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在第7個字的詩句
瑟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山雪河冰野蕭瑟,青是烽煙白人骨。 -- 出自唐·杜甫·悲青坂
-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 出自魏晉·劉楨·贈從弟
- 吹笙坐松風,泛瑟窺海月。 -- 出自唐·李白·感興其一
- 長松爾何知,蕭瑟為誰吟。 -- 出自唐·李白·獨酌
- 別離有相思,瑤瑟與金樽。 -- 出自唐·李白·別韋少府
- 一聞歌玉樹,蕭瑟后庭秋。 -- 出自唐·李白·月夜金陵懷古
- 洞天冷落秋蕭瑟。 -- 出自宋·蘇軾·菩薩蠻·玉童西迓浮丘伯
- 蹇驢步武碎,短瑟弦柱促。 -- 出自宋·蘇軾·次韻高要令劉湜峽山寺見寄
- 長松千樹風蕭瑟,仙宮去人無咫尺。 -- 出自宋·蘇軾·仙都山鹿
-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 出自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
- 山雪河冰野蕭瑟,青是烽煙白是骨。 -- 出自唐·杜甫·悲青坂
- 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難明論。 -- 出自唐·杜甫·石筍行
- 風波空遠涉,琴瑟幾虛張。 -- 出自唐·杜甫·送大理封主簿五郎親事不合卻赴通州,主簿前
- 郁紆騰秀氣,蕭瑟浸寒空。 -- 出自唐·杜甫·天池
- 百年死樹中琴瑟,一斛舊水藏蛟龍。 -- 出自唐·杜甫·君不見,簡蘇徯
- 唯馀舊臺柏,蕭瑟九原中。 -- 出自唐·杜甫·哭長孫侍御(一作杜誦詩。以下為杜甫補遺)
- 猩猩凝血點,瑟瑟蹙金匡。 -- 出自唐·白居易·裴常侍以題薔薇架十八韻見示因廣為三十韻以
- 此宜宴佳賓,鼓瑟吹笙竽。 -- 出自唐·白居易·題西亭
- 煙月蒼蒼風瑟瑟,更無雜樹對山松。 -- 出自唐·白居易·題清頭陀
- 歸來已不見,錦瑟長于人。 -- 出自唐·李商隱·房中曲
- 新知他日好,錦瑟傍朱櫳。 -- 出自唐·李商隱·寓目
- 云陰映日初蕭瑟,露氣侵簾已峭深。 -- 出自宋·陸游·秋思
- 茅齋不奈秋蕭瑟,蹋雨來敲野店門。 -- 出自宋·陸游·秋興
- 適燕當北轅,調瑟當解弦。 -- 出自宋·陸游·雜感十首以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為韻
- 飄零君勿嘆,古瑟有遺音。 -- 出自宋·陸游·秋來益覺頑健時一出游意中甚適雜賦五字
- 低回半枕夢,蕭瑟一窗秋。 -- 出自宋·陸游·初秋夜賦
- 野市秋陰更蕭瑟,書生老瘦轉酸寒。 -- 出自宋·陸游·村居遣興
- 空蒙迷遠望,蕭瑟送寒聲。 -- 出自宋·陸游·秋雨排悶十韻
- 章華歌舞終蕭瑟,云夢風煙舊莽蒼。 -- 出自宋·陸游·哀郢
- 我居萬竹間,蕭瑟送此聲。 -- 出自宋·陸游·夜聽竹間雨聲
- 西風落葉秋蕭瑟,淚灑行間讀舊詩。 -- 出自宋·陸游·書李商叟秀才所藏曾文清詩卷後
- 曠朗半秋曉,蕭瑟好風露。 -- 出自唐·杜牧·題池州弄水亭
- 燎巖野花遠,戛瑟幽鳥啼。 -- 出自唐·杜牧·茶山下作
- 鏗鐘搖簴,揳梓瑟些。 -- 出自先秦·屈原·招魂
- 鷺影不來秋瑟瑟,葦花伴宿露瀼瀼。 -- 出自近代·魯迅·蓮蓬人
- 循除靜投悲瑟瑟,映瓦微見清潺潺。 -- 出自宋·王安石·泉
- 秋風入前林,蕭瑟鳴高枝。 -- 出自唐·張九齡·在郡秋懷二首
- 垂衣深共理,改瑟其咸若。 -- 出自唐·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訪使及朝集使
- 聞君當是夕,倚瑟吟商聲。 -- 出自唐·劉禹錫·酬樂天七月一日夜即事見寄
- 開尊好凝睇,倚瑟仍回頸。 -- 出自唐·劉禹錫·和郴州楊侍郎玩郡齋紫薇花十四韻
- 臨觴念佳期,泛瑟動離聲。 -- 出自唐·劉禹錫·和令狐相公晚泛漢江書懷,寄洋州崔侍郎閬州
- 閱書南軒霽,縆瑟清夜闌。 -- 出自唐·劉禹錫·送韋秀才道沖赴制舉
- 金罍唯獨酌,瑤瑟有離聲。 -- 出自唐·劉禹錫·酬令狐相公首夏閑居書懷見寄
- 蒼茫秋山晦,蕭瑟寒松悲。 -- 出自唐·岑參·宿華陰東郭客舍憶閻防
- 我來據石弄瑟瑟,惟恐日暮登歸軒。 -- 出自宋·歐陽修·和子履游泗上雍家園
- 秦箏何慷慨,齊瑟和且柔。 -- 出自魏晉·曹植·箜篌引
- 丁東細漏侵瓊瑟,影轉高梧月初出。 -- 出自唐·溫庭筠·織錦詞
- 詩書對周孔,琴瑟親義黃。 -- 出自宋·范仲淹·書海陵滕從事文會堂
- 佳賓何以佇,云瑟與霞杯。 -- 出自宋·范仲淹·和章岷推官同登承天寺竹閣
- 已呼孺人戛鳴瑟,更遣稚子傳清杯。 -- 出自唐·韓愈·感春五首