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在第6個字的詩句
目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 出自五代·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 芳菲歇。故園目斷傷心切。 -- 出自宋·向子諲·秦樓月·芳菲歇
- 離別的詩句:目送征鴻飛杳杳,思隨流水去茫茫 -- 出自··
- 碧玉炅炅雙目瞳,黃金拳拳兩鬢紅。 -- 出自唐·李白·上云樂
- 聞君自天來,目張氣益振。 -- 出自唐·李白·贈張相鎬其一 時逃難在宿松山作
- 送飛鳥以極目,怨夕陽之西斜。 -- 出自唐·李白·代寄情楚詞體
- 敬亭一回首,目盡天南端。 -- 出自唐·李白·登敬亭山南望懷古贈竇主簿
- 蝘蜓嘲龍,魚目混珍。 -- 出自唐·李白·鳴皋歌送岑徵君 時梁園三尺雪.
- 維舟至長蘆,目送煙云高。 -- 出自唐·李白·送當涂趙少府赴長蘆
- 毫揮魯邑訟,目送瀛洲云。 -- 出自唐·李白·贈瑕丘王少府
- 蒼蒼幾萬里,目極令人愁。 -- 出自唐·李白·登新平樓
- 長嘯倚孤劍,目極心悠悠。 -- 出自唐·李白·贈崔郎中宗之 時謫官金陵
- 憑崖攬八極,目盡長空閑。 -- 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 清潁東流,愁目斷、孤帆明滅。 -- 出自宋·蘇軾·滿江紅·清潁東流
- 清穎東流,愁目斷、孤帆明滅。 -- 出自宋·蘇軾·滿江紅 懷子由作
- 眾峰來自天目山,勢若駿馬奔平川。 -- 出自宋·蘇軾·游徑山
- 睡馀柳花墮,目眩山櫻然。 -- 出自宋·蘇軾·游鶴林招隱二首
- 放弓一長嘯,目送孤鴻矯。 -- 出自宋·蘇軾·人日獵城南會者十人以身輕一鳥過槍急萬人呼
- 舞鳳尚従天目下,收駒時有渥洼姿。 -- 出自宋·蘇軾·送錢承制赴廣西路分都監
- 長源詩云,天目遠隨雙鳳落,海門遙蹙兩潮趨,一坐稱善。 -- 出自宋·蘇軾·孔長源挽詞二首
- 世人重耳輕目前,區區張李爭媸妍。 -- 出自宋·蘇軾·贈潘谷
- 時來登此軒,目送過海席。 -- 出自宋·蘇軾·司命宮楊道士息軒
- 我從廬山來,目送孤飛云。 -- 出自宋·蘇軾·陶驥子駿佚老堂二首
- 楓橋三瑞皆目見,天意宛在虞鰥后。 -- 出自宋·蘇軾·蘇州姚氏三瑞堂(姚氏世以孝稱)
- 抑若揚兮,美目揚兮。 -- 出自先秦·詩經·猗嗟
-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儀既成兮。 -- 出自先秦·詩經·猗嗟
- 滿路新貴滿目衰!核彈高置昆侖巔,摧盡腐朽方釋懷。 -- 出自·毛澤東·七絕·炮打司令部
- 憶觀昆侖圖,目擊懸圃存。 -- 出自唐·杜甫·木皮嶺
- 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墻。 -- 出自唐·杜甫·壯游
- 耳激洞門飆,目存寒谷冰。 -- 出自唐·杜甫·陪章留后惠義寺餞嘉州崔都督赴州
- 興來猶杖屨,目斷更云沙。 -- 出自唐·杜甫·祠南夕望
- 寒儒倚天祿,目斷五云西。 -- 出自宋·辛棄疾·御書閣額
- 每讀五柳傳,目想心拳拳。 -- 出自唐·白居易·訪陶公舊宅
- 口詠獨酌謠,目送歸飛翮。 -- 出自唐·白居易·北亭
- 憑軒望所思,目斷心涓涓。 -- 出自唐·白居易·初到忠州登東樓,寄萬州楊八使君
- 開懷東南望,目遠心遼然。 -- 出自唐·白居易·截樹
- 宿酲和別思,目眩心忽忽。 -- 出自唐·白居易·和寄樂天
- 不知天壤內,目我為何人? -- 出自唐·白居易·不出門
- 我來一登眺,目極心悠哉。 -- 出自唐·白居易·登城東古臺
- 回望青門道,目極心郁郁。 -- 出自唐·白居易·別李十一后重寄 自此后江州路上作。
- 論舊忽馀悲,目存且相喜。 -- 出自唐·王維·休假還舊業便使
- 心悲陽祿館,目斷望思臺。 -- 出自唐·王維·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 手持平子賦,目送老萊衣。 -- 出自唐·王維·送錢少府還藍田
- 千古興亡在目前,郁郁關河含暝色。 -- 出自宋·陸游·醉歌
- 足僵知火盡,目鈍覺燈殘。 -- 出自宋·陸游·寒夜
- 齒廢疏粱肉,目澀屏書史,浮世真幾何,老態遽如此! -- 出自宋·陸游·老態
- 秦漢區區了目前,周家風化遂無傳。 -- 出自宋·陸游·雜興六首
- 刺虎騰身萬目前,白袍濺血尚依然。 -- 出自宋·陸游·建安遣興
- 心親頻握手,目擊欲忘言。 -- 出自宋·陸游·甲子歲十月二十四日夜半夢遇故人於山水間飲
- 貞觀開元在目前。 -- 出自宋·陸游·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