂·天申萬壽宮
- 神封王爵號優游,眾水奔歸祠下流。 -- 出自宋·王柏·題承庵二首
- 我來偶值凍雨作,且近孝侯祠下泊。 -- 出自宋·仇遠·荊溪橋
- 青山老、丹移玉井,何處葛公祠。 -- 出自元·張可久·綠頭鴨 湖上遇雪,再用前韻
- 金屋猶思宮女侍,玉衣無復祠宮護。 -- 出自明·貝瓊·穆陵行(并序)
- 方頤大目一髯士,百世廟食祠山宮。 -- 出自宋·項安世·祠山廟
- 威神可畏凜如在,有臺今亦祠軒轅。 -- 出自宋·王铚·縉云縣仙都山黃帝祠宇
- 大夫放逐沅湘濱,嘗作九歌祠鬼神。 -- 出自宋·章甫·題九歌圖
- 我來纜舟日已昏,袍靴跪聽祠官言。 -- 出自宋·孔武仲·祠二廟之明日未得順風呈同行
- 風雨蒼蒼隔玄圃,不勞西望祠王母。 -- 出自元·張憲·瑤池曲
- 近聞鄉里一奇事,宿覺庵邊祠水心。 -- 出自宋·戴栩·走筆代書答西士
- 秋去書懷傳北客,歸時遺曲祠蠻神。 -- 出自宋·李復·賦杜子美劉夢得遺事
- 場官繾綣真我友,欲來卜筑祠此翁。 -- 出自宋·呂祖儉·晁景迂大觀庚寅冬為四明船場后七十有余年某
- 村西大樹高入云,樹根作屋祠為神。 -- 出自宋·釋文珦·神樹詞
- 廟貌突兀寒灘頭,歲歲雞黍祠春秋。 -- 出自宋·舒坦·粹老使君前被召約往它山謁善政侯祠既不果以
- 惟侯盛德著人心,彼石可焚祠弗圯。 -- 出自宋·王應麟·吳刺史廟
- 曾井有泉消毒瘴,程江無屋祠高賢。 -- 出自宋·張致遠·句
- 大別山高幾千尺,隔城正與祠相值。 -- 出自元·范梈·題李白郎官湖
- 移舟五湖吊范蠡,釃酒三高祠太伯。 -- 出自明·童冀·再次衍公約看杏花
- 楚公系同正獻宗,煌煌炎宋祠業鴻。 -- 出自明·徐賁·連理木為何坰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